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城市化需求层次
城市不可预知,但是人类的欲望和需求是相对稳定的,我们说人有七情六欲,马斯洛说人有五大需求层次,从古至今,相对于城市的变化来说,人除了着装的显著变化之外,需求欲望实在是变化很小。城市时代,既然城市太过复杂,不如从人的欲望和需求角度来研究城市化吧,这个相对简单得多。
因此,城市化之路应该回归人的需求本身,以“人的基本需求”视角来看城市化,这可能不是全部正确的视角,但一定是非常重要的视角,可以在这个视角之下,建立起看待城市化之路的准则。
人的城市化之路,资源需求与供给匹配是非常重要的,供需匹配则城市化进程能够加速推进且造福更多老百姓;供需不匹配则会阻碍城市化进程并造成城市化问题。我国进城百姓要想顺利转化为市民,概括起来主要有五大需求需要得到满足,而且五大需求一般按顺序满足,一般是满足了第一阶段的需求,才会进入第二阶段需求。当然,这些需求也不是绝对按照顺序出现和满足的,也会出现超前满足或延后满足的情况。
首先,城市化之路一般是从“工作劳务需求”开始的,即所谓的进入城市谋生,可以是某种职业,可以是婚姻,可以是投靠亲友,可以是求学当兵,可以是打零工做帮手……能够在城市付出自己的个人贡献和价值,交换到进城的个人所需,无论是工资收入还是被收留,这都是进城的第一步,也是首要一步。一般来说,如果不迈出这一步,城市化之路就无法顺利铺开,如果最初始的“工作劳务需求”无法满足,那也很难进入第二阶段的需求。即使后续需求得到了超前的满足,也可能因为第一需求缺失,而非常的不稳固。
第二是“基本立足需求”,包括在城市拥有充足食物和饮用水、睡眠、性等生理需求,以及安全、健康、财产保障等安全需求。以上也是必需的需求,无论身处城市还是乡村,都是必备的需求,虽然在攻克进城难关的过程中,有人不得不压抑这些基本需求,比如糟糕的食物、居无定所的睡眠环境、无法满足的性需求、身体健康的威胁,等等,为了满足进城的第一需求——“工作劳务需求”,许多人会把基本的生活需要放在第二位,寄希望于赚到足够的资本,再考虑保障“基本立足需求”。可能有人会把“基本立足需求”摆在第一位,放在“工作劳务需求”之前,但是多采访一些农民工吧,“工作劳务需求”对于他们来讲,有时甚至比生命还重要,这是过去几十年我国农民工的一个悲惨事实。
第三是“家庭定居需求”,即拥有承载家庭居住(至少一家三口)的相对固定的居所,包括自购房、自建房(在我国基本没有)、筹建房、分配房以及长租住房等,是进城家庭稳定居住下来的标志性事件。工棚、简易房、单身公寓等是无法满足家庭婚姻、养育子女等定居需求的,不能算入这一需求范畴。在山东有些农村,流行进县城购房结婚,是直接满足第三层次城市化需求的特例,但是如果没有满足前两者“工作劳务需求”和“基本立足需求”,这些进城者最终仍将无法立足,难逃卖掉房产再回农村的命运。同时,“拥有产权住房”这一需求具有重要内涵和意义,一是能够实现进城者向“城市有产者”转变,真正将城市看做自己的家园,值得自己为城市付出努力并捍卫这个国家;二是能够稳定民心并保障社会安全稳定,因为“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三是能够为进城者提供基础资产和抵押贷款能力,使进城者具备了更强大的经济发展能力,并繁荣城市经济。
第四是“居民待遇需求”,即拥有这座城市的居民待遇,包括医疗保障、子女就学并参加高考、获得失业救助、养老等一系列城市福利待遇,在我国一般以是否获得“城市户口”来区分衡量。因为,城市的资源能源、公共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服务能力都是有限度的,尤其是特大型城市,人口超载在事实上造成了大城市病,政府必须通过设置各种限制来控制特大城市的规模,以达到疏解城市功能和提高人居环境品质的目的,但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进城难度。所以,获得特大城市的户口是非常困难的,也是进城者梦寐以求的一项重要需求,尤其是“北上广深”仍有很多人即使获得前三项需求后,至终老也没能获得城市户口。此外,也存在超越前三项需求,直接获得“居民待遇需求”的情况,例如有些优秀人才拥有了某特大城市的户口,却还没有购房,也是很正常的,同时他们一般都满足了工作劳务需求,大多数还是工作单位给提供的城市户口,“基本立足需求”也能够基本保障,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后,“家庭定居需求”也慢慢得到满足了。这种优先满足第四层次需求的情况,也可以理解为前三个层次需求已经得到可预见的满足了,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因此,当进城者满足了这个第四层次需求后,可以认为,某个人的城市化之路已经基本实现了。
