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到故宫参观。在车队即将到达午门时,有一个穿布鞋老头,看见车队没有停下的迹象,立刻下令关闭午门。奥朗德无奈,只好下车步行。
这位“豪横的老头”为什么敢叫总统下车?他给出的理由,让人偷偷笑出声:“以前外宾坐车穿过午门,下车的时候总是在问,我到故宫了吗?现在让他们步行,就能亲自体验不一样的乐趣。”
他就是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来,和我一起读:shan ji xiang);他在任期间,把600岁的故宫,打造成了一个老少皆宜、人人喜爱的超级IP,被网友亲切地称呼为“网红院长”。
01 临危上任,他接过故宫烫山芋
1954年出生的单霁翔,接手第六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时,已经58岁了。老家祖籍东北,从小在北京的四合院长大,单霁翔称得上是地道的老北京人。
眼看快到退休年龄,本想愉快的过几天悠闲日子,种花种草,打打太极。没想到,他却被派到中国最大的四合院来看门,瞬间感到压力山大。
还记得吗?九年前的那个夏天,故宫掌门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什么盗窃门、瞒报门、会所门等十重门事件,让故宫在民众心中的形象跌至谷底。
这是一段令所有故宫人不愿回顾的黑历史。民众一边对藏品的失窃与损坏,痛心疾首;一边在网上吐槽故宫监管不到位。
正当故宫内忧外患、焦头烂额之时,2012年1月10日,一个寒冷的冬日,单霁翔在一片质疑声中走马上任,接过了这块烫山芋。
单霁翔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调侃:故宫博物院院长不好当,有今天没明天。你做了9999件事,有一件事没做好,你就对不起历史,对不起民族,一失就万无。
02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决定改变故宫的“三个之最”
在上任的第一天,单霁翔就开始绕着故宫雄伟的宫殿,一个个房间挨着看。五个多月里,单霁翔走遍了9371个房间,穿坏了20多双布鞋。
他经常挂在嘴边的是:
“故宫是最大规模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可是大部分区域都写着游客止步;它是世界收藏品最丰富的,可是99%的藏品未向观众展示;
它是世界上观众来访量最多的博物馆,可是大部分观众前门进,后门出,游览体验非常差。”
真是深有同感啊!别说是故宫这么牛的地方,就连一些市级的博物馆,很多地方也写着“游客止步。”
大家根本没有把故宫当作一个博物馆,而变成了一个到此一游。如果没有观众的认可,只有这些世界之最,又有什么意义呢?单霁翔感到非常痛心,开始了对故宫的改头换面。
03 外整内治,他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到北京旅游,故宫是很多游客的标配。从2002年到2012年,故宫的观众数量,也从700万猛增到1500万。在窗口排队买票的游客人山人海,不排一个多小时队,根本进不去。
单霁翔曾经开玩笑说,以前还没进故宫,就会听到广播喊:您家的孩子找到了。可见故宫门票的火爆与管理混乱。
为了保护文物,也希望观众有更好的参观感受。故宫从2015年6月13号起,开始限流8万人次,实施削峰填谷。
所谓的削峰填谷,就是把旺季的客流控制住,把淡季的客流提起来;并且鼓励大家淡季来故宫。
同时,也为了让游客体验到“蓝天、绿树、红墙、黄瓦”,单霁翔开始了三年的故宫环境整治。在故宫的红墙内,有14800平方米的临时建筑,包括59栋彩钢房。
据说,当时拆得很猛烈,连600人的职工大食堂也被拆掉了。最终清理出大片的空闲场地,栽花种树。
在任期间,单霁翔喜欢穿着布鞋到景区闲逛,扮演路人甲,去观察和发现问题。
他看到广场没有座椅,很多游客索性坐在树坑内。单霁翔就赶紧让人做了一圈树凳。56棵大树,他做了56圈树凳,网友笑赞:56个星座,56枝花,56个树凳方便你我它。
一位从东北来的大爷游故宫,发现午门只开了两个小门,中间的大门紧闭。大爷一脸不满地说:“我想当一回皇上!一辈子就来一次故宫,我想从正门进!”
