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个宝宝九个黄”
新手爸妈常常会发现
刚出生几天的宝宝成了“小黄人”
皮肤黄、眼睛眼白部分也黄
这就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住院率
常常让爸爸妈妈揪心不已
晒晒太阳
自购蓝光灯照
……
传说的偏方都试一遍
结果黄疸没退
宝宝也受够了折腾
本期节目
儿科专家告诉大家
宝宝浑身是“疸”
爸妈别盲目“退黄”
各位看官请就位!
这里是
权威轻松接地气实用的
今天邀请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
新生儿科(省重点专科)副主任医师 王义烔
03:52
晒太阳能去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宝宝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引起皮肤黏膜组织都“染”成黄色的现象。
宝宝在母体时,胆红素由孕妈代为排出体外,宝宝出生后就要靠自己排出。
但初生宝宝的胆红素产量大,排出慢,约50%的足月儿80%的早产儿可见黄疸。
临床研究发现,在波长450~460 nm 的可见光照射下,胆红素的转换率最高。
太阳光刚好包含这一波长区段,成为老百姓最受欢迎的纯天然“退黄”妙方。
“晒太阳退黄疸”在理论上有效,但效率低,一不小心还可能让宝宝着凉眼睛和皮肤晒伤
黄疸还会危及生命?
胆红素升得太高太快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其他器官损伤,重者危及生命。
部分“小黄人”可能遗留听力受损智力低下运动障碍等后遗症。
黄疸可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宝宝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7~10天逐渐消退,早产儿或持续2~4周。宝宝的黄疸按以上“时间表”变化,且黄疸程度不高,可以观察为主,无需治疗。
但如果黄疸出现早,上升快,消退慢,退而复现,或监测黄疸超出标准值,和伴有吃奶不好、大便色白、反应差、嗜睡、尖叫、抽搐、发热等情况,应考虑病理性黄疸,要及时就医。
黄疸的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医生会根据胎龄体重时龄日龄和有无其他高危因素综合考量。不建议家长凭肉眼判断,以免延误病情。
正确去“黄”方法
目前治疗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包括光疗药物治疗,严重者需要换血。
光疗是最普遍也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最常用的是蓝光或者绿光。但“蓝光”并非“蓝色的光”,蓝光灯更是专业医疗器械,生产需要遵循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治疗要求。
家长自行购买的蓝灯能否退黄、是否安全都需认真考量。
此外,部分中药有退黄作用,但患有蚕豆病的新生儿需慎用,要在专业指导下使用。
举报/反馈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1.2万获赞 6290粉丝
建设卫生强市,打造健康东莞。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