第五是“自我实现需求”,这是一项超越性的城市化需求,当人在城市立足之后,就会产生更多的社交需求、被尊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等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城市已经成为人类自我实现的最重要的舞台,也是目前人类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集聚到这样的同一个平台上,集聚效应让人们能够更方便地相互交流和相互成就,铸就了多元化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让许多进城者以他/她喜欢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人生。人的需求欲望是多元化的,差异巨大的,某些人的人生波谷可能是另一些人的人生巅峰,面对同一成绩同一事实,只是有人会悲伤有人会兴奋喜悦罢了。既然人类如此复杂,“自我实现需求”也是非常复杂多样的,也可能存在某些刚进城的“仙人”,存在轻易就满足了第五层次需求的情况,前四项需求在他(她)们眼里可能也就可有可无了。
以上只是根据一般的城市化规律,做出了这五种城市化需求的判断和分类,并排列了一个前后顺序,认为一般都是依次实现的需求,仅此而已,并不严谨。以下对五大需求层次的范畴做更为详细的界定。
(1) 工作劳务需求
城市化之路上最基础的需求,即付出工作劳务并能够获得回报,以支撑下一层次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就业和劳务:
正式就业:政府公务员、单位雇员、创业者等,通过政府或企业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
非正式就业:生意人、零散工、保姆、网红、自由职业者等,通过个人付出获得收入。
求学当兵:因求学、当兵原因进入城市常住生活,需要国家或家庭在经济上的支持。
婚姻:通过婚姻进入城市,一般承担家务等劳务付出并获得个人所需。
亲友投靠:父母、子女、亲戚朋友、生意帮手、学徒等,付出亲情或个人劳动并获得个人所需。
(2) 基本立足需求
城市化之路上的第二层次需求,即保障基本生存并具有稳定和可持续性的城市立足需求,以支撑下一层次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保障需求:
生理需求保障:合适睡眠场所、充足食物和饮用水、衣物、生理平衡、性等生理需求以及电力燃气暖气等供应,以保障基本生存需求。
安全需求保障:环境安全、呼吸安全、人身安全、健康保障、道德保障、财产保障、工作职位保障等安全需求,以保障生存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出行需求保障:步行、自行车、公交、私家车等出行保障,一般是为满足第一层次需求而作出相应的出行保障,也可能会为改善生活品质而做出调整。另外,该需求也可能在第三层次需求满足后进行升级,例如购买私家车。
(3) 家庭定居需求
城市化之路上的第三层次需求,即获得受到法律保护的稳定家庭住房且该住房拥有至少满足夫妻两人生活品质要求的居住条件,以支撑下一层次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居住形式:
自有产权住房:家庭成员名下房产,标志着这个家庭在城市拥有了不动产资本,能够最稳固而长久地实现城市定居。
单位产权住房:军产、单位配套住宅等房产,产权归单位所有,交由个人及家庭使用,也是相对稳定的城市定居模式。
长租住房:房产产权属于他人,进城者通过定期交租方式获得的住房使用权,是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城市定居模式。
其他住房:集体经济组织住房(城中村小产权房)、共有产权房、筹建房、贫民窟(常见于巴西等国家)、借住房等多种房产,定居模式复杂多样。
(4) 居民待遇需求
城市化之路上的第四层次需求,即被当地政府部门计入城市普通居民范畴,一般需要通过户籍制度门槛获得当地户口,享受教育、医疗、养老、福利救助、参政议政等权利,并承担普通居民责任义务,以支撑下一层次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权利:
平等教育权利:获得中、小学义务教育权利以及就地参加高考和报考大学的权利。目前来看,部分在超大城市没有户口的家庭,孩子即使能就地上学,也是无法参加高考的。
医疗优惠权利:拥有当地医保卡,能获得居民同等医疗优惠权利。
养老权利:纳入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可获得当地养老爱老政策的支持。
福利救助:在遭遇变故、遇到困难或成为城市弱势群体时,能够获得当地相关部门的福利救助。
参政议政权利:拥有当地的选举、被选举权利,拥有各项参政议政权利。
