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普遍陷入严重危机。然而,纵有风急浪高,“中华民族复兴号”这艘“战舰”因为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有力的领航掌舵,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十三五”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大考之年”,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岁序更迭,新年已届。春气奋发,万物遽只。中华民族振奋精神步入“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距离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又更近了一步。
过去一年,《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海观潮”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进,紧扣世情、国情、民情,始终把研究回答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选题策划方向,展现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最新理论成果。
未来,我们仍然倡导“把学问写在中国大地上,用理论提炼中国经验”。从历史的眼光、时代的观照、国际的视野推进理论创新,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理论成果,推动社会伟大变革,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召开不久,“学海观潮”版就刊发了系列文章。《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重要保障》认为,要彻底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推进,必须进一步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充分依靠并发动人民群众夺取双胜利。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要务。《积极防控疫情 决胜脱贫攻坚》一文提出,综合来看,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暂时的,总体上是可控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经济仍具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对于如何统筹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文章提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协同机制、完善贫困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机制、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等对策建议。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也吹响了脱贫攻坚总攻冲锋号。《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认为,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和全面胜利的根源,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体现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扶贫脱贫政策体系、投资体系和社会化扶贫参与体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治理体系和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参与等方面。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根本原因是党的领导坚强有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势的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一文认为,这些年,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得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拓展人类政治文明维度》一文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制度成果。这一新型政党制度拓展了人类政治文明的理论和实践维度,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研判国际形势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加大,但其韧性也更加凸显。2020年4月21日刊发的《新形势下的中国外贸》一文认为,在新形势下,“中国制造”与外部市场的“脱钩”会得到有效遏制:“中国制造”难以替代;中国在较短时期内就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恶化;中国较快实现全面复工。有效应对危机冲击凸显了中国的优势。《疫情后全球经济走向分析》认为,疫情过后全球政治、经济将发生很大改变。全球供应链重组与全球化深度调整的可能性加大。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将发生较大调整;国际科技创新竞争将更加激烈,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将出现,并决定各国的国际竞争地位;大国战略竞争、意识形态竞争、发展模式竞争以及地缘政治竞争将在新的全球形势下加剧。就中欧经贸关系来说,《中欧经贸关系任重道远》一文认为,中欧应当从创新观念、挖掘潜力中增效益,从开拓合作、转换动能中要增值,从更新规则、引领全球化中谋长远。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导致很多国家纷纷限制粮食出口,也引发了人民群众对粮食安全的担忧。《中国牢牢把住了粮食安全防线》一文认为,对于一些主要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疫情冲击确实可能造成粮食短缺。但我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较小,粮食安全有保障。《世界粮食供需格局分析》一文提出,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全球粮食供需格局下,可以利用全球粮价相对稳定的窗口期,加快国内农业转型与升级。要始终坚持粮食安全底线;有节奏地出口粮食,为全球粮食市场稳定作出贡献;坚定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要适应和正确处理粮食市场波动运行的态势。
近年来,跨境投资增长停滞,全球贸易增长放缓。新一轮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的价值链重构不仅对国际经贸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更对当前的国际贸易规则提出新要求。《从价值链视角探求全球经贸治理改革》认为,全球价值链的深化发展正在深远影响全球经贸治理体系的调整。WTO框架下的传统多边主义受到价值链重构挑战,生产布局多元化呼唤更多发展中国家适应并引领新的经贸规则,价值链布局区域集聚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协议的深度发展,新工业革命浪潮迫切需要新的经贸规则。《携手世界构建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一文提出,新时代的改革开放,要着力推动面向新型国际分工的三大转化:将要素禀赋优势,转化为市场、技术、制度和资源“四位一体”系统集成优势;将要素参与型分工合作,转化为创新驱动型分工合作;将数量增长型协同,转化为质量发展型协同。
