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之学”是战国时期兴起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黄指黄帝,老指老子。战国时期,五行学说流行,象征五行之主的土德是华夏始祖的黄帝,他成为兵家、法家、阴阳家、神仙家乃至儒家崇拜和依托的对象。战国末年,楚文化的老学与北方中原的黄帝崇拜相结合而形成黄老之学,它标志着道家思潮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从广义上讲,凡秦汉时期的道家思潮,皆可称为黄老之学;从狭义上讲,只有正式托名于黄帝、老子的学说,才是黄老之学。司马迁认为,狭义上的黄老之学的传授世系确实存在。他在《史记·乐毅列传》中说:“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关于黄老之学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还有争论。但是,主流说法都认为黄老之学形成于齐国的稷下学宫。什么是“稷下学宫”?公元前3世纪~前2世纪,在齐威王、齐宣王时期,齐国国都临淄城的稷门之下有个学宫,这里云集了一批代表不同思潮的著名学者。其中最有名望的邹衍、田骈、接舆、慎到、环渊诸学士都是道家中人。
稷下黄老道家的学说,是以道家自然哲学为根底的政治哲学或经世之学,其宗旨在“清静无为”,其实际政治意义在于政尚简易,与民休息。稷下黄老道家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帝王的统治术。本来,“术”(或曰政治权谋)的观点在老子的思想中已有相当的流露,而到了稷下之时,“术”的思想更是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这些思想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受到他们的重视和采纳。
例如,邹衍从“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中,衍生出历史发展兴衰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政治学说。用以说明历史上的王朝更替和人事变迁。他指出朝代变迁之间要遵守“五德”,即为金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比如,黄帝时代为土德,夏为木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秦为水德。而从五行观点来说,水克火,所以秦代统一天下取代大周;火克金,所以武王伐纣灭商;金克木,所以大商灭夏;木可土,所以夏朝替黄帝时代而治。五德相克,改朝换代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邹衍的学说在当时迅速地成了“显学”,因为他提出的这种理论十分为现世所运用,实用价值很高。因为,当时,天下群雄战乱,“王天下”的野心的诸侯王不在少数,多数人对周王室都虎视眈眈。但是,无论何时,想要称霸的人自然更希望自己的野心被赋予一种“天赋”的权旨,让自己的“王天下”变得更加的理所应当和符合天道规律。“五德”的说法正好提供给当时的诸侯王们一个合理的依据——我们发起战乱是为了称王天下,但这是势在必行的规律,这是天命所归!
到了西汉,黄老之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潮。针对秦朝的严刑峻法,汉初从最高统治者到大臣都推崇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达到“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间里不讼于巷,老幼不愁于亭……老者息于堂,丁壮者耕耘于田,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亲”的理想境地。因此,在吸收了先秦各家思想的基础之上,汉初黄老之学更加丰富了老子思想,并且对其做出了更符合社会现实的思想完善。比如,“无为”,在重点倡导顺应天道自然的情况下,同时也注重发展人本身的能动性,让人们在“无为”的思想境界中变得“无不为”。所以,汉初的“无为而治”则吸取了《老子》中的“清静”“无为”“崇俭禁奢”“以百姓心为心”等思想,也就逐渐主张在赋税、徭役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主张与民休息,尤其文景之治的时代缓冲期,更是为汉武帝的大汉盛世做了很好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