其他居民待遇和权利。
(5) 自我实现需求
城市化之路上的第五层次需求,这是基本实现城市化后,进城者个人的超越性需求,具有多元化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需求:
社交需求:团队、朋友、爱人、同学、共趣者等社交关系,以及线上线下的其他社交方式和需求。
被尊重需求:自尊、信心、成就、被他人尊重等。
自我价值实现需求:有明确的自我价值目标并能够实现,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城市里度过自己的人生。
2、城市化需求调控与供给
(1) 工作劳务供给——调控城市化规模的第一把工具
传统农业社会依附于广袤的农耕土地,在规模化农业出现之前,在小农经济模式下,受较低生产能力及耕种半径限制,农村居民点分散布局是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因而数千年来,城市化进程非常缓慢。直到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发生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本质改变,人类的生活需求不再只是吃饱穿暖,而是扩大到多样化食物、电视、冰箱、洗衣机、汽车、手机、眼镜、手表等数不尽的消费品,扩大到医疗保养、旅游度假、金融保险、中介服务、多元教育、咨询服务、规划设计、游戏、生活体验、虚拟现实等数不尽的服务体验产品,扩大到社交、秀场、生产工具、战争武器等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保持联系、和平相处、利益平衡、战争冲突、再平衡的各种工具产品。无论是消费品、服务体验产品还是各种工具产品,绝大多数在农业大地上都无法生产或者因没有集聚规模效益而无法高效生产,这些功能最终必然集聚到城市、依托城市来生产和提供,而任何产品的生产提供,都是需要人来推动的,在市场力量和政府引导之下,人们涌入城市,通过个人努力获得就业机会和付出工作劳务,既为城市做出贡献,也获得个人所需薪酬,城市化之路也由此发端,轰轰烈烈展开了。人口集聚,造就了城市,而城市的形成,又大幅度降低了城市设施供给成本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成本,增加了更多元的交流机会。人口集聚是城市形成的基本动力和“城市化”的结果之一,“城市化之路”培育了城市并在特定阶段持续扩大城市规模。
纳瑟姆曲线表明,城市化水平在30%-70%之间会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这是关于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一般性规律总结。该曲线表征了城市化变化所呈现的结果,是对城市化速度变化的表象认识,从历史数据来看,大多数地区的城市化都验证了这一规律。但是,这个规律也并非放四海而皆准。城市化规模和速度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是城市的基本服务功能,及城市为人类社会提供市场产品并因此供给工作劳务机会的能力!正是各个城市的基本服务功能不同、工作劳务机会供给能力不同,导致了纳瑟姆曲线在特殊情况下在局部地区出现了偏差和失灵。例如,底特律城市汽车产业的衰退所导致的城市人口规模减少和逆城市化现象,玉门市因为资源枯竭产业停滞所导致的城市化稳步不前甚至人口外流和城市衰败,以及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大量收缩城市现象。因此,正是城市基本服务功能的衰退及工作劳务供给能力的下降导致了人口集聚和城市化规模的停滞或收缩,这也反过来说明了,一座城市的“工作劳务机会供给能力”是城市化之路上的最基础动力,并且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化速度变化。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城市基本都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管理者和城市规划建设者大力推动了这一进程,城市规模出现了大规模扩张现象。处于这个阶段的各个城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任务是寻找到这座城市的合适定位以及产业发展方向,并从政策制定、空间资源供给、设施支撑等方面,支持战略定位和产业项目落实,进而实现人口集聚和财富创造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各个城市因为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的不同而走上了不同的经济产业发展道路,人们也从个人优势及自身擅长的职业技能角度选择进入各个城市,与城市家园相互成就。