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从字面上来讲,就是东边的篱笆。但是经常读诗的人都知道,在诗歌里这是一个有特指的词语——那是菊花盛开的地方。在诗歌中,“东篱”基本就等同于“菊花”。所谓的“东篱把酒黄昏后”,就是说黄昏时分在菊花丛边喝酒。“东篱”是如何跟菊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涉及到诗歌意象的固化问题。
“东篱”第一次出现在隐逸大师陶渊明的笔下: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是一首表达隐逸情怀的诗歌。诗人说,自己住在车马喧哗的人间,却感受不到丝毫的喧闹。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自己心存远离尘世之念,无论在哪里都跟住在穷乡僻壤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大隐隐于市”了。接下来诗人就描写了自己隐逸生活中见到的宁静闲适的景象:在东篱下采着菊花,悠闲地看着南山;山色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美好,飞鸟们结伴而回。这景象让诗人领悟到了返璞归真的道理,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可谓是“得意忘言”。
在这首诗当中,“东篱”还是东边的篱笆,只是诗人已经将它和“菊花”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诗人于东篱之下采菊,显而易见,东篱就是一个长满菊花的地方。这首诗写得如此自然浑朴,倍受人们喜爱,模仿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尤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读起来如此悠闲,如此自在,如此有味的句子,更是人们模仿的重点。长时间的模仿就形成了一种传统,“东篱”这个词作为特定意象就固定了下来。
东篱黄花 陶渊明第一次使用“东篱”时,他万万想不到自己这个普普通通的词,竟成了后世人们竞相模仿的对象。他也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被认为是隐逸正宗,因为自己喜欢菊花,菊花也就被染上了隐逸的气息。宋代的周敦颐敢在《爱莲说》中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没有陶渊明是不行的。“东篱”与“菊花”一起,就这样有了隐士风度,经常出现在诗人的笔端,被用来抒发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相似情怀。
“东篱”这个词在唐代就已经有人用来特指栽种菊花的地方,如“初唐四杰”的杨炯,在他的《庭菊赋》中就写过“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的句子。“盈把”就是满把。那么“坐东篱”最后手中满把的是什么呢?作者省略掉没说,但看文章题目“庭菊赋”就能知道,这满把的肯定是菊花。从这里可以看出,从陶渊明公元417年写下《饮酒(其五)》,到公元682年杨炯写下《庭菊赋》这两百多年间,“东篱”作为一个意象已经固化下来;至少在唐初,人们潜意识中就会认为“东篱”就是栽植菊花的地方,所以杨炯才敢在写菊花的文章里,敢省略掉菊花字样,只保留“东篱”二字。
唐代之后,“东篱”就更不用说了,一提到它人们自然就想到了菊花。甚至宋代的陆游,专门开辟了一块地方,起名叫作“东篱”,种植各种花草。他有一首诗《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写道:
少壮如昨日,忽已及耄期。旧友散莫收,亦复少新知。言归镜湖上,日日醉东篱。自笑如寒蠂,裴回残菊枝。
诗中讲自己“归镜湖”,“醉东篱”,说的就是自己被罢免官职后的隐居生活。“镜湖”用的是贺知章的典故。据《新唐书》记载,贺知章晚年上疏请求回家当道士,玄宗就下诏赐他鉴湖(镜湖)一角作为修道之地,后来就用“归镜湖”表达弃官归隐的意思。因为是隐居,陆游便自然而然想到了“东篱”,不仅诗歌中写,还把“东篱”变成了现实。他在这首诗中自注:“ 东篱 ,予小圃名。”他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东篱记》来记载这件事:“ 放翁告归之三年,闢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其地之数……名之曰‘东篱’。”虽然说将这个花园取名为“东篱”,更多原因是它在房子的东面,又“插竹为篱”,但受到陶渊明“东篱”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不然就不会在写完“醉东篱”后说自己“如寒蝶”,徘徊在“残菊枝”之间了。
陆游雕塑 元代的马致远是一位有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写的那首《天净沙·秋思》想必不少人都知道。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号就叫“东篱”,这跟他晚年的隐居生活有密切关系。经过了半世蹉跎的马致远明白了“西村最好幽栖”(《哨遍·半世逢场作戏》)的道理,晚年在杭州开始隐居。因为元代作家的资料很少,很难知道这个号是不是晚年隐居时才起的,但“东篱”跟隐居之间的关系却是显而易见的。
像“东篱”这样的意象有很多,读诗的朋友们不可不察其来源,明确其所指,否则误解诗意,就难以领会诗歌精髓,而悟不了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