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特殊年份,
对于学校教育尤其如此。
为此,中国教育报特邀了一批全国名校长,
请他们谈谈对过去一年的回顾。
让我们倾听他们奋斗中的心声,
感触他们探索中的启示......
找寻面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小学篇)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使命
窦桂梅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2020年乍暖还寒的初春,驻足校园,万物萌发,腊梅、连翘、玉兰、紫薇等竞相开放。沉寂已久的心被眼前的春光温润了,可淡淡的忧愁油然而生。往年孩子们都会在满园春色中驻留跳跃,而今,只剩下它们静静开放。此刻的我,岂止是遗憾他们错过了春景,更多的是想念,想念那欢闹的孩子、那活力四射的操场、那站立在学校各个学科正中央的校园小主人……9月1日清晨,终于迎来久别重逢的孩子们!我早早地站在校门口,微笑着向重返校园的孩子们送上鞠躬礼,互赠大拇指,送上一个拥抱、一句鼓励,一份期待!除了孩子们高大壮实了一些,校园依旧清新,教师依然精神,似乎一切如故。然而,经历了这个特殊的春、夏,我们已回不到过去,我们也似乎跟以前不一样。
这一年,我是中国教育电视台现场直播课的开讲人
作为校长,我带着清华附小团队,承担了疫情大考下的中国教育现场直播课的公益担当。其实,早在春节期间,我便进入了“战时状态”。受疫情影响,全国中小学无法按时开学,学生可谓“嗷嗷待哺”,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线上“淌水”弄得快要“人仰马翻”,教育部希望清华附小为全国小学生“停课不停学”准备线上直播课,努力“马踏飞燕”。正准备过节的清华附小教师也算“冒着生命危险”,迅速从全国各地奔赴千里回京,到电视台上直播课。老师们由教师被迫转型为“电视主持+电视主播”,每个人身上都承受着千斤重担。可谁料到疫情汹涌,直播课时间从3周延长到5周,又从5周延长到9周,最终一直延续了整个学期。我带领团队也从大年初一,一直忙到9月新学期开学,中间没有休息过一天。
学生在哪里,教育就在哪儿发生。在全国小学生“停课不停学”“同上一堂课”中,我们一共上了816节现场电视直播课,230余位老师参与其中。为体现清华附小“儿童站立课堂正中央”的教育哲学,清华附小学生主动提前跟进备课,线上参与直播7000人次。电视直播覆盖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全球部分华人家庭,总观看量达11.15亿,直播及点播累计播放量为6.54亿,满意率达91.2%,电视台收视率提高539%……
在这一关键事件中,我们得到了真实的专业淬炼与价值塑造,构建起了一所线上教师进修学校。不只全国各地的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公益情怀致以最真诚的敬意,上级专家领导也高度评价我们的直播课体现了“国家水平”,是“为国家做贡献”。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在那个时候有勇气去承担全国的直播课?我想说,是清华附小成志教育的精神。一个人、一个集体,必须将个体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祖国人民发展的熔炉中,淬炼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
这一年,我是线上班群和学伴群里的“老师+班主任”
疫情的发生,使得居家学习、在线学习成为一种新常态,基于工具革命的新一轮学校变革正在发生,清华附小也悄然迎来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教育。
几乎每天,我都来到没有学生的学校,要看到他们线上课堂学习的真实样态。同时,我谢绝了许多线上演讲、会议、授课的邀请。“潜水”倾听众多线上专家分享不说,更是以一名班主任教师的身份,沉潜到线上学校班级课堂,在一个个线上的小型场景里察觉放大或显微发生的现实,寻找由个到类,由类到群,再回到“个性的全面”真实经验。
我选择一至六年级里有“特色或特需”的六个班,和班主任一起,结合学生群体性需求和情感支持等问题,将原来学校线下进行的“小组化学习”方式(即把班级40人左右的大班额教学分解成若干小组的学习),搬到了线上。不同的是,增加了一类人群:学生的爸爸妈妈。这些小群落,由此组成了师生与家长同群陪伴、互为伙伴的全方位立体“线上学伴小组群”。
我以“丁香姥姥”为昵称,潜入六个年级的六个班级里,当联合班主任,给学生以或体育锻炼或阅读书目或家务劳动等方面的鼓励或指导。结合我是语文教师身份,帮助语文教师进行适时作文点评与整本书分享等学科教学活动。同时,我跟进班级里的“小种子”(特需儿童),线上进行一对一的家校沟通,与“小种子”的家庭,在产生深度内心共鸣的基础上,和班主任一起精准对接,确定学生最近发展区、最可改进的简明建议,得到家长和学生们的深度认同,实现等待中的同向共育。家长们在群里,真的把我当作了孩子的“姥姥”,在一点点的细碎沟通中,让“家校共育”形成全立体的教育现场,让彼此的价值观与行动共振。直至今日,线上学伴小组群依然存在,周末经常还在“热火朝天”地互动着。我还手写校长奖,奖励群落里那一个个令人惊喜的“成长故事”……
这一年,我是不断写信获得同理共情并记录所思所感的作者
虽隔屏不能见,却可见字如面,一写,就17封信。
我写给亲爱的同学,要把卧室当书房,把客厅当运动场,努力交下“身心健康、经典阅读、良好习惯”三个好朋友。告诉正在经历疫情的他们,如何学会自主学习,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
我写给所有班主任和老师,分享我阅读到的,面对世界格局的变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的不断变化,我们怎么更适应?面对疫情,学生的情绪有怎样的波动,有多少学生更加成了“玻璃心”,我们该怎么一起想办法?如何遵循教育的初心,永远不断自我完善,用理性照见自己,秉心相爱,执手同行?