可以看到,矿产城市、旅游城市、金融城市、工业城市、商贸城市等等就这样诞生了,具有污染性的矿产企业被引导集聚到与城市有一定距离的重工业园区;旅游的游购娱活动被引导集聚到特色城市片区或旅游小城镇;金融保险机构被引导集聚到城市的金融街和CBD;大量一般性低污染工业企业被引导集聚到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城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商贸城、物流园等被引导到交通便利的城市交通枢纽地区……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我们的城市规划了大量开发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保税区)、科教园区、大学城、城市中心区等大量城市就业供给空间。散布在广大农业土地上的农民,进入各个城市的各个片区和板块寻得工作劳务机会,演绎了精彩的城市化之路。
城市管理者和城市规划建设者通过调控城市的“工作劳务机会”供给能力,就能够达到调控该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集聚规模的目的。事实上,过去几十年来,我国的各大城市都不自觉地已经在应用这个调控工具了。例如,北京市提出人口减量管控目标,制定了非首都功能疏解等相关政策,确实减少了工作劳务供给数量,所以人口管控目标也就能够实现了,只有从这个角度认知,才能真正理解北京制定出遏制街巷活力的“封墙堵洞”措施的背后原因了;相反,深圳持续推进产业创新升级,各类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和发展,工作劳务机会越来越多,近年来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就是必然的了。
有人会说,当城市环境恶化、房价暴涨、交通拥堵等问题发生时,人们也会离开城市,例如“逃离北上广深”。没错!有人会逃离,因为他可以在他处寻找到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但是,如果你把他的工作收入提高好几倍呢?他还会走吗?此外,君不见在北上广深的地下室、城中村、棚户区中居住着多少蚁族?为了在这座城市找到比老家更赚钱的工作,为了家庭,他们做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工作和薪酬,真的是进城者的首要需求。
此外,从城市角度来看,近年来我国出现各大城市抢人大战,包括提出大学生落户直接给户口政策,提出人才奖励政策,派车接农民工进城,等等。一系列的举措,就是为了集聚人口,确实通过“集聚人口”也能够诞生新的、更多的就业岗位,并支撑起城市的房地产业并繁荣经济,这是城市管理者梦寐以求的。许多专家也明确提出,城市发展思路已经从“吸引产业”向“吸引人”转变,认为未来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来“吸引人”似乎比建设工业园区来“招商引资”显得更重要了。这些现像及规律是相对客观的,也确实是各个城市面临的新趋势新情况。但是,这一切仍没有解释高质量的、稳定的城市化的最本质需求。本质需求应是工作劳务!而不仅仅是人口!把人吸引进城,但是这个人没有找到工作可以吗?当然不行!无论是人口集聚规模效益所产生的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是基础城市产业的实际招工需求,本质还是“工作劳务供给”,缺少这一条,人真的无法在城市稳定、长久地立足的。工作是人生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决定人是否进城定居的关键要素。即使是真正的城市定居者,在退休后或辞去所在城市的工作后,他/她和家庭也有可能会离开这座城市,“归田园”也是选择之一,因为已经不需要因为工作劳务而一定要留在城市生活了,逆向村居才成为了可能。
总之,从人的城市化视角来看,“工作劳务”是人进城的最基础需求和长居于城市的最重要的理由了!若想调控城市化规模、改变城市化走向,都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劳务”调控入手。
(2) 过渡性立足供给——支持城市化过程的城市温情
