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西安同时开通3条地铁线,包括5号线、6号线一期、9号线,这些线路的开通既方便了周边居民,更为沿线的旅游景点带来了勃勃生机。
快来和小布一起
乘坐西安地铁
感受车站背后的建设亮点和历史故事
往下看!
很精彩哦!
三条线工程建设亮点纷呈
地铁5号线:
● 5号线工程12次穿越地裂缝,6次下穿高架桥梁,7次下穿人行天桥,下穿沣惠渠、大环河等河流沟渠,下穿西户铁路、西康铁路、西成高速铁路等,上跨西宝高速公路与沣河河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多项创新,攻克了多项疑难问题。 ● 5号线一期首次穿越运营的地铁线路。南稍门-文艺路区间于长安北路交叉口处垂直下穿2号线区间隧道,最近处距离仅2.5米左右,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极大。在穿越过程中采取设置掘进试验段和轨距拉杆、加强注浆及自动化监测与人工监测相结合等措施,保证了整体稳定及运营安全,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宝贵经验。 ● 换乘站首次采取单向通道换乘方式。在5号线车站设计过程中考虑在2号线站厅西侧增设换乘厅,两线采取单向通道换乘方式,从而降低换乘客流对既有站的客流冲击。 ● 南稍门站主体基坑在西安地铁首次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降低由基坑降水引起的既有运营线的变形与沉降,保证了既有线的正常运营。 ● 首次使用“蛙人”管迁技术,实现在不断流的情况下对管径为1.8米和2.4米的污水管道进行封堵和迁改作业,在西安地铁建设中尚属首次。 ● 在车站设计时首次引入了BIM+VR虚拟现实技术,提高了设计质量、减少了返工概率。西江渡停车场创新采用清洁供热技术和生态排水设施,成为国内首个采用干热岩进行供热的地铁场段,也是西北地区首个将海绵城市技术应用到地铁场段的工程项目。 ●疫情期间,在确保施工人员健康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超常规组织,创纪录设置16个铺轨作业面,平行流水作业,最高峰达到2000人,实现了日均铺轨750米、最高纪录1500米的成绩。
地铁6号线: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 6号线省体育馆站为双岛四线换乘站,基坑规模大,采取半幅盖挖法施工,有效减少明挖施工对唐延路现状交通的影响。 ● 省体育馆站至木塔寺站区间采用双联拱,结合洞内注浆,成功下穿唐城墙遗址。 ● 丈八一路至省体育馆站区间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并辅以超前地质预报等相应的工程措施,成功保证了小间距隧道向双洞大断面(单洞开挖跨度15.6米)的顺利过渡,有效控制了工程风险。 ● 首次在郭杜西站采用智慧车站,通过客运组织、设备运管、乘客服务、人员管理四个业务板块全面提升运营自动化与智能化。 ● 智慧车站AFC系统通过设置带语音购票功能的自动售票机(TVM)、乘客自助终端(SSM)、智能咨询终端(ICM)、移动客服终端、多样化的过闸识别方式、全新的拍打门闸机等,带给乘客科技感十足的“智慧”服务体验。 ● 全国地铁首条全线开通采用通过整合车站原有票亭及相关票务设备,实现乘客自助票务处理、咨询、导航、查询等功能的智慧客服中心,提升了服务质量,增强了乘客体验,减少了站务定员。
地铁9号线:
“地铁9号线沿线拆迁工作艰巨,施工面临下穿灞河,途经湿陷性黄土区域,穿越数量最多的地裂缝,跨越高速公路、铁路数量多等难点。”西安中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党校介绍,建设过程中首创“先隧后井”工法,由于香王至纺织城区间工期压力大,且隧道正上方临近高速公路出口,道路资源紧缺,不允许开挖。为此,施工方运用“先隧后井”工法,保证了盾构的工期不受限制。同时,地铁9号线施工攻克全断面卵石地段下穿灞河的技术难题。
三条线站点背后故事多
5号线阿房宫南站
车站特色:阿房宫南站极具历史文化气息,站台设计提取秦代建筑结构、装饰构件为设计元素,天花板上是杜牧的《阿房宫赋》,大字行云流水,是明代书画大家文征明的书法,小字是当代书法家任政的笔迹。其站徽图形设计以阿房宫建筑为秦文化的物质载体,突出秦汉时期高台建筑主次分明、殿前广场气势宏大的特点,展现秦文明的辉煌灿烂。
历史故事:阿房宫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的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其不仅是秦朝建筑中最宏伟壮丽的宫殿群,亦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作。据史书记载,阿房宫前殿“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富丽宏伟、规模惊人。如今宫殿不在,杜牧的《阿房宫赋》却千古传颂,阿房宫遗址也吸引不少中外游客前来览胜。
5号线金光门站
车站特色:金光门站的站徽设计以唐代金光门建筑结构为主要元素,结合车站附近牡丹苑的牡丹花元素,传达出大唐开放包容的盛世气象。
历史故事:金光门是隋唐长安外郭城的正西门,在五行之中,西方属金,因此以金命名。隋唐时期,金光门外有祭祀雨神的雨师坛,门内还有上官婉儿的居所,金光门至春明门大街东西横贯,从皇城南墙外通过,是隋唐长安外郭城的主干大街之一。
2号线与5号线换乘站
——
南稍门站
车站特色:南稍门站位于友谊西路和长安北路十字,是西安地铁2号线与5号线的换乘站,站徽为西安标志性建筑物小雁塔。
