襦裙是汉服中的一种,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为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为“襦”,长度较短,一般长不过膝,简称“上襦”,下身为“裙”,简称“下裙”。但不是所有的上下裙装都被称之为襦裙。在清初“剃发易服”的过程中汉服被强制扼杀,所以清朝旗服褂裙不能称之为襦裙。
齐腰襦裙
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以裙腰高低为标准,又可将襦裙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齐胸襦裙(齐胸衫裙)。若以领子的式样为标准进行区分,又可将襦裙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对襟)襦裙。按是否夹里的区别,将襦裙分为单襦和复襦。单襦近于衫,复襦则近于袄。襦裙又从之演变出衫裙和祆裙。
祆裙
汉朝时期的女子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所以齐腰襦裙一般始于汉代。
齐腰襦裙因裙腰与腰部平齐,而得名。齐腰襦裙的上襦可为交领、直领(对襟)。与高腰襦裙,齐胸衫裙相比,齐腰襦裙更为常见。按上襦分,可分为交领齐腰襦裙、直领齐腰襦裙(对襟齐腰襦裙)。按穿着对象来分,又可分为女式齐腰襦裙、男式齐腰襦裙。
男式齐腰襦裙 女式齐腰襦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襦裙继承了汉朝的旧制,主要还是齐腰襦裙。但上襦领囗多为对襟(类似现代的开衫)。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喜欢在领子和袖子上添施彩绣,袖口或窄或宽;腰间用一围裳称其为“抱腰”,外束丝带;下裙面料比汉代更加丰富多彩。随着佛教的兴起,莲花、忍冬等纹饰大量出现在服装上。女裙讲究材质、色泽、花纹鲜艳华丽,素白无花的裙子也受到欢迎。纯色的晋制齐腰汉服和仙气飘飘的魏晋风齐腰汉服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向素雅艳丽、放荡不羁。
忍冬藤 晋制汉服
魏晋风汉服
唐代齐腰襦裙,大多为小袖短襦和曳地长裙,下裙的多用四幅连接缝合而成,上窄下宽,下垂至地,不施边缘。裙腰用绢条,两端缝有系带。贵族女子大多外穿广袖长衣,身披彩色披帛。“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写出唐朝仕女的雍容华贵。
坦领
宋代,齐腰襦裙在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的影响下,一反唐朝坦领汉服的艳丽明亮,变得清新淡雅。此时除上襦外,女性罩衫流行“褙子”,下裙时兴“千褶”、“百叠”,称之为“百迭裙”,腰间系以绸带,裙色一般比上衣鲜艳。其中老年妇女和农村女子多穿深色素裙。裙料多以纱罗为主,绣绘图案或缀以珠玉。当时还出现了前后开衩的“旋裙”及相掩以带束之的“赶上裙”。在裙子中间的飘带上常挂有一个玉制的圆环饰物——“玉环绶”,用来压住裙幅,使裙子在人体运动时不至于随风飘舞而失优雅庄重。
旋裙 轻罗小扇扑流萤
明代齐腰襦裙的逐渐演变为袄裙,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裙内加穿膝裤(中裤)。下裙的颜色,初尚浅淡,虽有纹饰,但并不明显。如崇祯初年,贵族女子的裙子多为素白,即使刺绣纹样,也仅在裙幅下边一、二寸部位缀以一条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称之为褶裙。“正如诗句"裙拖六幅湘江水”、“半踏长裙宛约行”、“百叠漪漪水皱,六铢縰縰云轻”所言。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
齐腰襦裙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上襦的变化主要在领型及门襟上。下裙长至鞋面。大凡衣短则裙长,衣短至腰间,裙长至脚踝骨之下。衣长则裙阔。衣长时,长到臀至膝下,而下裙露仅几寸,裙子不必显得突兀。齐腰襦裙忌讳上下平分秋色,会显得人呆板气质不佳。
举报/反馈

临渊服饰录

402获赞 47粉丝
道尽先秦至今汉民族服饰的变迁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