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项目将开工建设,标志着武汉城市圈大通道正式启动建设。
武汉城市圈大通道被列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和《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位于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与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之间,途经武汉、孝感、咸宁、鄂州、黄冈等地区,里程约360公里。
双柳长江大桥效果图
其中,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起于汉新公路,与武汉城市圈大通道的黄陂至新洲段相接,设置双柳长江大桥,经新洲、鄂州华容,止于黄鄂高速,路线全长34.7公里,按长江大桥双向8车道、接线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双柳长江大桥是湖北省第40座、武汉市第12座长江大桥。主桥采用钢桁架悬索桥结构,是长江上最宽的钢桁梁悬索桥。
打造武汉城市圈
“1小时通勤圈”核心架构
当前,武汉正在编制交通“十四五”规划,以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定位,着力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区,加快构建国际层面综合交通网、区域层面协同运输网、市域层面立体交通网,为我省“中部崛起”做出武汉贡献。武汉城市圈大通道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计划在“十四五”期内全面建成。
规划方之一——武汉综合交通研究院副总经理童亚雄向记者介绍,2018年武汉就组织启动了武汉城市圈大通道线的规划研究工作,于2019年初形成了初步成果。2019年9月,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武汉城市圈大通道正式纳入省级规划。
今年4月,武汉组织市直相关部门专题研究,予以明确大通道走廊带。今年6月11日,交通运输部与湖北省委、省政府举行视频连线,同意将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和武天高速等项目纳入新一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为响应国家发改委《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关于“超大城市积极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一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的相关要求,根据《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目标要求,结合武汉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疫后重振需要,今年12月,武汉适时启动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建设,打造武汉城市圈“1小时通勤圈”核心架构。
建设分为四段和两座长江大桥
武汉统筹建设205公里
据了解,武汉城市圈大通道项目分为东、南、西、北4个路线段及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簰洲湾长江大桥两座长江大桥。项目全长约360公里,武汉市统筹建设里程约205公里、孝感市建设里程103公里、鄂州市建设里程52公里。
北段由武汉市黄陂区经黄冈市红安县接新洲区;东段由双柳长江大桥接鄂州市梁子湖区;南段由鄂州市梁子湖区接武汉市江夏区;西段由武汉市蔡甸区经孝感市汉川市、应城市、孝感城区后接武汉市黄陂区,整体呈现环状。
武汉统筹建设的205公里,其中武汉境内157公里、鄂州境内19公里、咸宁境内28公里、黄冈境内1公里,分为四段实施:北段(黄陂经红安至新洲段)约65公里,南段(江夏至鄂州段)约35公里,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约35公里,簰洲湾长江大桥(汉南过江通道)及接线工程约70公里。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城市圈大通道项目是《交通强国建设武汉市试点实施方案》重要项目,是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湖北省“一主两翼”区域经济布局,更好发挥武汉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城市群、城镇带发展,带动湖北全域发展的需要;是构建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武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支撑交通强国建设的需要;是抢抓疫后重振政策机遇,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需要。
童亚雄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武汉大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的核心交通架构,充分发挥“做强腹地、带活周边”的战略作用;将有效支撑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武汉都市发展区建设,支撑和引导武汉城市空间扩展、产业转移和人口迁移,推动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程,进一步优化武汉城市圈国高网结构,增强环线通道供给能力,强化路网衔接与转换,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武汉打造高快速路环射骨架路网
在武汉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了高快速路环射骨架路网。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了解到,除了几条环线外,武汉还有以三环线(直接或间接)为节点呈放射状高快速路24条,其中高速公路17条、城市快速路2条、其他道路5条。
目前,17条高速公路射线已建成14条(武英高速、武麻高速、岱黄高速、汉孝高速、机场高速、机场二通道、硚孝高速、汉蔡高速、沪渝高速、武监高速、武嘉高速、京港澳高速、武黄高速、武鄂高速),在建2条(武大高速、武阳高速),规划1条(武天高速)。
“武汉市域范围内构建了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快速路、主干路为主的区域骨干道路,已基本形成高快速为主的‘环线+射线’骨架路网体系。”武汉综合交通研究院副总经理童亚雄介绍,等武汉城市圈大通道项目建成后,武汉市域范围高速公路里程将突破1200公里,路网密度有望进入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前三。
武汉规划建设
看图了解
▼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