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重拾攻击机
在上个世纪60年代,苏联的强击机在中东战争中展现出非常强大的火力输出能力,这让当时的苏联意识到这种对地攻击机机种的重要性,因此当时的苏联当局要求本国的三个设计机构苏霍伊设计局、伊留申设计局和米高扬设计局分别拿出各自的方案进行招标,当时苏霍伊设计局拿出了T8原型机方案,伊留申设计局则拿出了当时IL40的改进方案IL42方案,在竞争中苏霍伊设计局的T8方案获得竞标并最终发展出了SU25攻击机,而伊留申设计局的方案则在落选之后发展出了本期武器大讲堂的主角-伊尔102攻击机。
火力防护强大的攻击机方案
伊尔102攻击机其实并不是全新的设计,当时伊留申设计局在二战中就已经研发出一款皮实耐用、火力凶猛的强击机伊尔-2,伊尔-2在二战中战功显著,毁灭了大量的德军坦克、陆地机场的飞机和军舰。
但是随着二战战火的熄灭,战后的苏联认为强击机这种武器已经没有大的用武之地了,因此伊留申设计局重新设计的IL40强击机项目就直接被取消,后来随着一些局部战争的发展,苏联军方又再次看到了这种对地攻击飞机的优势,伊留申设计局就对IL40项目修改之后命名为IL42参与竞标。
虽然伊留申设计局的设计方案在近距离空中支援和战术地面攻击的能力方案超过任何其他苏联飞机设计局的方案,但是因为当时仅有苏霍伊设计局已经可以进行原型机制造,单座便宜的设计再加上一些政治原因,造成伊留申设计局的设计方案最终未获得竞标,而在输给了苏霍伊设计局。
之后伊留申设计局并没有放弃这个项目,而是在没有军方合同的情况下继续项目的研发,并在1980年5月争取到制造两架原型试验机的批准,最终在1982年9月25日正式试飞,在试飞中Il-102原型机取得非常出色的成绩。
当时研发出来的伊尔102原型机外形设计上大部分延续了二战时期著名的伊尔2攻击机的设计,机身采用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前部机头设计有朝下的倾角,整体的显得细长,可以为驾驶员提供不错的空中下视视野。
机头的下方是前起落架舱,机身中间上部分是高高凸起的驾驶舱和炮手舱,不过伊尔102防弹玻璃制成的座舱盖非常小,所以里面的驾驶员和炮手的机身两侧视野并不是很好,机身中部下方为发动机舱和主翼,后部则是尾翼和炮塔的布局。
主翼采用的是下单翼布局,在主翼翼根部分是融为一体的发动机舱,主翼翼展16.9 m、机身长度17.75 m、飞机高度为5.08m,主翼后掠30度,机翼面积63.5平方米。
巨大的机翼设计一部分是为了增加整个机翼的机翼载荷,另一部分是为了在机翼内部设计弹仓使用,尾翼有巨大的平尾和垂尾,平尾位于机尾炮塔上方。
这种设计很容易阻挡住炮手的视线,这也是伊尔102攻击机的一大败笔之一,整体的机身布局与机翼设计基本上跟参与竞标的T8项目差不多。
在动力配置上,伊尔102攻击机配备的是两具Klimov RD-33 I涡轮风扇发动机,这款引擎单台能输出51 kN的推力,引擎进气口位于驾驶舱的下方两侧,尾喷口位于炮手舱下方两侧,并稍微向下弯曲。
这款引擎与当时正在研发的米格-29战斗机属于同一款引擎,不过是属于没有加力的版本,该引擎由克里莫夫设计局研制,具有不错的高空高速特性,配备这款引擎的伊尔102攻击机能实现950 km / h的最高速度。
搭配安装在机身后部的油箱,能实现400-500公里的作战半径、转场航程为3000公里,这个实力在当年对地攻击而言并不是很出色,其油箱设计在机身后部而不是机翼内,第一个是为了避免油箱受到地面火力的伤害,第二个是因为机翼已经没有空间了,这主要是因为其武器配备导致的。
伊尔102攻击机在武器配备方面,机身腹部中心线上安装有一门30mm GSh-30-2双管机炮,在机尾炮塔上有一门23mm GSh-23L机炮,机炮由炮手远程遥控发射,其中机腹的30mm机炮可以实现以每分钟约2400发的速度发射贫铀穿甲弹进行对地攻击。
而机尾遥控炮塔上的机炮主要是用于对付尾随的敌方战机使用,当时的苏联设计师认为,低空飞行进行地面攻击的伊尔102攻击机唯一的空中威胁来自于敌方偷偷从后部偷袭的战斗机,因此配备尾部炮塔能让炮手可以向后部敌方的战斗机发射大量的23MM机炮炮弹进行自卫使用。
这种思路其实还是延续了二战时期伊尔2攻击机的设计理念,不过战后这种方式已经被淘汰了,再加上机尾会阻挡住炮手的视野,尾部的炮塔很难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还会大大的增加机身的重量,基本上是得不偿失的存在。
除了这两门机炮之外,在机腹上还设计有两个外挂点,机翼下一共有六个挂点,这些挂点可以实现7.2吨的外部载荷,能携带R73导弹、火箭弹和各类集束炸弹。
同时在机翼内部还设计有额外的六个小型炸弹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在里面携带单独的炸弹,在合上舱盖之后不会增加雷达反射面积,对飞机的空气动力学也完全没有影响,不用担心像外挂炸弹一样增加阻力,这种设计思路还是很不错的。
在翼尖部分设计有电子对抗装备,可以投放箔条和热源弹干扰物用以进行对抗作战的时候干扰敌方来袭导弹,可以说在武器配置上伊尔102攻击机完全诠释了什么叫做苏联武器的暴力美学。
在防护方面,伊尔102攻击机对发动机、油箱和驾驶舱都做了装甲防护,这一点也让其整体的空重达到了13吨,好处是厚重的装甲可以很好地抵御地面的防空武器炮弹的打击,也因为强大的防护水平,伊尔102攻击机也被成为飞行坦克。
驾驶员和炮手均配备有弹射座椅,这两套弹射座椅是联动的,飞行员弹射的时候会自动将炮手一起弹射出去,可以在零速度和零高度的情况下安全弹射,进一步保护机组人员的安全。
起落架采用的是前三点式起落架,起飞之后前起落架向后收入机头内部,后起落架收入机翼内的收纳舱内,这基本上就是伊尔102攻击机的整体实力了。
可以说这是一款非常粗糙的暴力战机,无论是武器载荷还是低空低速性能、装甲防护等方面,都比当时竞争的T8项目要出色的多。
不过也存在机尾炮塔多余、炮手除了控制机炮和没用的机尾炮塔之外无所事事、设计理念落后于时代等缺陷,因此在后来仅生产了两架原型机进行多次试验之后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仅留下残破的躯壳在博物馆中述说着其曾经的暴力美学和奇异思路。
举报/反馈

武器大讲堂

123万获赞 19.7万粉丝
最新武器分析视频,天下武器,如数家珍!
简阅(天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