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民营经济开始蓬勃发展,“董事长”、“总经理”一度成为财富的代名词。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进驻中国,于是“总裁”、“CEO”等词又成了时髦。随着全民创业时代的到来,名片上“董事长”、“总经理”、“CEO”等称号越来越普遍,甚至连开理发店、饭店的都以“CEO”自居。作为一名合格的创业者,理清这些基本概念至关重要。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是西方商业社会最引以为傲的发明之一,有限责任可以更有效规避股东风险,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使得拥有经营权的职业经理人难以侵害股东利益。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代表股东的利益,股东大会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董事由股东委派,股东的投资比例越高,董事会中能控制的董事席位就越多,就越能加强对公司的控制。
董事会由董事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并参与重要事项的决策,董事会也不会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的琐事;日常经营活动由总经理领导下的管理层负责,总经理和重要的管理人员由董事会任命,他们的行为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则对股东大会负责;
为了防止董事会损害股东利益,在股东大会下还设有监事会,监事会人员由股东大会选举和公司职工民主选举产生,其作用主要为监督董事会和管理人员的行为,防止他们侵害股东的利益。
就是这样互相制衡的制度设计保证了公司能正常运营,且股东利益也能得到保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股东通过任命董事行使自己权力,从而达到间接管理公司的目的。因此,直接对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就是董事会和管理层。这一点也很容易理解,我们购买了上市公司股票后,理论上我们也属于上市公司的股东,但我们几乎不可能对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丝毫影响。
董事长由董事选举产生,主要职责为主持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能对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较为重大的影响,但不会参与日常的琐事;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是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总负责人;监事会只是起到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的作用,并没有实际权力。
董事长、总经理、总裁、CEO有什么区别?
看完上文,可能你已经猜到了,总裁、CEO以及总经理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上文中提到的总经理的概念,他们都是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总负责人的称呼,但仍有细微的差别。
董事长、总经理是《中国公司法》里规定的职位,而总裁、CEO虽然咱耳熟能详,但并非"官方"称呼,而是"民间"叫法。
对应起来,可以说CEO就是总经理,而总裁是CEO将自己的部分权力让渡出来产生的另一类似经理的职务称谓。
现实中,除了上述4个角色,其实还有CO-CEO,即多人共同担任CEO;
还有董事局主席,很多大型的集团公司把董事长称为董事会主席或董事局主席。
举一个简单易懂的比方:按扑克牌的大小来讲董事长是大王,董事是小王,总经理即CEO是黑桃2,总裁是梅花2,如果有CO-CEO,其他CEO分别对应剩下的2。
其实说到底,这些职位的设置是灵活的,你完全可以在工商登记时随便用一个人的名字登记成总经理,而在实际经营中,把他的法定权力分给好几个人,然后取各种五花八门的名字。例如,滴滴、快的合并后,滴滴CEO程维和快的CEO吕传伟就任CO-CEO,促成二者合并的柳青担任总裁。而在工商登记信息中,程维是董事长,柳青是董事。
各大著名的互联网公司“老大”分别是什么职位?
任正非是华为的总经理,董事长是梁华
周鸿祎是360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雷军是小米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是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而经理是李天田,花名脱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