我写给所有学生家长,告诉他们,家长钉锚,学生才会定心。家庭就是学校,家长就是前端教师和班主任,要在疫情常态化中保持稳定情绪,不断扩充见识与智慧,提升家校“同向共育”的格局。引导家长把工作中的情绪像挂外套一样挂在门外,再走进门面对自己的孩子……
我也写给管理者,疫情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这个世界,只是为时间安装了加速器,加倍驱动原有趋势的发展步伐,比如数字化运营、线上教学、OMO模式、线上教育增值等。它通过呈现最极端的一面,把我们从左思右想的纠结中拯救出来,让我们强烈感受到,决策要务实,执行要明确,行动要速度……
这一年我把自己的抗疫心得在《中小学管理》“中轴会讲”中留作“档案”,每月连载1篇,整整12篇。《这个世界另有计划,你该怎么办》《创造直播课上的进修学校》《如何与焦虑相处》……巧合的是,这一年,算起来正好是我做校长整整十周年。十年来我很少写有关管理的文章,可这一年却留下了印记。
人民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使命。记录清华附小全学科的“国家电视直播课”,经历从寒冷寂寥的煎熬,到春暖花开的坚守,直至夏荷飘香的涅槃。一所小学身上所体现的“立德之美”,恰好是一种面对逆境的坚持、坚守和坚忍的见证。记录作为校长的我,面对考验与压力、焦虑与困惑、骄傲与激动,居安思危,韬光养晦,修行自省中,如何始终带着泥土的气息,立足线上线下更好融合之课堂,带领团队全力“寒梅傲雪”,竭力躬身入局,把自己扎在现实的土壤里,就是“凌寒独自开”的未来……
2020年,我在把自己经历的、实践的当作经验与方法。
淬炼出对生命和未来的一份责任
马宏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校长
2020年是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特殊年份,对于学校教育尤其如此。为此,我们特邀了一批全国名校长,在这里留下对过去一年的回顾。让我们倾听他们奋斗中的心声,感触他们探索中的启示,面对现实,一道找寻面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2020,这本是一个蕴含“爱你爱你”爱意浓浓的数字,但疫情的不幸暴发和“停课不停学”要求,让教育人始终畅想着的未来教育、互联网学习,就这么猝不及防地被推到了前台。
回望这个承前启后的特殊年份,回望大家共同走过的这个刻骨铭心的年度节点,我们发现,特殊经历中充满爱意,也淬炼出更多教育人对生命和未来的一份责任、一份坚定。
还记得巴蜀新一轮课改十年总结时,我们认真回首走过的坚实足迹,把它凝练为“学科+”教学成果进行上报并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之后,立即展开新一轮的调研,拟定“行动计划”以展开“巴蜀名片、人人代言”主题实践活动:从解决专业发展的基础问题出发落实“我愿代言”,到用技术作为引擎改变教与学以提升育人能力的“我能代言”,再到用工具撬动学习、以资源为支撑、用资源实现自主,找到“学科+”成果深化之课程综合化教学新形态,让每位师生在“教·学工作坊”中共创一些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法和空间的“我有代言”。一年又一年“做”的过程背后,学校始终以“奋进”的姿态主动作为、自发行动,回应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踏实地以温和渐进的方式,迈向课程综合化改革实施的新阶段。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那令人心碎的2020年初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位位逆行者秉承着“街上的人很少,心中的人很多”的信念,坚守岗位,为人民奉献。受此大爱感召,巴蜀教育人同样迎难而上,集体攻关,以学术的方式守护专业,在顶层设计和团队创新中持续“奋进”,进行了近三个月全面的线上教育探索。