历史故事:明末崇祯年间,陕西巡抚孙传庭在西安府城四门之外增修了土筑郭城,也叫四关城,后来成为商贾云集之地。南稍门向西约300米就是西安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小雁塔。小雁塔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塔形秀丽、玲珑挺拔,与慈恩寺大雁塔交相辉映,成为盛唐长安风貌的实物见证。
3号线与5号线换乘站
——
青龙寺站
车站特色:青龙寺站的站徽以文化古迹为创作主题,以青龙寺内空海纪念碑为主要表现内容,辅以樱花,展示站点历史文化内涵,寓意唐代中日友好交流,文化源远流长。
历史故事:青龙寺位于乐游原上,隋开皇二年始建,原名灵感寺,唐景云二年改名为青龙寺。如今青龙寺遗址上建有惠果、空海纪念堂和乐游原历史文化公园,以它传奇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风光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
5号线文艺路站
车站特色:文艺路站的站徽设计从“文艺”二字出发,结合曲艺文化、文艺气息、城市记忆这三个关键词,提取代表区域艺术发展和曲艺文化的元素,结合秦腔戏曲人物的表演造型,展现站点文化。
历史故事:文艺路位于西安明城墙南侧北接文昌门,南接二环南路,因文艺团体汇聚而得名。文艺北路聚集着陕西省歌舞剧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市群众艺术馆等,南段已发展成大型纺织品交易市场,也有文艺、科研机构,高校,中小学等,成为著名的文艺科教聚集区。
6号线木塔寺站
车站特色:木塔寺站的站徽设计汲取木塔寺寺门遗迹的元素,结合隋唐时期永阳坊内双塔的艺术造型,体现站点历史文化风采。
历史故事:木塔寺是曾经见证隋唐鼎盛的著名寺院,也经历过战火洗礼和多次修葺。如今,遗址上建有木塔寺遗址公园,可追忆昔日的风采。
6号线造字台站
车站特色:造字台站的站徽取造字台之名,此处为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之处,结合历史遗迹,展现站点深远的历史文化。
历史故事:汉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一门艺术。造字台,相传为仓颉造字之处。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受鸟兽足迹的启迪,创造出了原始象形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开辟了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一个新纪元。隋代,为纪念仓颉造字的丰功伟绩,在此修建祭台,故名仓颉造字台。
5号线与6号线换乘站
——
西北工业大学站
车站特色:西北工业大学站的站徽设计以西北工业大学特色专业航空、航天、航海为主要表现元素,汲取“三航”的代表性符号,表现西北工业大学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学科专业特色。西北工业大学站5号线站厅文化墙名为《星辰大海》,将《甘石星经》、浑天仪、“东方红一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作为主要设计元素,由古至今讲述我国天文探索的实践成果。
历史故事:车站位于隋唐长安城西市遗址内。隋唐长安外郭城设有东西二市,提供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来自西域的胡商云集西市,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又被喻为“金市”。今遗址上建有大唐西市博物馆,周边形成以盛唐文化、丝路文化为主题的商旅文化产业,也是西安的城市新名片和陕西旅游的新亮点。
9号线华清池站
车站特色:华清池站的站徽设计提炼出唐代建筑结构和宫苑生态景观,结合骊山晚照的地域特色景观,突出华清宫风光宜人的唯美意境。
历史故事:华清池又名“华清宫”,与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皇家园林”。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多次游幸此地,在当时又称为“第二都城”。而两人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又使华清宫成为“千古浪漫之地”。这里不仅有浪漫的爱情故事,也见证了“西安事变”这一惊世兵谏。
9号线秦陵西站
车站特色:秦陵西站的站徽设计提炼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Logo造型特色,结合秦代大瓦当的纹饰等秦文化元素进行表现,展现站点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
历史故事: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它规模宏大、文物遗存丰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中,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其规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内涵之丰富,为历代帝王陵墓之冠。秦兵马俑被誉为“20世纪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