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士三世为了赢得这场战役,做了尽心的策划,他选择一个对波斯大军十分有利的地形,然后打算对亚历山大的部队进行诱导,从而为波斯大军排兵布阵争取时间。
他派遣了6000多人的部队向着幼发拉底河进发,作为诱饵来拖延亚历山大的行军时间。
比较可惜的是这支部队并没有发挥出作用,因为这支部队在见到亚历山大主力的时候,瞬间就被消灭了,于是亚历山大率领着马其顿远征军继续前进。在9月底赶到了波斯大军准备的战场附近。
此时亚历山大手下的将军帕曼纽对亚历山大说:“陛下,敌军数量众多,实力雄厚,我看正面攻击恐怕会出意外,不如我们对波斯大军发动夜袭!”
“夜袭?这种偷来的胜利,还能是胜利吗?如果通过这种不光彩的手段击败了大流士三世,我想我会后悔、羞愧一辈子,我宁愿骄傲地正面一决雌雄,哪怕万劫不复也决不后悔,况且,我们又怎么会输呢?”
帕曼纽十分惭愧。
时间来到十月初,高加米拉空旷的原野上,波斯大军和马其顿远征军一字排开,中央是步兵组成的方阵,两翼则是双方的骑兵。
大流士三世的波斯大军由于人数超出马其顿远征军很多,所以战线要比马其顿远征军长很多。看到己方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大流士三世充满信心。
下面的部队大声高呼着:“万胜!万胜!”
待到战局一起,我大波斯骑兵从两翼包抄,而中间步兵则有我卷镰战车来应对,这次胜利岂不是手到擒来?大流士三世虽然感到有点紧张,但是更多的则是一雪前耻的兴奋。
亚历山大则比较早地得知了波斯大军的布置。他知道卷镰战车这一个秘密武器。因此在表面上马其顿远征军并没有进行特别的布置,王牌依然是马其顿方阵和精锐骑兵,但是实际上却不然,亚历山大还安排了一队矛兵作为秘密武器,武器主要是标枪等各种投掷兵器,主要作用在于对付波斯大军的骑兵和战车。
为了避免秘密武器被大流士三世发现,这些矛兵被安排在骑兵在内测。
亚历山大站在阵前,指着对面:“冲!”
重骑兵立即出击,向着波斯军队的左翼冲去。
在重骑兵冲过去的时候,大流士三世则抓住亚历山大指挥的间隙,指挥战车向着马其顿步兵方阵冲去,波斯骑兵也从两翼冲出。
而亚历山大对卷镰战车早就有了防备,先是通过一阵箭雨让卷镰战车折损百分之五十,当卷镰战车好不容易冲击到阵前的时候,亚历山大让士兵举起四五米的长矛,组成长矛森林,卷镰战车的战马看到长矛则选择避让,而马其顿方阵从中间分开,战马带着卷镰战车奔驰到亚历山大在马其顿方阵后面所布置的陷阱当中。通道两侧的长矛纷纷出击,卷镰战车被克制,一时之间人仰马翻。
大流士三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卷镰战车虽然没有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但是波斯骑兵右翼却在交锋中利用人数优势占据了上风,并向着马其顿远征军的大营冲过去,只要占领大马其顿大营,那么不仅能够将大流士三世被俘虏的亲人解救出来,还能够严重打击马其顿远征军的士气。
但是可惜的是马其顿远征军作战经验丰富且纪律严明,马其顿步兵看到对方右翼骑兵冲了过来,己方骑兵抵挡不住,于是纷纷出击,拼死抵抗波斯骑兵的冲击,守护马其顿远征军的大营。
而马其顿远征军的另一侧骑兵则在亚历山大的带领下向着波斯大军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从局面上来看,似乎是波斯大军更占上风,因为波斯大军已经攻入到马其顿远征军大营里。
亚历山大抿起嘴唇,临危不乱,下令重骑兵和近卫军向着波斯大军的中军猛攻。
擒贼先擒王,只要杀掉了大流士三世,波斯大军难道还不崩溃吗?
