#老司机聊汽车知识#
问题:
【坡道起步】对于驾驶手动挡汽车的新手司机而言也许是个“噩梦”,即使通过了驾驶考核,但是在实际道路中面对其他车辆的催促,以及正常代步汽车离合器结合点缺乏特殊性调校——熄火仍旧是频频出现还,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克服呢?其实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畏惧坡道起步则必然更容易错误操作;然而实际道路中的坡起要比考核路段的坡道更简单。因为坡道测试的坡度仅仅要求为「≥10%」的坡比,折算为度则为5.71°;而公路建造标准的要求是坡道角度不得超过9%的坡比,也就是不到5.15°的缓坡,概念如下。
真实道路的坡道起步其实很简单,由于在坡道行驶的汽车要受到重力的影响,行驶阻力会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同步提升。但并不是所有的量产汽车都有充足的动力,轮胎的抓地力强弱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公路必须满足所有车辆(涵盖电动车与自行车)的正常通行,坡度也就会非常的缓了。
以坡比≤9%为标准计算,实际坡起需要的动力比平路起步也多不了多少;想要稳定的起步当然只需要正常的半联动,只是需要适当延长蓄力时间-「攒足劲」再进行油离配合罢了。

01半联动的概念

正常起步与坡道起步都需要以“半联动”的方式进行操作,既然用“半”来定义则说明离合器必然会有三种状态。
不联动全联动半联动在不碰离合器踏板的时候状态为是「全联动」,此时为离合器膜片弹簧通过压盘,将离合器紧紧压力发动机的飞轮上。飞轮是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带动离合器及其传动轴转动的方式,将动力输入到变速箱再到车轮,整个传动流程都是“转动”的状态。
离合器的功能正是衔接发动机与变速箱,不碰踏板的空挡状态是离合器随飞轮空转,挂挡不碰踏板则是正常传动驱动车轮行驶;而将踏板踩到底则抬起压盘,飞轮会通过离心力将离合器片甩开,此时挂挡也只是离合器依靠惯性短时间转动,不挂挡则是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各自空转。
为什么要设计出半联动的操作呢?
半联动是为了可以正常起步的设计,起步时的发动机转速是不是只有≥800rpm的低标准呢?低转速等于输出动力(马力)很小,如果在踩下离合器踏板使其分离并挂入前进挡后,瞬间松开踏板使其达到全联动的状态。此时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会比行驶阻力小,车辆只会往前一冲随即熄火,因为阻力迫使发动机的曲轴飞轮停转了。
想要正常起步就要让输出动力大于阻力,想要平稳起步就要缓慢的输出动力并克服阻力;因为拉高转速顺价结合也能够起步,但是车辆会非常顿挫且容易失控。
所以起步要平稳缓慢,那么如何克服阻力就成了需要思考的问题——解决方式正是半联动。所谓半联动指一定程度释放膜片弹簧,说白了就是增加对压盘和离合器片的压力,但并不是100%的全部加压。
此时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会先大于飞轮离合器的摩擦力,状态为飞轮转速高、离合器转速低,也就是「打滑」。滑动传动的过程中会先行损耗掉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但同时也损耗掉了行驶阻力——半联动起步不熄火的原因正是行驶阻力本打滑损耗了,输出动力虽然减少但会缓慢的蓄力似,一旦超过阻力则会感觉车身想要往前冲,此时松开手刹就能缓慢起步了。
规避坡起熄火的方式:
先做出半联动动作轻触油门踏板略微升高转速松开手刹的过程中同步松开离合器踏板带点油门进行坡起的成功率会更高,驾驶考核的时候不允许踏油门,原因此时学员的驾驶技术很不成熟,开放油门的控制有可能造成车辆失控。但是在经过模式真实道路的学习驾驶后,对于车速的控制能力会强得多,对车速与风险系数也有了概念,所以此时可以带点油门坡起。
油门提升等于转速的升高,转速升高后等于输出功率的提升;松开手刹的瞬间会失去制动力,也就是可能溜车,但同时松开离合器踏板则线性加压使其达到全联动状态。之前的半联动操作已经保证了不熄火,此时短时间结合全联动当然可以正常加速,新手练习坡起可以这样操作。

02硬件升级

对于尚未购买但已经有规划的消费者而言,建议一步到位选择手动挡乘用汽车,所以目前还在鼓吹自动挡优势的人100%都是手动挡汽车用户,且还没有到换车节点。以目前各类型自动变速箱的技术而言,不论传动效率、换挡速度、换挡平顺与质量表现都要超越手动挡,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如果已经在使用手动挡汽车且短期内无法换车的话,想要解决坡起难或者操作累的问题,唯一的方式只有加装「自动离合器」。
所谓自动离合器当然是对机械式离合器的电控自动化操作的升级单元,说白了就是「AMT·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的离合器操作模块,属于半自动的半成品,但用于改装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套系统会在档杆套内部安装一枚传感器,波动档杆时触发信号时,控制单元会通过电动机自动结合、分离与半联动离合器,也就是用电脑和电机替代人工操作离合器踏板。目前主流的自动离合器均可实现全程不用踩离合,包括起步时也只需要踩着刹车踏板直接挂挡,松开踏板后直接加油门即可正常加速。行驶中的换挡也不用操作离合器,只要正常的切换前进挡即可,就聊这些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

天和Auto

88.2万获赞 6.6万粉丝
汽车行业分析师、自由编辑,自2024年脱离机构、由个人运营
汽车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