农民工或刚毕业的学生背井离乡进入城市谋生,衣食住行等都面临各式各样的困难,在工棚、地下室、城中村、隔间/单间、厂房宿舍等各个角落,品尝人间百态。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并没有做好承载大规模的人口涌入城市的准备,或者政府并没有想过从初始进城者需求视角来提供帮助。崇尚自由和人权的西方国家,为此诞生了贫民窟,我国在严格的城市空间管控制度之下,没有出现贫民窟,但是城中村、地下室、工棚等居住空间成为了进城者的过渡性立足之所。名曰“过渡性”,可能有些人很快就赚到钱,然后迫不及待地转移到了相对稳定的居住环境,可能有些人通过长期的努力也会实现搬离的目标,也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在这个环境下生活,甚至年老后又不得不失败地再次回到农村老家。这些“过渡性立足空间”成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接口空间,是进城者生产生活环境巨变的一个缓冲空间,使城市化之路具有了更大的可行性,也具有了更高更大规模的可实现度。这样的过渡空间拥有巨大的“低成本”优势,让进城之路在经济上可以被负担,代价是这样的空间算不上“适宜居住”,有的环境脏乱差,有的没有24小时热水,有的见不到阳光,有的狭小潮湿、有的没有任何隐私可言……也正是这样的“代价”,使得这样的空间保持了“低成本”优势,同时,也可能会危害着进城者的身心健康,成为“黄赌毒温床”和城市管理者眼中的令人头疼的“城市角落”。但是,即使是贫穷的低成本空间,也阻挡不了底层百姓对生活的热望,正是“低成本”集聚了较大规模的人口,形成了市井烟火气息,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市井烟火气息空间演绎了太多的悲欢离合,承载了很多人的情愁。就像在岁月神偷这部电影中,充满烟火气的小街巷、相互熟悉的街坊邻居们、以及努力拉住在狂风中翻滚的屋顶的父亲,记载了童年和岁月的痕迹。
城市的市井烟火跟光鲜靓丽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城市化大潮之下,在较长的特定时期,城市必须要保有这样的“过渡性立足空间”,才能彰显城市社会的包容性、公平正义和支撑顺利完成这一段人类聚居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快速城市化”历程。人是如此多样,各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是如此不同,这是亘古未变的客观规律,城市居所也必然是多样性的、多价位的,才能具有足够的包容性,这样的多样性,不应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浪潮中一刀切地抹灭。城市也不应该是整齐划一的,不同的场所确实可以拥有不同的品质,有什么样的市民,就应该供给什么样的建筑,超前的高价住宅只能挤出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而普遍过低的居住标准当然也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市民的真实诉求以及与时俱进的变化的诉求与城市不动产供给的矛盾无法调和,供需匹配也非常困难,有必要研究内在的规律,给出大概率的分级供给,保护特定阶段必要的低端供给。无论如何,分级多样供给是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的必然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市也应该主动做出资源供给保障上的政策支持,并容忍特定阶段的非正式、临时性、低端化的城市空间的存在。
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必然需要过渡性的缓冲空间,无论城市管理者是否意识到或是否主动支撑这一过程,在现实需求驱使下,这样的过渡性空间也是必然会产生的,例如国外的贫民窟,例如我们的城中村和地下室,谓之“落脚城市”。因此,城市管理者不能一味的拆除或抵制这些过渡性空间,反而应该给居住在过渡性空间的人给予适当的关心帮助。因为,支持过渡性空间,就是保护城市化之路上的避风港。
(3) 家庭定居住房供给——支撑城市化落地的坚固基石
在过渡性空间中,居住的大多数是独自进城闯荡的人,也有少量拖家带口的家庭。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是,进城购房、拥有自己的房产了,才算真正落脚于城市了。进城人人有房产,是一个几乎无法实现的梦想,尤其是特大城市更是如此,房价的高速上涨,使人们的“购房安居”梦想越来越遥远了。雪上加霜的是,精英主导的高品质城市规划建设行为、房子投资炒作行为、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又进一步推高了城市房价。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一再强调,“放眼国内外,城市居民都有很大比例的租房人群,并不是进城都得购房”,算是对现实的无奈和对人们的安慰吧。但是,能够在城市里拥有个人产权的住房,依然是人们内心最真实的诉求,国内外的人都概不能外,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并不会因为政府、社会的租房导向和倡议而改变。
