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顺爸
“我最爱待在这里,这是我的宝地。”
法布尔在这里开篇点题,写出了他对荒石园的钟爱之情。
前几天,看到孩子在看《昆虫记》的时候自己乐得呵呵笑,我十分好奇,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会让一个小孩子如此喜欢呢?
于是我就看了第一章《荒石园》。
“这块被太阳晒得滚烫的不毛之地,是刺茎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们的好去处。那里没有过往行人打扰,我可以对石泥蜂、土泥蜂们提问调查,专心致志地从事这种难度极大的学术研究。”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环境描写。
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为什么选荒石园作为实验基地。
因为这里有他研究的对象和适应的环境,而且这个环境非常安静,无人打扰。
“我一直都好像是腿上拖着脚镣的苦役犯,空闲的时间太少了,这一回心愿总算实现了。”
作者在这里发出感慨,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他四十年如一日顽强斗志的结果,也是他“看透了世态炎凉,心已支离破碎”,为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像“一截断壁仍立在那里岿然不动”。
“我那时称其为伊甸园,如今,按我最基本的价值取向看问题,这种观念依然没变。这块不惹人爱的园地,大概从来没人愿意往上面撒上几粒萝卜种子;然而对膜翅目昆虫来说,它却是一处地上天堂。”
这里作者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他将荒石园比喻为梦想中的伊甸园,可见他对这里是极其喜欢的。
作者同时用对比的手法,写出荒石园在他眼中是个极乐之地。
看过《昆虫记》的都知道,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投入的是一辈子的心血,他能把荒石园当成自己的伊甸园,可见一斑。
在他的笔下,各种各样的昆虫都成了他的朋友,有的甚至都成了“家人”。
“我的门槛上有石灰抹的宽缝,蝗泥蜂正在那里面掏细渣儿做窝;进出房门,我都得加倍小心,生怕摧毁了它的地洞,担心会一脚踩在专心致志劳作的矿工身上。”
这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法布尔早就把这些昆虫当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更多。
他把成天围绕在自己身边的这些昆虫都当成了亲密的邻居,从来不去骚扰他们,从来不会为了自己的研究而打乱这些“邻居们”的生活。
与此同时,作者在记录昆虫们日常生活的时候,也始终没有丢弃鸟类在荒石园中的活动。
他通过各种鸟类在荒石园中或搭窝、或唱歌、或长啼、或路过,都在不同方位告诉读者,这个园子是不能随便打扰的。
生活得悠然自得造就了作者充足的时间来观察研究这些昆虫,也成就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在这盛夏午后的酷热之中,蚂蚁大队爬出了“兵营”,排成一个长蛇阵,到远处去捕捉奴隶。让我们不妨忙里偷闲,随着这蚂蚁大军前行,看看它们是如何围捕猎物的吧。
走进法布尔的荒石园,就像走进了一个微型的人类世界,只不过里面的主角都是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昆虫罢了。
在法布尔的引领下,我在这个广阔的昆虫世界里化为一只隐性虫,潜伏于低矮的灌木丛中,繁茂的树叶间,甚至是暗无天日的地下,凝神屏息,静静注视着。
我们迫切地需要一座昆虫学实验室,一座不是研究三六酒 里的死昆虫,而是研究活蹦乱跳的活昆虫的实验室,一座以研究这个小小的昆虫世界的动物之本能、习性、生活方式、劳作、争斗和生息繁衍为目的的昆虫实验室,而我们的农业和哲学又必须对之予以高度的重视。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法布尔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无限的启迪。
这种坚韧不拔、孜孜不倦、认真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不只值得科学领域借鉴,它适用于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造福人类,贡献世界的事业。
我们就更应该把法布尔精神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挖掘潜能,开创自己美好事业中去。
举报/反馈

大实话老严

1.4万获赞 671粉丝
真心付出,真诚相待,真实生活,真情实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