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会上,中国月球探测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的“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报告令人鼓舞,充满期待。
吴伟仁院士在报告中说:我们采用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实现了嫦娥五号发射任务,探测器、轨道器、着陆器、上升器返回器组成,突破关键任务月球采样、地球大气高速载物返回实验。嫦娥五号的任务实施将会为我们国家载人登月验证绝大部分关键技术。
16年来,中国探月整体水平和能力快速发展,正在从跟跑并跑走向部分领跑。我们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就:
一是空间技术和空间能力方面实现了重大跨越,全面掌握了月球探测的系统设计、自主导航控制、地外天体着陆,具备了月球环绕、着陆巡视和高速返回的能力,研制建设与系列特种大型实验设施,为后续行小行星以及更远深空奠定了基础。
二是我们在空间科学方面实现多个首次,比如说目前为止,我们最高分辨率七米的全月图估计不会有人突破,包括我们发现了地球周围等离子体的变化规律,获得了首幅月球正面和月球背面深度400米左右地质剖面图,以及我们月球地面天文观测填补了国际空白,获得了大量月球地质环境形貌等原始数据,带动了我国空间物理、空间天文、新星科学的发展。
三是研制建设了我国最大的天线口径达到66米的大型地面深空测控网,实现了深空探测距离过去几十万公里,到现在几十亿公里的重大跨越,目前中国的深空网成为全球布局,全天候、全天时与美国、欧洲航天局并列的三大深空测控网之一。
四是我们月球探测带动了我们国家发射场整体布局的不断优化,在九泉、太原、西昌、三个发射场基础上,2016面海南文昌发射场投入使用,形成了沿海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结合,各种射向相结合的航天布局,其中海南文昌发射场专门用于执行大型运载火箭发射,以及未来深远空间探测任务的发射基地。
目前,我们认为月球南极成为了月球探测的热点,通过四期工程的实施,主要的是嫦娥七号、八号重新研制,将形成在复杂月面环境长周期月球探测的能力,构建月球科研开发的一种基础设施,科学发现永无止境的,太空探索任重道远,中国将坚持共商共建共用共享的原则,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标准化的接口与国际同行共同开展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目前我们正在跟国际上一些国家深入的交流谈判。
今年7月24号在海南文昌成功实现了首此火星探测任务,明年将在火星着陆,如果顺利的话。将一次实现对火星的环绕软着陆和巡视勘察,研究火星生命的信息,探测火星大气层的结构成分,研究火星磁场重力场等等。
未来,我们还将实施火星采样返回突破火星表面取样封装火星起飞火星轨道对接高速载物火星返回关键技术,我们争取2030年前能够实现中国人手里面有一公斤的火星样品。
初步计划2025年前后在文昌基地发射我国自主研制的能够具有空间核动力装置能源的航天器,2049年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将为人类深入认识太阳系边际探索地外生命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月球深空探测人类共同的事业,让我们一起携手探索无知揭示宇宙的奥妙让太空探索航天成果更好的增进人类福祉服务社会进步,嫦娥工程起步四川西昌,壮大海南的文昌,今后一些大型航天任务我想都会从文昌起飞,我们感谢海南省委省政府和海南人民为中国航天为人民共和国做出的重大贡献。(记者廖自如文、图)
举报/反馈

海南特区报

4.2万获赞 6740粉丝
海南最具影响纸媒之一,新鲜好玩资讯全在这
海南特区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