在坚守巴蜀教育价值导向前提和“学科+”基础之上,我们一开始便明确了巴蜀公开课的核心内涵定位,即:我们的课,是成长课;我们的学,是学生活;我们的教,是陪伴指导:和家长一起,不断发现并激发学生的正向情绪、积极状态、探究精神,鼓励孩子在“健康生活我做主”中创新自信。同时,我们的“公开课”之“公”,其内核意蕴为“共同体”和“全社会”,既是“全社会共同卷入”的课堂,也是“面向全社会公益开放”的课堂;而“开”,则蕴含着坚持不懈地“开放”和源源不断地“开出”——开出资源、开出个性,最终开出了“育人方式变革的深化”。整个公开课的研发过程,看起来是“应急之需”“意料之外”,实际上我们自己很清楚,是多年规划之中对新时代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叩问与趋合时代的求索,也是我们立足素质教育,回到全人发展的实践表达。
来到4月,当再次回到校园时,我们感叹着“世界再也不会是之前的样子了”,因为我们真实地感觉到了学生和教师的变化,也深刻地认识到教与学正在发生的深刻改变。面对着百年不遇之大变局,面对着充满憧憬的未来,我们基于现实、面向未来,在坚定的脚步下,对话种种问题,再次回到“行动计划”,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形态。直到7月暑假期间,持续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聚焦育人价值,统整育人场域,关注孩子基于未来可持续的整体发展,持续深化育人方式变革,持续深化应用“学科+”成果,以此探索课程综合化教学新形态。
9月开启的新学期,即“新三年计划”的收官年,我们不忘育人初衷,选择用评价改革协同课程改革,抓住评价的“牛鼻子”,一体化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用发展素质教育之路落实“五育并举”,从源头和根本上回应“人”的全面培养。在这后疫情、后成果奖时代,不可抗力催生的教学新形态正在师生中萌芽。我们将“人”作为终极竞争力,探索着眼未来学习的课程综合化教学新形态,创生出巴蜀课程综合化教学的主要形态——“教·学工作坊”:师生共创的理念,学科的“大单元教学”和跨学科的“主题项目学习”两种主要方式,“共同经历、彼此滋养”的模型,以及“教学小助手”的研发支撑,呈现出实践育人、合作育人的鲜明特质。形式的背后,是技术的加持、思想的融合,是再次聚焦课堂回归育人初心的探索,以及“中央厨房”研发机制。“教·学工作坊”撬动着一所学校育人体系的重建,以更优质的常态,创造让孩子一生眷念的课堂和温润一生的生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达成对内研究深化、对外推广应用,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巴蜀就是这样,在读懂时代、读懂孩子中,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转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安静务实地发展素质教育。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厚积薄发;不求立竿见影,但求温和坚定。
所有的探索,都从追问开始;所有的追问,都以实践回应。面向这未来已来的世界,我们非常认同“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回顾这不平凡年份中的“真心做,做至真”的“守正创新”过程,正是将“做的哲学”作为巴蜀发展的价值观,将“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作为全体巴蜀人行动的方法论,将“学科+”成果和“教·学工作坊”的系统研究作为实践操作系统,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自觉的生命状态,创造性落实国家意志,以“累进式”的方式从点滴做起,回到常态优质的追求,开启“面向2035教育现代化的学校样本”研究,努力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0,我们走好了每一步,努力让每一步都算数!