正是这一大规模城市化人群的客观的购房需求,支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城市新城的造成运动。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城市政府不断地勾画城市新区,房地产业成为过去几十年来我国最火爆和最赚钱的行业,无数涌入城市的人群及需求,支撑起来这场新城建设大运动,而且保持了较高的房价增长速度。在这一过程中,从政府财政收入,到建筑材料生意、策划、规划设计、建筑、景观环境营造、基础设施建设,再到金融投资、物业运营、房产交易,等等,只要是与房地产业相关的行业,都经历了黄金二十年,政府和相关从业者都赚取了较大利润,不仅令其他行业艳羡不已,甚至导致了资本和资源向房地产、金融领域集聚,赚快钱成为社会大众的疯狂追求,实体经济受到了冷遇和打击。但是,在这风起云涌的投资和房地产狂欢之下,多少人为了在城市买房,不惜奋斗终生啊。
在土地财政和房地产高歌猛进之下,在过去10-15年间,我国的城市规模基本上都翻了一倍,有的甚至扩大了无数倍,昔日城郊的农田均变成了高楼大厦,宽阔的道路和行列式的大规模住宅区占据了新区的主要面积,这便是需求与供给的匹配关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进城打拼者,俱欢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又算是我国城市建设的巨大成就之一。
在城市人口与建设用地同步大规模扩张的过程中,政府和市民都获得了巨大收益,因而这种扩张既是顺应市场的,也是地方政府孜孜不倦地追求的。但是城市扩张主导权在地方政府,相对于引导和管控人口的困难,政府管控和开发土地要容易得多。因此,在全国的普遍现象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一般是房地产先开发起来,购房者再逐步入住,在时间上人口进入一定是滞后于土地开发的,新城人气高低也成为了新城建设成败的风向标,这种“先土地后人”的现象是客观规律,只要人最终进来了,其实就算是基本成功的,确实需要5-10年或更长时间来看待新区的成败,而不仅是一时的萧条无人气就判定了新区的失败。当然,也不乏鬼城的出现,某些地方过度的土地城市化远远超出了人口城市化的极限,导致空城空置了几十年的,最后长满杂草,钢筋混凝土在人进来之前就荒废了,需要重新修建了,那就真的彻底失败了。国内不乏成功的新区案例,也不乏失败的鬼城案例。
地方政府的疯狂建设,引起了上层级政府的担忧,加上保障农用地的粮食安全诉求,国家出台了保护农用地和生态空间,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的相关政策,以紧箍咒的方式卡住城市无序扩张的态势,努力将城市规模管控和新区建设推到科学合理的轨道上去。
但是,地方政府在为城市化人群供给“家庭定居住房”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如果将城市住房供给全部交给市场,那城市化人群就必须以市场价格去获取,将付出极大代价,而且买卖一旦达成,房地产开发公司可能就宣布解散了,房产后续维护和停车绿化等归属使用问题纠缠不清。这涉及一个根本问题,城市住房权利是否是人的基本权利?至少,在住房保障上,政府是负有责任的。例如,公房、祖屋、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公积金等制度就是政府对“家庭定居住房需求”的回应对策。当然,政府还可以做的更多,比如,以政府支持的方式让进城者人人都拥有住房?那么,有恒产则有恒心,人们一定更爱这个城市!把城市当成自己的家园来爱护和保卫!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公共议题,在这里就不深入讨论了。
总之,关于这个第三层次需求的供给,是城市化之路的基石,进城者这一需求获得满足后,城市化之路就算是初步走上正轨了。
(4) 城市居民待遇供给——成为真正市民的社会保障