亚历山大的攻击无疑是一次赌博,将所有的精锐集中起来攻击波斯大军的一点,如果一点久攻不下,必然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但是波斯左翼防线被亚历山大攻破了。
冲破波斯左翼防线的亚历山大率领着士气旺盛的马其顿部队向着波斯大军后面大流士三世所在的位置冲去。
这让大流士三世大吃一惊,对面居然冲破了左翼防线,斜冲了过来!
而亚历山大如有神助,在近卫军的拥簇下很快就攻击到距离大流士三世不到40米的地方。
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隔着几十米相互望着,眼睛里都能喷出火来。双方各自拔出一根标枪,奋力向着对方投掷过去。
可惜,空了,谁也没有打中。
但是亚历山大的标枪却将大流士三世的车夫击毙。
这让大流士三世惊魂不已,马上下车,爬上了一匹战马,在随从的拥护下向着后方逃去,打算暂避锋芒。
但是大流士三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逃跑后,很多波斯将领看到皇帝都跑了,于是也向着后面跑去,波斯大军一看皇帝和将领都跑了,于是士气大弱。
别看波斯大军数量众多,但是大多是不同的部族临时组成,本来凝聚力就弱,有点淝水之战里的八十万前秦军队的样子。
在一个队列发生溃逃后,其他的波斯部队也就随之溃逃,于是出现了大溃败。而马其顿轻骑兵则乘胜追击60多公里。
这次会战,大流士三世的战役部署扬长避短,将波斯骑兵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对于亚历山大来说,此战唯一的取胜机会在于马其顿防线被波斯骑兵迂回突破,阵营分崩离析之前,抓住大流士的指挥的漏洞,发动致命一击。这无疑是一场豪赌,亚历山大已经不是第一次将他的将士,置于背水一战的绝境了。
这次战役,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亚历山大的战术安排和战役指挥,而是他孤注一掷,舍我其谁的霸气,这是一场后人无法效仿的胜利,我想只有受到命运青睐的天之骄子,才能取得这样不可思议的胜利。
决定波斯命运的大决战就这样结束了,战役之后,大流士三世再也无力抵抗马其顿军队,亚历山大乘胜攻击波斯各处,一路上势如破竹。
大流士三世则一路逃亡,他从埃尔比勒(Arbela)逃往米迪亚(Media)山区的埃克巴塔那(Ecbatana),亚历山大几次追近都未能赶上。
在埃克巴塔那,他向波斯帝国东部省份的总督发信,要求尽发勤王之兵。然而亚历山大似乎比大流士的军队来得快一些。在亚历山大赶到埃克巴塔那前三天,已经万念俱灰的大流士带着7000塔伦特、3000骑兵和6000步兵,逃往里海附近。他对部下说:"我不会活着看到这个帝国的灭亡,我的生命和我的统治将一起结束。"
显然大流士已经不再奢求胜利,东方各省人心动荡,已经不再服从他的统治,他此时万念俱灰,只期望一个体面的结局。波斯王身边依然忠心耿耿的是蒙农的岳父、前赫拉斯滂总督阿塔巴兹,他表示"我们一定跟随我们的王走向战场。"
很多波斯贵族看到波斯帝国大势已去,想要投降亚历山大,并决定阴谋杀死大流士三世;而有的波斯贵族则想要取代大流士三世,同亚历山大分庭抗礼。
巴克特里亚总督贝苏斯最终将大流士三世囚禁,并决定用他作为和亚历山大谈判的筹码。结果却惹来亚历山大的猛烈攻击。于是贝苏斯将大流士三世刺成重伤,大流士三世最后伤重不治而死。
而贝苏斯则率部逃亡,自立为阿尔塔薛西斯五世,并试图与对抗亚历山大,最后被亚历山大所灭。
大流士三世的死亡宣告着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破灭,亚历山大踏着波斯帝国成功成为“亚洲之王”。他后来率部一直打到印度,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成为了亚历山大大帝。
举报/反馈

梅子林煮酒

1320获赞 134粉丝
煮酒星空寂寥,画角孤城雪飘
亲子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