努力构建学校教育改革新框架
吴蓉瑾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
2020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全球”性年份。一是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猝然而至,学校线上教学顶住了压力,并为探索在线教育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学校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当有“诺贝尔教师奖”之称的“全球教师奖”公布本年度50强入围名单时,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云课堂”和信息化背景下的“情感教育”课程,在全体卢一人的努力下,走上了世界的大舞台。
特殊时期的学习对于我和学校来说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背后是全体卢一人扎扎实实的行动——学校自2009年开始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施“云课堂”的教学模式,2018年学校以“发掘学生潜质,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成就学生价值”为基本目标,通过数据釆集、数据治理、数据挖掘,达到洞察、预测和决策的目的,形成了学校信息化标杆培育校建设的基础。在之前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建设起来的教学水平、信息素养双高的教师队伍,针对传统教学中“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个环节,通过伴随式无感知的学业、行为、生理数据采集,获得动态学情实时反馈,为备课和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大幅提升课前教研的效率,形成了注重日常教学研究的“减负增效”模式。除此之外,通过年级组、教研组,家委会、班主任群,全面、多次听取意见与建议,不断调整优化的沟通渠道,各方形成合力,完成了特殊时期的学习,保障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最大化。正因如此,能够通过屏幕交流互动,拓宽学习的时空,不再因疫情出现而停滞了学习,阻隔了交流。疫情给卢一人带来了挑战,也带来思考,激发我们去实现和寻求更美好的未来。
“作为第一个倡导‘情感教育’的老师,她已经积极探索了17年。她设计的课程致力于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给予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健康、乐观地面对学习、生活。在过去的十年中,她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协助和促进儿童的发展,创造学习空间,引导每个孩子自主成长。”这是“全球教师奖”发布的简介里的文字。可是,我深知这样的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一个人。十多年前,学校就开设“情感教育”课程,并将这种教育内涵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唯智教育是“残缺不全”的教育,构建孩子的完整人格、完满人生,情感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载体,这是全校教师的共识。所以,情感课程的授课,没有局限于心理教师,而是所有学科教师、班主任都要参与。唯有这样,情感教育才会将德智体美劳都交融在一起,以情育人,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让他们能够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过去的一年,作为卢一人一份子的我,与大家一起坚持在继承优良办学传统、吸收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构建与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改革新框架,让历史的沉淀与时代的创新融合在一起,为学校教育发展史又添上了绚烂的一笔。
迈出教育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中学篇)
危中育机,稳中求进
吴国平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校长
2020年即将过去,这一年充满了各种意外、危机、动荡、挑战等,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充满了国家、人民的各种奋斗和抗争,必将载入史册。中国教育也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危中育机,稳中求进,承前启后,守正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迈出了新时代新阶段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作为一名基层高中的校长,我用亲身经历回顾这一年的波澜起伏,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疫情之下我们致力于上好生命大课,着力加强对学生发展指导和价值引领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禁锢了我们的脚步,将广大师生的寒假一再拉长,连高考日期也延后了整整一个月。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宅在家里,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密切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关注着武汉、湖北、全国直至全球,关注着我们所在的城市、社区。我们仿佛面对着同一块黑板、同一个课件,围绕着同一个主题,上着同一门课程,这门课显然是一门综合课程,是一堂生命大课,包罗了异常丰富的内容:家国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制度优势、国家治理、致敬崇高、敬畏自然等。这一课一定会在我们的生命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面对如此强度高、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的突发事件,他们的现实应对和未来规划都出现了迷茫和无助,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而学校教育必须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生活的真相、生命的真相,帮助他们重构个体与社会、时代的联结,帮助他们思考和调整未来生涯设计。这样,不仅让他们顺利度过当下,更能很好地应对未来;不仅做好自己,还能使社会变得更好。
为此,在这特殊的一年,镇海中学应时而动、因势利导,开展了《防疫背景下高中生“一二三四五”发展引领研究》。经过研究实践,形成了防疫背景下镇中学生“一二三四五”发展引领框架:成全一个“规格”,深蕴两色“基因”,加强三方面引领,夯实四种稳定性,锤炼五大核心发展力。由此取得了多项阶段性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选择和行动,优秀学生纷纷投身“强基计划”,取得了出类拔萃的成就。
在线教学迅猛发展,我们迎接新的教育教学形态乃至“未来学校”的到来
