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言呈语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5年前,网上有个让土耳其青年愤怒,让全世界网友欢乐的真实段子。
事情是这样的。
由于土耳其跟俄罗斯闹了点不愉快,愤怒的土耳其青年走上街头,浩浩荡荡地直奔俄罗斯大使馆而去。
看那阵势,是要“比划”上了。
然而,该闹的也闹了,该砸的也砸了。
到最后他们才发现,砸错了…
使那么大身段闹了半天,原来自己砸的是荷兰的大使馆…
但是,荷兰也不是“无辜”的。
因为两年后,荷兰也得罪了土耳其。
愤怒的伊斯坦布尔青年,又开始当街烧荷兰国旗。
结果视频刚一发布到网上,评论区就成了欢乐的海洋。
因为这次被他们烧的,是法国国旗…
我寻思,要是组织者里有蓝绿色盲的话,估计意大利的国旗可能也得“躺枪”。
段子说完了,乐也乐了。
在欢乐之余,很多人都不相信这种低级错误会发生在国内。
因为对于国内的低学龄学生来说,认识几十个国家的国旗,还算得上是基本操作的。
要说真分不清的,可能也就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或者意大利和墨西哥。
对于周边的临近国家,尤其是历史上有过不能忘记的记忆的国家,可能连幼儿园小朋友都会画。
毕竟,画个圆圈涂点红,还是“有手就行”的。
然而魔幻的是,前两天,在南京师范大学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学生布置日本的站台时,竟然把日本国旗给挂成了“旭日旗”。
看完我都懵了。
因为即便是抛开这面旗的含义不谈,这玩意你就算是想到网上去买都买不到。
我都不知道组织者是从哪淘换来的,应该挺费劲的吧?
至于说这面旗意味着什么,组织者如果真不知道的话,我可以给你科普一下。
按理说,一个展台的组织者,不止一个人。
布置完后,也得有其他展台的互相协助,以及负责老师的指导。
合着是若干位学生和老师,全都不知道自己在做着什么事?
9点的活动,到了10点才有人发现了问题,撤下了旗子。
我不知道这活动的人流量到底怎么样,但是,光这一个小时的“幺蛾子”,也是够丢人的了。
我实在是不理解,这样的错误,怎么会发生在国内高校,尤其是会发生在南京的高校。
外地的学生,即便是没去过雨花台,没去过中山陵,还能没去过纪念馆吗?
至于本地学子的话,那就更没有任何理由去犯这种错误了。
对于这个错误,南京师范大学随后发布了情况说明。
学生所在的学院,已经对学生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而学校,也要求学院和相关学生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检讨。
学校道歉了,但是不少愤怒的网友都不买账。
虽然我也觉得错误就是错误,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失误,但是,也不想跟着不依不饶了。
我在想的是,这有没有可能是爱国教育存在薄弱的环节。
大部分的80后,可能在语文课本上,在学校组织的观影活动上,都没少接触战争年代的事迹。
说通过这些去学知识,可能有人说我上纲上线。
但你即便是抛开历史知识不谈,像国旗这种事,至少算是个常识。
至于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旗帜为什么美如画的。
我想,这至少都是应该是扎根于血脉中,任何人都能脱口而出的民族记忆吧。
然而再看看被删减的语文课本。
爱国题材比过去少了,外国名人故事多了(而且有些是杜撰的)。
有些被删减的战争年代的故事,虽然看上去有些残酷。
但是没感受过那份悲凉与愤慨,没体味过那种刺痛和绝望,未来的孩子们,还能懂得什么叫“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吗?
前些年,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络上发表各种抹黑抗美援朝英雄的文章。
我也看过一篇。
感觉从分析到结论,从主旨到延伸,就没有一句话能站得住脚。
然而魔幻的是,这种反常识的内容,居然还能被人转发个没完。
就好像自己博览群书,又发现了什么“真相”,希望赶紧与人分(xuàn)享(yào)似的。
然而这些人并没有想过,这样的愚蠢,就跟砸错了大使馆、烧错了国旗、吞洗衣球、喝消毒液的反智青年压根就没什么两样。
至于已经贵为大学生的活动主办同学,我虽然无法对他们的知识水平评头论足。
但还是想提醒一句:多读书,读好书。
虽然这未必能在日后飞黄腾达,但至少可以让你不犯“低级失误”,贻笑大方。
趣谈教育新鲜事,大型表情包工厂。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举报/反馈

诚言呈语

639万获赞 43.7万粉丝
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