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很多商铺都面临着倒闭和破产的威胁,因此,在各地掀起了一阵“摆摊”的热潮。带着口罩在拥挤的人潮中穿梭,在不同的小摊面前停留,偶尔淘一些小玩意,倒成了今年一些小姑娘的特殊爱好。并且随着观念的改变,人们也逐渐不以摆摊为羞耻,毕竟赚钱才是王道!
所以目前的“地摊经济”也是一场火爆。实际上,摆摊可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并且在宋朝,就已经出现了繁荣的摆摊场景,宋人对地摊的热爱绝不逊于现在的我们,并且由于地摊不占空间、随时可以收摊走人的灵活性,深受很多商家的欢迎。那么,宋朝人的地摊经济中都有哪些“热门爆款”呢?又有哪些原因促成了宋代火爆的地摊经济呢?
一、在宋朝摆地摊,什么内容最吃香?
01.“民以食为天”,路边摊的小吃成为摆摊首选
哪怕是在现代社会,当你疲惫地加完一天的班,或者想要度过一个充满夏日气息的周末夜晚的时候,路边的大排档绝对是首选,啤酒加烤串,还有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这样的夜宵怎会不让人心动和放松呢?
对于这一点,宋人早就有了共识,因此在宋代的地摊经济中,最为火爆的就是饮食行业了。专门贩卖饮食的地摊,其经营范围可就包罗万象了,“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都成为他们的经营内容,《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不少小摊贩的刻画。
如挂有“各色鲜鱼面馆”、“本店宰赁猪羊”、“各色细果”、“参苓补糕”等不同招牌的小摊,他们大多有自己的店面,但是也还会在自家店门口摆上一些本店的特色,并且经营的种类繁多,肉类、瓜果、主食、果品等等无所不包。
在摆摊的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除了固定的摊位外,还有挑着担子一边行走一边贩卖的,同样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见有小贩挑担神色匆匆地行走在大街上,也有的小贩扛着插满了糖葫芦的稻草架子,正在和小孩谈话,应该是在交流糖葫芦的价格。
有一种摆摊的形式是在路边支起一个架子,架子上放满自家的商品,再架起一把大型的太阳伞,旁边放上招牌,这种摆摊形式又以卖饮料的小贩们最为典型。饮料在宋代还有一个较为文艺的名字——“香饮子”,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每到六月酷暑天气,小贩们就“皆用青布伞,当街列床凳堆垛”,纷纷支起自己的摊子,挂上写有“香饮子”的招牌,出售一些时新的饮料,如清凉解暑的酸梅汤、冰镇过的绿豆沙,还有当时比较流行的网红饮品“冰糖雪梨”。
02.文玩古籍或成宋代地摊经济的“黑马”
除了小吃以外,还能够吸引到宋人的,那就莫过于文玩古籍了。宋朝对文人的尊崇使得文人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因此很多文人在为官的时候所享受的福利与薪资是相对来说较高的,有一些官员在外地上班,退休后要回家养老,有一些东西受交通和物品本身重量、体积的因素是带不走的,就会被放到市场上去售卖。
因为不是长期售卖,所以文人们大多会选择摆摊这种便捷经济的形式来将商品卖出去。李清照就曾经乔装成男子和丈夫一起外出逛街,搜寻不同地摊上的金石字画,可见这些文玩古籍对于文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宋朝本就是一个充满了文艺气质的王朝,士大夫们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因此文玩古籍在宋朝的地摊经济中有着较为广阔的市场,并且它们的价格也会比一般摆摊的物件更高,所以最后摆摊所获得的收益也高于其他行业,也正因为此,文玩古籍或成宋代地摊经济中的一匹“黑马”。
03.文玩古籍太文艺不够接地气?杂技表演、说书活动了解一下
如果说文玩古籍并不是老少皆宜的地摊内容,那么杂技表演和说书活动就是市民们进行娱乐的较好方式了。在宋代的街头,有很多艺人会选择当街表演杂技来赚取财富,这也是地摊经济的一种。我们可以在宋画中看到有杂耍艺人在街头表演,旁边围了一群人在观看,大多是小孩,看客们还互相交流指点,还有一些挑着担子路过的摊贩,也会忍不住多看两眼,可见杂技表演是较为接地气,适合各个年龄的人的一种地摊内容。
除了杂耍以外,说书活动凭借着较强的故事性和说书人那引人入胜的说书技巧,往往会吸引一批听故事爱好者前去光顾生意,在昏昏欲睡的夏日午后,来到说书的小摊,去旁边的茶馆里要两壶好茶和一碟花生米,耳边是说书先生抑扬顿挫的声音“话说……”,这样的小日子别提多惬意了!再不济,去茶馆里点一两首苏州的弹词,一边听着一边躺在摇椅上摇摇晃晃的,也是人间乐事了。
04.没有塔罗牌,没有星座研究,摆摊算命可以有!