年初疫情肆虐之际,教育部门及时启动了“停课不停学”工作,各学校借助互联网、运用信息技术,将分散在各家各户的师生重新联结起来。我们在“网上学校”持续着各自的学业和成长、持续着各自的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教师变身“主播”,学生“围观”“打卡”,熟悉的铃声仿佛依然在我们耳畔、心底响起。我们上课、下课、锻炼、阅读、休息、娱乐,师生之间、同伴(事)之间保持着隔空为邻的亲切交流,与家人朝夕相处,感受家庭的亲密温馨。这是在特殊时期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教学形态,也是我们当时的学习生活状态。
受疫情促发,在线教学迅速站到了学校教育的前台,充分发挥了其便捷性、虚拟性、少时空限制的优势,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学校管理,由于网络技术的强势介入,其观念、行为、能力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局限于宅家学习、在线教学阶段,它还延续到了返校复课后的日常,而且将进一步对传统教育教学加以升级改造、融合发展。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学生中心、技术赋能、泛在学习、精准教学等为主要特征的未来学校将加速到来;人机协同的课堂、虚实融合的校园,将成为新形态、新常态。
这一年,我们将在线教学技术应用到了教育扶贫领域,我们与贵州省兴义一中、兴义八中、安龙一中等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高中,开展“携手战疫·云端送教”活动。通过线上名师援助教学、优质教学资料共享、云端连线辅导学生、线上教育释疑会议等多种形式,帮助那里的孩子们能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尽可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新贡献。
各项综合改革全面、有序、深入推进,我们投身于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我们国家较早控制了疫情,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较快回归正轨。上半年,按照中央“全部齐步稳步”的部署要求,首次全面实现了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为形成公民办学校公平发展良好教育生态,注入了强大动力;暑假期间,浙江省新高一各学科教师统一参加了高中新教材培训,“新课程·新高考·新教材”三新融合的高中教学新样态全面呈现;10月中旬,《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三个中央层级的重磅教育文件密集出台,奏响了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和“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工作的最强音……
同样在金秋十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的主要目标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础教育新格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宏伟蓝图催人奋进,从现在开始,需要我们秉持开拓者、创业者、奋斗者的姿态,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在不断提升能力的同时,自觉转变我们的理念、视野、方法、作风等,努力奏响新时代新阶段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向上向善,传承力量
易国栋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校长
2020年,注定要铭刻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一些人、一些事一定会在中国教育史和各类学校的校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文字。
一次次期盼和四次开学典礼
2月17日,本是2020年春季新学期开学的日子,神州大地却依旧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中。我与老师们一边做着“停课不停学”的工作,一边随时准备开学。省、市、区、街道、社区逐级来学校检查督导,开学的演练一遍遍进行,开学的日期却一次次被推迟。
回首2020年,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个春天对早日开学的期盼。
今天回望,这种期盼何尝不是一次特殊的教育。这次疫情让全体师生迅速成长,我们不仅知道了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的重要,更懂得了责任担当的重要,懂得了个人命运总是跟国家和时代的命运、跟集体和团队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懂得了对生命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对人类命运负责的重要。
成都七中春季的开学是严格按照防疫的要求、按照年级的顺序进行的,两个校区六个年级共进行了四次开学典礼。每次开学典礼我们都播放在武汉抗疫一线的校友发来的视频,每看一次师生都泪流满面。注视逆行者的背影,师生们找到了正确的人生方向;学习逆行者的事迹,我们形成了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和价值观。
走上云端的校庆和七中精神传承
2020年是成都七中建校115周年和新校区开校十周年的特别年份。我们早就准备好了为学校庆祝生日的方案,但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还在疫情的阴霾里。我们对校友宣布,按下线下校庆的暂停键,让校庆走上云端。
时光沉淀文化,学校文化塑造师生精神长相。在艰难的抗疫战斗中,七中人以天下为己任,秉承百年七中做时代向上向善的力量的精神基因,给母校华诞以最好的献礼。我们追踪学校毕业生——陆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护士长陈亭以及四川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领队龚旭等校友的足迹,我们把七中人的精神画像和校友们在抗疫中的先进事迹,在学校云端校庆中发布——精神传承才是最好的校庆。
疫情暴发后,还引发了远在世界各地的校友对母校对家乡的广泛关注。当他们在网上看到成都华西医院接受社会捐赠的公告后,就一家家商店寻找与采购防护服和口罩,想尽办法发往成都,这些何尝不是对校庆的最好献礼。
高品质建设目标和名校责任担当
2020年是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决胜之年,2021年是两个百年的交汇之年和“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为迎接新开局,我们确立了高品质办学的目标,以实现学校内涵、高质和特色发展,使得学校教育在完全尊重学生成长主体地位和生命发展规律基础上,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和高品质培养“全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从而有能力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类命运承担责任。