 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学海观潮”版刊发的《擘画发展蓝图 完善国家治理——我国“五年规划”历程回顾与展望》一文认为,从人民生活的角度来看,“十四五”规划将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从产业和科技进步的角度来看,“十四五”规划将对未来作出预案;从国民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十四五”规划将回答如何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科学谋划 主动求变——把握“十四五”规划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意义》一文认为,“十四五”规划《建议》体现了三大亮点:“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在指导思想与发展理念上与“十三五”规划总体上一脉相承;所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更加科学,全面反映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的基本原则;更加重视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将创新进一步提高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在国际国内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既是应对国际环境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举措,也是转换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内在要求。《以改革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文认为,面向“十四五”时期的国际国内格局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多重约束,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施路径,持续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是关键。要推动市场对内和对外高质量开放,破除要素市场壁垒,打通内循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做WTO的模范生,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高质量对外直接投资,保护境外资产安全。
2020年11月15日,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国家等15国正式签署全球最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紧抓RCEP机遇 塑造新发展格局》一文认为,RCEP的签订将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重大机遇。在贸易层面结合RCEP有助于重塑产业链,在金融层面有望在RCEP范围内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开放层面有望将RCEP与中国自贸区自贸港相对接,以此带动区域经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进一步加强新兴市场国家主导的多边机制建设。
从国内发展来看,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取得的辉煌成就,提出未来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还需要着力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城乡差距缩小;加快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一文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党在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实践,不仅以代际间的文化传承促成了中华生态文明观的时代延续,而且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形成,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提炼思想理论成果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020年“学海观潮”版刊发了一系列具有理论原创性的学术文章,在学界引发了广泛讨论。《基于田野实践构建中国政治学理论》一文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学学者在确立学科自主性和本土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政治学“田野学派”的雏形开始显现。据受访学者介绍,中国政治学的“田野学派”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一个研究学派,其主要使命是尽可能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去发现大量被遮蔽或迅速变化着的事实现象,去寻找事实现象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进一步深化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认识。学者们开始根据新发现提出一些具有原创性的概念来概括所发现的事实,比如“农民理性扩张”“家户制与家户国家”“韧性小农与韧性国家”“治水社会与治水国家”等概念。
自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边疆发展”战略以来,我国边疆治理紧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不断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边疆治理经验与范式。《谱写中国特色边疆治理新华章》一文提出,我们要步入田野,扎根疆土,立足我国边疆治理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精细化、深入化、系统化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边疆特色,讲述边疆故事,及时总结我国边疆治理经验,提炼中国特色边疆治理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研究和解决国家重大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领域的复杂问题,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必须面对的重大任务和时代命题。《推动新时代中国公共管理创新与发展》一文中受访学者认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公共管理学科一方面需要研究新时代治理的新问题,一方面还要批量性地培养人才,以现代治理的理念、方法、组织机构、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在国家追求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大提升的新时代,公共管理学科迎来巨大成长和发展机遇。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学术的传承与积累是学术进一步开拓创新的基础,有必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的中国经验加以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欧洲研究回顾与展望》一文认为,70多年来,中国欧洲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基础和重大科研项目不断取得进展,在欧洲经济研究、欧洲政治研究、欧盟法律研究、欧洲社会文化研究、中东欧次区域研究、欧洲国际关系研究六大领域形成全面开花的总体局面。在中欧关系的多层多元领域中,中国学者都开展了深入且活跃的研究,为增进中欧人民之间的了解与理解而努力地工作。
《我国世界经济学研究取得长足发展》一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世界经济学研究取得的发展成就,包括学科体系不断扩展,学科结构持续优化,研究方法多样化,评价体系初步建立,学术影响力日渐上升。作为世界经济学综合性最高且难度最大的领域,多国宏观经济模型在中国实现从无到有。但部分中国相关议题甚至全球相关议题的研究,迫切需要更多中国立场、中国原创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拉丁美洲研究回顾与思考》一文则注意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拉丁美洲研究领域,现代化成为学界最主要也是最有吸引力的研究主题。进入21世纪后,中拉关系进入新阶段,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未来应更加注重对拉美历史的研究,进一步倡导跨学科研究,处理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
中国学界与海外学术界的学术交流日趋频繁,并在学术交往中不断增强理论自信。《新世纪以来海外中国学呈现新趋向》一文考察了海外中国学的研究趋势,作者强调,海外中国学的问题意识、研究思路及方法与学者所在国的学术脉络、政治背景、观察立场密切相关。因此,他们对中国的研究存有诸多局限与不足,其最主要问题在于“缺乏整体性意识”。中国研究需要有“完整中国观”的观照,否则不可避免会存在偏颇或误解甚至歪曲。面对海外中国学,中国学者应通过对话与批评,使其服务于中国自身学术的变革与发展,进而建构出以中国经验为基础的理论和话语体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清俐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举报/反馈

中国社会科学网

57.2万获赞 48.6万粉丝
哲学社会科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