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猫”虽爽
但大家也要注意了
最近深圳一名9岁的小女孩
经常“撸猫”,结果查出怪病……
9岁女孩身上出现多处肿块
原因与猫咪有关
今年,9岁的小星(化名)在姥姥家过的暑假。最让小星开心的是,姥姥家有几只新生的“喵星人”。每天一睡醒,小星就跑去喂猫、逗猫,玩得不亦乐乎。有一次,在和猫咪玩闹时,小星的左手中指和左前臂被抓出了几条血痕。好在没有出血,家人都没有当回事。
但等小星回到深圳后
问题变得严重起来
↓↓
她的左手中指,开始出现了红疹子,还有一些脓液流出。不过患处不疼也不痒,小星也没有当回事。
然而,一个月后的一天,她洗澡时发现左上臂和胳肢窝下有肿块。一摸,还有点疼。
当时出现肿块的位置
随后,妈妈带着小星
来到了深圳市儿童医院
↓↓↓
听完病史,拿到检查报告后,接诊医生也犯疑了——
小星的血常规正常,肝肾功能也正常。帮她做了颈部淋巴结超声、结核免疫分析、真菌D检查,还做过CMV/EBV病原的检查,可是,都没有发现异常。
检查没有异常
但为什么小星的手肘内侧肿了一块
腋窝淋巴结也肿了?
很快,这个病因不明的案例
引起了医生的注意
↓↓
检查身体时,郑主任的目光停留在小星的手指破溃处。孩子曾被猫抓伤,之后出现了红疹子、流脓,接着又出现了淋巴结肿大。医生初步怀疑,小星可能得了“猫抓病”。
事不宜迟,当天,小星的血样被送去做高通量测序检查。很快,报告证实:巴尔通体感染(也就是“猫抓病”)。
找到病因后
一番对症治疗
小星很快就康复出院了!
“狂犬病”大家听得不少
但“猫抓病”大家对此应该较陌生
什么是猫抓病?会人传人吗?
什么人群易感染?
猫抓病,全称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引发这种病的“真凶”是汉塞巴尔通体,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胞内寄生的需氧杆菌。
猫是汉塞巴尔通体主要宿主。如果被感染的猫抓伤、咬伤,或是舔到破损的皮肤,又或者被猫蚤叮咬,细菌就会被传入人体。
猫抓病发病不分年龄段,但多数集中在2~24岁。小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容易“中招”。
从被猫抓伤到发病,潜伏期一般为3~10天,少数病例可长达数月甚至超过1年,临床上易漏诊和误诊。
猫抓病患者有哪些症状?
① 猫抓伤部位3~4天后,出现红斑丘疹。
疼痛不明显,少数丘疹转为水疱或者脓包,偶尔可见形成小溃疡。
② 2~4周后,该部位淋巴引流区域淋巴结出现肿大。
此时猫抓伤口早已愈合,容易被患者忘记,从而少了“猫接触史”这一重要线索。
一般来说,多数患儿会有单侧淋巴结(手肘、腋窝、颈部、腹股沟处常见)肿大,肿胀并有痛感。
部分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全身不适、咽喉痛、脾肿大、结膜炎甚至抽搐等。
万一被猫抓咬伤怎么办?
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被猫抓或者被咬的部位!然后,请专业医生评估和处理。
如果孩子被抓伤、咬伤,还出现前面的一些症状,那就更不可小视了!
当然了
想要避免感染猫抓病
这些事情平时就要做好
↓↓↓
1.定期为猫驱虫
跳蚤、虱子等体外寄生虫,是巴尔通体的主要传播媒介,为猫驱虫能有效预防猫抓病。
2.不要随意与陌生、流浪猫接触
如领养流浪猫,要为其进行全面的体检和人畜共患病筛查。
3.撸猫后洗手
撸猫后要用肥皂水洗手,不要让猫舔到你的伤口。特别是家有小孩或免疫力低下人群,应避免接触猫而被抓或者被咬。
4.逗猫别过火
撸猫时不要过分亲密接触,尽量不要刺激猫猫,以免被咬伤或抓伤。
再次总结一下
如果猫没有患巴尔通体病,被抓几下基本不可能患猫抓病。
在室外碰到陌生猫,避免对其产生过激举动,以免被抓、咬伤。
预防猫患巴尔通体病,可选择纯室内养育,避免家猫与不确定是否患病的野猫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家中也应该保持卫生、定期消毒,降低猫咪被跳蚤或其他吸血类节肢动物感染的风险。
面对猫抓病大家不必惊慌
更不要因此做出
丢弃宠物的行为!
来源:广州日报、深圳卫健委、深圳市儿童医院、中山日报、医路向前巍子
举报/反馈

齐鲁壹点

4050万获赞 157.5万粉丝
初心不忘,一纸风行齐鲁;智趋未来,用心连接用户
齐鲁晚报旗下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