为实现学校从知名度到美誉度的跨越提升,我们以课程观转型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为主要任务,通过“强责任、强主体、强思辨”,全面实施学校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建构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并重的课程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反思型高品质课堂。
名校,不仅与历史、名气、荣誉有关,还与责任担当有关。身为名校,不辞担当,推动区域和国家基础教育的整体提升是成都七中始终如一的追求。学校把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作为高效的教育精准扶贫方式。借助卫星通信技术,将9个高考学科原汁原味的课堂教学,常态化地向薄弱地区、民族地区远端学校进行直播,实现了薄弱地区、民族地区远端学校的师生与成都七中师生的异地同堂,每天在云、贵、川、渝等十二省二区一市310余所高中的9.5万多名学生,通过卫星直播的方式与成都七中的学生同步上课,“异地同堂,协作教学,共学共赢”,实现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全纳”“共生”与“多赢”目标。
高品质学校建设是学校生命力的最高级体现,是校长领导学校最长期、最核心的目标,是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着力点。
2020年,我们经受住了磨炼。2021年,我们再谱新篇。
守望相助 磨砺成长
何勇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
跌宕起伏的2020年终于接近尾声,盘点2020年的工作,“抗疫”是当仁不让的主题词。刚开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的一切计划和节奏。经历了延期返校、线上教学、返校复课、延期高考,到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正常的教育教学等系列考验,全体师生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顺利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2020年的高考录取结果显示,90名(占比13%)学生选择医学专业,比往年学医人数增加了33%,联系今年的疫情防控及学校的教育工作,我觉得这并非偶然,孩子们长大了,懂得责任与担当了。
2020年2月,为阻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社会按下了暂停键。恐慌与焦虑情绪剧增,高三学子更甚。为了稳定学生情绪,减缓焦虑,我给高三学子发了一封手写的亲笔信,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变化、看待危机。我告诉他们,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应对变化、化危为机是成长的一部分,始终坚定邪不胜正的信念。之后又陆续给全体学生发出公开信,鼓励学生战“疫”面前勇敢担当,希望他们战“疫”不误学,梦想不停步。
学生延时返校,但要求“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是唯一选择。线上教学如何管理,学习质量如何监控,学生的情绪如何疏导……一系列问题扑面而来,史无前例却不能回避。经过两周的实践和师生反馈,执信中学很快制定了线上教学的“三个双”方案:目标定位做到“双研究”——研究线上教学差异和研究年级教学定位;教学实施做到“双精选”——精选教学内容和精选教学活动;组织管理做到“双联动”——联动学科“学习资源统一供给,学习任务统一设计,辅导答疑统一管理”的“三统一”教研机制和联动“学校—年级—学科备课组—教师”四级机制。教学部门统一引领,科组、备课组具体组织,教师个人精心备课,多方合力。战“疫”的奋斗精神鼓舞着我们的老师,他们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之余,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共44名教师参加了市、区电视课堂录播工作,为广州市电视课堂贡献近百个优秀课例。
4月底,学生分批返校上课,疫情防控压力剧增。我们制定了十多份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开展了两次模拟演练并严格实施。学校发布《给心灵戴上“口罩”——广州市执信中学学生心理防疫自助手册》,招募一批富有经验与爱心的专家和教师组成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对家长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返校复课后,校长讲的第一课就是思政课。由于准备工作的用心细致,返校复课十分顺利。
古语有云:“多难兴邦。”灾难本身并不能兴邦,而是灾难历练了人民,让人民更加团结,更有信仰,更有力量。人民除了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也增强了精神的免疫力。此次抗疫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充分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学校充分利用中国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这个思政大课堂,因势利导,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值得自豪的是,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执信校友会发起“执信力量”抗疫行动,发动全球校友携手采购疫情防控紧缺物资,支持国内的疫情防控。当国内疫情好转,世界各地疫情蔓延时,校友会又从国内采购防疫物资,邮寄海外的校友支持他们的疫情防控,展现了执信人的家国情怀、守望相助和勇于担当。
当然,此次疫情也让我们深刻反思教学变革的迫切性。“互联网+”形成的网络教学教研新模式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尽管这种尝试是被动状态下开展的,实际效果和线下教学有一定的差距。这次线上教学暴露出来的问题,反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不足,习惯于外力约束的学习是不持久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和自我规划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线上教学期间的“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专题教研”“在线考试数据分析”等教学教研形式,仍是线下教育的有益补充,也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教学生态,值得持续探索。
2020年即将成为过去,让我们以应有的坚守和不变的初心,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来源 |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23日第06、07版。
责任编辑 | 赵利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举报/反馈

中国教育报

114万获赞 88.1万粉丝
教育部主办的以教育新闻为主的全国性日报
中国教育报刊社,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