上述几种摆摊的内容,都属于物质层面,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交换,还有一种是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你却依旧趋之若鹜的地摊,那就是摆摊算命!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命运有着一种执着的推理精神,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古人采用蓍草、龟甲、竹简等道具来预测未来的凶吉,并且逐渐形成了理论著作《周易》,小到个人的读书、出门远行、婚丧嫁娶,大到国家之间的战争和祭祀,人们都习惯性地先进行算卦。
因此,算命这一行业在宋代以前就有了非常深厚的历史传统,宋人也对此深信不疑,而算命也就成为了摆摊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清明上河图》中也不乏摆摊算命的场景,如上书“解”字的招牌下,有一个小摊,周围围了一圈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可见他们都是来赶考的读书人,前往算命摊很有可能是为了预测此次科举能否高中。
还有在柳树下,有一个挂着“看命”“决疑”等字样招牌的摊贩,坐在桌子正中的应该是算命先生,在他旁边的席位上还坐着一位年轻人,两人正在谈话,估计是在交流算命的内容或结果。由此可见,算命这一行业在宋代的地摊经济中也颇为吃香。
二、为何地摊经济能够在宋朝如此火爆?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宋朝时期的地摊经济不仅种类丰富,而且生意火爆,那么,究其原因,究竟是为何呢?
01. 解除了“宵禁”政策,宋人从此开启了丰富的夜生活
宋代和唐朝相比,不仅打破了坊市制度,还解除了前朝一直以来的宵禁政策,因此,夜幕一降临,宋人就开始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夜生活。加上宋朝时期的经济实力雄厚,较为繁华的街市和一些较大的商铺甚至可以做到灯火通明,特别是在夏天,白天酷暑难当,但是夜晚的温度较为清凉,这都为人们在晚上出行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外部条件。
因此,也有很多地摊是从白天摆到晚上都有生意的,譬如有人喜欢听说书先生说完某一段故事就回家睡觉,有人喜欢在晚上喝凉丝丝的“香饮子”,又有人喜欢在晚上的时候去淘一些稀奇古怪的文玩,这些庞大且阶层不同的购物群体的需求不同,也就为不同类型的摊贩在晚上营业提供了市场需求。
并且这些小吃摊、文玩摊还有杂耍项目几乎涵盖了餐饮行业、文化行业和娱乐休闲行业,因此在一条街上如果遍布这些不同种类的摊贩,就能够形成一条龙服务的地摊经济,吸引更多的人来此流连忘返。
02. 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为地摊经济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宋代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居古代各个朝代的前列,其城市的数量相比唐朝也得到了较为迅猛的增加,而城市的大量出现也催生了市民阶层的壮大。居住在城市中的市民们不事农业,更多的是从事手工业生产,因此,宋代的手工业生产也开始出现专门化与进一步的分工,这些都为地摊经济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商品交易的增加和流动摊贩也是为了满足市民们物质和精神需要,许多市民们为了打发时间也会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这也就是说书摊和杂技能够吸引更多顾客的原因。
三、结语
我们可以说,正是宋朝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为红红火火的地摊经济得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宋朝的地摊以其丰富多样的类型满足了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需求,消费需求的刺激下也使得手工业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简言之,宋朝的地摊经济可以撑得起民生经济的“半边天”。
举报/反馈

南山浪人free

639获赞 61粉丝
每天5分钟,了解不一样的历史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