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冬天,35名北京知青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的最高指示,从首都北京来到山西省忻县奇村公社奇村大队安家落户,向广大贫下中农学习,接受劳动锻炼。每个人的锻炼经历长短不一,有的不到两年就招工参了军,有的三五年,最长的待了八年。如今,他们都已退休,走到了人生的古稀之年,那段经历对他们来讲,出多少钱也不会卖,因为太珍贵了;给太多的钱也不会再来一次,因为实在太沉重了。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时光流逝,物换星移,那段历史给他们留下的是苦涩和甜蜜......
一到奇村,大队就给他们安排了一顿忆苦思甜饭。大家唱完"天上布满星月儿亮晶晶"后,开始吃忆苦饭一一糠窝窝,吃进肚子里感觉和荞麦枕头皮差不多,尽管用力嚼,一时难以下咽,大家的表情都很痛苦,再看陪吃的村干部,表情也好不到哪里去。终于村干部宣布,忆苦饭到此结束,开始吃思甜饭,知青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思甜饭是猪肉炖粉条,外加白面馍馍。这是真正的好东西,村里人一般除了过大年,平常根本吃不上。因为刚吃了糠窝窝,猪肉肥膘太腻,皮上还有毛,馍馍一个足有四五两,肚子里根本放不进去。这顿恩甜饭,女生吃了还不到一半的定额,看着大队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让许多知青大跌眼镜。
来到奇村,一开始知青分住在老乡家里。一位叫顾大江的便学起了电影中的八路军,学着给老房东挑水。
他借了两只水桶,来到井旁,咣当了半天,终于把水确沉入井中,用辘轳把水摇了上来。他不是挑着走,而是用手把举着扁担抬着走的,摇摇晃晃,跌跌撞撞。走了百十米,水已洒了一半。他看到房东门口有一口缸,随即揭开缸盖,把一桶水全倒了进去。房东大娘听到响动,隔着玻璃看了看,直摆手,嘴里还说着什么。
顾大江听不懂大娘说的话,以为怕他累着,他冲着屋里摆摆手,说没事,又把另一桶水也倒了进去。等大娘的儿子回来和他一说,他一下子傻眼了,那不是水缸,是醋缸。
顾大江赶紧赔偿,大娘死活不要,说是等天气再冷些,醋缸里的水就会结冰将其捞出来,醋还可以吃。一场挑水风波平息了,一年后,挑水摇摇晃晃的他,成为能挣九分五工的好劳力。
与山区的生产队相比,北京知青在奇村插队,幸运的是有电可照明。
住在大队部的知青可以享受免费电灯,虽然只有25W,但比煤油灯强多了。一到晚上,大改部丶知青院就热闹开了,唱歌的,拉手风琴的,吹口琴的都有,业文化生活非常丰富。
知青开始投入学习,是在来了奇村后的第二年,而邓质方无疑是个带头者。这位邓小平的二儿子在探望父母时,不知聆听了什么教诲,回来后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读起书来,而且读的很认真。
寒冬清晨,天还黑沉沉的,大家都在沉睡,只有邓质方的房间里还亮着灯,他穿着棉袄,坐在灯下专心致志地读着高中课本,炉子早已熄灭,脸盆里已结了薄薄的一层冰。邓质方说,在上工前学点知识,将来总能用得上。后来,许多知青都拿起了书本开始学习文化知识。
春播时,邓质方和几个知青拉犁种棉花,人当牛拉犁。这个话儿相当繁重相当艰苦,到休息时,大家说说笑笑,躺下来休息喘口气。而邓质方和几个知青则靠在水渠的坡畔上,一字一句地读着书。后来落实政策后,邓质方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后赴美获得了博士学位。
北京知青在忻县,在奇村,同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提高了自己的生存能力,他们在这块黄土地上"生存下去、成长起来",在这里读完了他们的第一所社会大学。
五十多年过去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铭记着他们的名字:李伯梅、 吕适然、汪志华、蒋婉、杨秋媛、杨秋敏、 刘玉珍、刘苏苏、章德熙、李睢易、梁建国、周向群、肖仲喜、杨恒军、叶明、王庆忠、袁学尧、韩芝润、汤金森、李燕豪、汪朗丶李伯涛、李友谊、范学东、贾国强、顾大江、邓质方、何斌、杨小华、张小曼、丁学江、张若莹丶刘小荟、杨小平丶刘波。
(本文根据《忻州文史资料》和汪朗、韩芝润先生回忆文章成文,在此一并致谢)
文章来源:文史艺苑 原创 栗旭晨 转发旨在传播本土历史文化。版权归原作所有,向原作者致谢!
举报/反馈

话说秀容

4.5万获赞 4405粉丝
城市资讯、教育事儿、旅游解说。
本地资讯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