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上耍剑的系统很复杂,但最帅的始终是手半剑。
手半剑介于单手剑与双手剑之间,并且兼具两者的优点。
它比单手剑长,更具有攻击性,又比双手剑灵活,易于携带。
区分三种剑最简单是看长度,单手剑柄一手握,双手剑柄要将近三手握,而手半剑柄将近两手握。
手半剑
手半剑兼具两种好处,于是人赠雅号,杂种剑。
听名字你就知道这种剑生命力有多顽强,但也表明了这种剑的意义。
像个杂种一样干仗,为了胜利无招不用。名誉都是留给胜者,至于如何获胜,有时候并不重要。
杂种是现代人的爱称,中世纪的人才不管剑有多少差异,他们把所有类型的剑统称为剑。
而兵器判定也很粗暴,便于杀敌破阵,可攻能守就是好剑。要是上战场砍人像锯木头,那就是烂剑。
于是在实战历史淘换中,中世纪骑士们渐渐发现手半剑太称手,怎么用都能发挥出巨大威力。
因为它太杂,在不同人手里可以使出不同兵器的效果。
手半剑才是欧洲江湖里的要你命3000,有人拿它耍剑,有人拿它当锤砸,也有人拿来当短枪使。
单手挽剑花,荡剑扫群敌,挑剑转攻防,最终再来手猛突点刺,当做处决技终结战斗。
一手拿剑柄一手抓剑刃,经典的半手剑诀起手式。然后举剑化短枪,朝着关键部位猛扎,那些闪烁光泽的盔甲难以抵挡,只有逃跑的份。
再或者两手抓剑刃,把剑挥舞成战锤,靠剑柄部分砸向敌人头部。
没戴头盔的敌人直接顶上开花,戴了头盔的也好不到哪去。剑柄大力砸击头盔,形成噪声回路,直接靠声音把对手干懵逼。
可以说,手半剑是一种生来自带外挂的冷兵器。
好马配好鞍,好剑也得配上合适的剑术。与手半剑配套发展的套路称为半剑术。
你下次跟人斗剑,对方上来就用手抓剑刃,你应该明白,他不是傻也不是不要命,而是懂得半剑术。
半剑术直接扩大了用剑的灵活度,单手剑以及其他类别就能玩出更多花样。
努力把纯种剑玩成杂种剑。
在影视剧里,手半剑或者半剑术很受欢迎。没别的原因,单纯从视觉上看,已经是又帅又胡逼的持剑方式。
更别提它真的有杀伤力,手半剑是历史选择,历史又不是儿戏,也不知这种武器收了多少条人命。
有人学武术为了耍帅,有人学武为了混社会,有人学武什么都不为,可能只是错收了一张宣传单。
但没有关系,他会爱上武术,所有肢体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宿,所有愤怒也会在这变为憋屈。
他终会明白猛男只爱玩剑,娘炮才会依赖枪支。
而西方许多玩剑组织都着迷于欧洲历史武术(Historical European Martial Art),也简称HEMA。
HEMA是剑道武痴的天堂,迷恋中世纪战斗的人对此都不陌生。
信念相似的武痴聚集开宗立派,而现代人都管那叫俱乐部。毕竟HEMA实在太过复杂,包含武术每个方面。
他们在俱乐部分享交流先进的复古武学经验,努力就是在当代重新构造出厚重复杂的武学架构体系。
从如何训练武术到如何编排战术,从装备复原再到理论研究。
HEMA武痴都怀揣着伟大的复兴之梦,梦见当年吟游诗人见证过的江湖逸闻。
HEMA其中最直观,也最吸引眼球的部分,是完整娴熟复刻古代欧洲江湖侠客所用的招式。
德国两仪剑,拜占庭素心剑,托塔铁门式,鹰击长空式。武痴从古老羊皮卷扒下来的剑招,是他们走进历史的基石。
武痴不少,更多人是当做爱好,或者一门学科研究,不屑用来欺负人。
学武学藏,被同行教训够了,才懂得人外都是人的道理。
但总有浑人不讲规矩,练了两天剑术,走在街上看人都只看脖子。
美国剑客就把武道精神拿在手里,无关年龄和目的,仅仅只是手中剑操练久了,就想上街跟人耍一把。
今年9月,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一名51岁的剑术信徒摩尔大叔,在街上与56岁的鲍威尔缠斗,最终重伤鲍威尔,送往医院治疗。
摩尔大叔证明了自己,也顺利被控一级攻击罪名。
监狱里没有剑,但狱友会教他另一种剑道。
2020年蒙特利尔居民度过了一个恐怖的万圣节之夜,一个24岁的小伙穿着中世纪衣服,在街上乱砍滥杀。
他要以武证道,在西方鬼节这天靠血祭唤醒沉睡多年的击剑大师的灵魂。
最终,他砍死2人,重伤5人。
被捕时,剑客戴着黑色面具,声称这次行动已经谋划了一年半。
随后剑客被送去做精神鉴定,他将用他精湛的技艺,向专家证明现在还是中世纪。
无论什么爱好,越了时代的界限就容易犯罪。
总之,复古演武是一件很酷的事。
而手半剑就是酷的本身。
举报/反馈

大叔谈旅游

29.7万获赞 2.5万粉丝
我哪里都不去,不过还是可以聊旅游滴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