最主要是教育权利需求的满足。城市规划根据特定年份的城市规模预测,预留了足够的教育设施用地,但是从规划图纸到建成落地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艰难过程,需要政府资金、建设用地保障,还要防止不良企业绑架政府,侵占教育用地作为他用。无论如何,从规划到建设,所有人都在极力保障教育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以保障孩子们都有学可上。但是,现实的学校却由于诸多原因分出了三六九等,不同的学校拥有不同的升学率,最好的与最差的能够差别上百倍,只要你进了最好的学校,可能就获得了99%考上一本大学的可能性,只要你去了最差的小学,考上一本大学的可能性不到1%。这就是我国学校差距的现实情况,既存在城市差异,在任何城市内部也存在巨大的内部差距。这种情况在中小县城客观存在但可能不算太严重,而在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却是赤裸裸的巨大的差异。人们将学校划分为一流、二流、三流、菜场小学,等等。所谓“菜场”就是很差的学校了,孩子进了这样的学校,历年超低的升学比例就摆在那里了,让家长有一种未来希望渺茫的感觉。“学区房”概念就是围绕最好的那批中小学形成的,以北京、上海为例,同等区位和质量的两个住房,即使隔路相望,因为“学区”与“非学区”的区别,房子单价能差数万元每平方米。每次好学校的迁移和兼并,每一次学区的重新划分,都将掀起房价的巨大变化波澜,引发大量家庭的悲喜剧,故事已经很多了,这是一个悲伤的、沉重的议题。
在巨大的学区差异面前,城市户口、住房产权归属、购得住房的年限、积分落户的分值、家长的人脉关系等,都成了学校分配的考量因素和分等定级的标准。由于涉及太多的分配因素,每个学校录取学生时可能会把报名的各个学生进行分级,分出三六九等,依次按照顺序录取,一旦学校录满了,对不起,请排序靠后的家长到其他学校去试试吧。“拼家长”,是这个时代教育的巨大悲剧,也是人人生而不平等的一个残酷现实。真正的教育家们,是否有良心,为寒门学子、弱势群体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城市的阶层流动,底层人民的对未来的期望,如果都灭失了,这个社会不仅是失去公平的问题,而是必然埋下动荡的因素,最后无论阶层,所有人都将深受其害。
回到城市化之路这个命题,进城者在没有实现前三个层次需求之前,确实觉得这第四个层次需求是一种奢望了,许多农民工觉得孩子能送到民工小学就读,有书念就不错了。只有那些中产阶层或稍有权势的人,为这第四个层次需求努力拼搏,这是同一层次需求之内的不同人之间的需求程度差异。仅从需求满足来说,进城者的子女只要在这座城市里面能顺利读书并拥有就地参加高考的权利,那就是满足基本诉求了。父母一代为城市化之路努力奋斗,第二代顺利在城市读书和参加高考,以城市生活的方式进入新的人生循环,这就是城市化供给的第四层次,人获得了真正的市民待遇和社会保障权利。
此外,医疗、养老、社会福利保障的实现就比较容易实现了。即使没有获得城市户口,也可以通过参与社保的方式获得相应权利。如果有了城市户口,城市居民待遇也都不成问题了。参政议政权利,视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政府的体制机制而定,个人有权利参与争取,但也非个人所能左右的了。这一点无论身在哪个城市,或身处乡村,都是共同的议题,而非城市化变迁下的独特议题。
(5) 多元价值舞台供给——超越城市化道路的人生理想
人们为了更美好的工作和生活而集聚到了城市。相对于人烟稀少的乡村来说,城市拥有更加明显的集聚规模效益,充满了活力和喧嚣,人与人之间的交集增多,也创造了更多的人生可能性。无论是在人来人往的街道、游人如织的公园广场、商品琳琅满目的商场、充满学术气息的校园和图书馆、忙碌的医院、漂亮的剧场和博物馆、沸腾的体育场馆、高耸的办公大厦和酒店,还是人流密集的车站码头、企业密布的工业园区,每一座城市都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魅力舞台,拥有足够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让身处其中的市民在这里帮助到别人又能得到别人的服务,在不同的领域和人生坐标上,实践自我的人生价值。
相对于乡村,城市更能容纳不同种族、肤色以及不同性取向的人们在同一空间工作和生活,城市也更能容纳多元人群并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城市也更能遵循法律和公平正义而不是靠氏族村约和熟人社会来维持运转,城市也更能酝酿出文化艺术之花并篆刻在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和血液之中并流传下去……总之,人们更有可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城市里度过自己的人生。
原创海城 来源:城市化随想录
举报/反馈

陕西法制网

5230万获赞 95万粉丝
陕西法制信息动态平台
陕西法制网传媒官方账号,社会领域创作者,本地资讯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