工作人员连忙摇头拒绝:对不起,正门是外宾礼遇。
这事被单霁翔知道了,他说,“我们的文物有尊严,我们的游客更有尊严,平等对待,开正门!”
他还对游客调侃道:愿当大臣的,走两边;愿当皇帝的,走中间。打这之后,午门的三扇门,全部打开,游客再也不用在小门,苦苦排队进故宫了。
04 让每一件文物都要光彩照人
2016年,一档文化记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遍全网。豆瓣网友打出了9.4的高分。
看完纪录片,很多网友表示,原来修复一件文物需要那么复杂的工序!看到师傅们认真专注的眼神,一笔一画地描摹,一刀一刻的雕刻,小心翼翼地修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巧夺天工,什么才是匠人精神。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要金装。经过修复后的文物,旧貌换新颜,神采飞扬。
他说,当文物得不到保护、被人们参观不到的时候,它们是没有尊严的;只有得到保护、得到修复、面对观众的时候,它们才会神采奕奕,光彩照人。
为此,他成立了故宫文物医院。有一些破损严重的文物,就送到文物医院,让师傅们尝试修复原状。
有一次单霁翔连着几个月的时间,总看到一位漆器师傅在修同一件器物,就忍不住问他还要修多久。师傅回答说,7个月。
因为在北京,只有伏天才能一天刷两道漆,平常是一天刷一道,而这件器物一定要刷满120道漆。
红墙外是车水马龙,繁华似锦的长安街;红墙内则是心静如水,全神贯注的修复师们,几十年如一日,修、描、漆、刷。如果不是凭着心中的那份热爱与执着,又有几个人能守住寂寞与苍凉?
而那些经历百年沧桑,甚至有些破损不堪的珍宝,经过师傅们的修复,重新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05 生动有趣的故宫文创产品
几年前,一组宫里的照片爆红网络。昔日在金鸾殿正襟危坐的乾隆皇,比出了剪刀手;
康熙爷戴上了墨镜;
连端庄稳重的李清照也抛出了媚眼;
故宫的花式炫技,让网友一下子炸了锅,在民间引起热议。网友大呼:爱了,爱了!
今天在故宫里游览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他们不喜欢暮气沉沉的生搬硬套,相较而下,他们更喜欢接地气、贴近生活的文创产品。
为了满足人们把故宫的藻井文化带回家,单霁翔带领研发团队,做了藻井伞;
为了满足人们把脊兽文化带回家,他们做了衣服夹子和跳棋;
为了满足人们喜爱宫门的需求,他们做了宫门旅行包。
经过不断地研发,2018年已经研发了11500种文创产品。后来故宫竟然出了一套彩妆,一块带火了故宫口红。
曾经有记者问单霁翔:“故宫口红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买到故宫口红?”他诙谐说:“故宫口红买不到货,是它最大的特点。”
瞧瞧把单院长傲娇的。不过,故宫口红为什么受欢迎?因为它所有的设计,都是从古代服装、器物上提炼出的元素,它是传统文化的呈现,口红带着传统文化的气息,所以很受年轻人欢迎。
而这种喜爱的背后,是对中华文化的自豪与骄傲。
06 文化需要传承,你我都是文物的守门人
故宫是1420年明朝永乐皇帝所建,到2020年,正好是600年。就在2019年4月8日,单霁翔卸任了故宫博物院院长。
他说宣布离任那天,手机上收到上千条微信。他心情激动澎湃,接连回复了三天短信,向关心和喜爱他的朋友们,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作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给自己打70分。在故宫的7年, 每一天的日日夜夜,他都恪尽职守,如履薄冰。
尽管如此,也会有批评者认为,单霁翔带领的故宫,一味媚俗,远离了传统,对文物少了敬畏。
面对这些批评,单霁翔都会坦然接受。是啊,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人,什么事,都能让所有人满意呢?
从故宫第一任院长易培基,到第七任院长王旭东,每任院长身上都扛着沉甸甸的责任与压力。然而,我们看到的是一代又一代的故宫看门人,不遗余力地传承故宫文化,保护修缮故宫文物。
能让人们走进后流连忘返,离开后还想再来的博物馆,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博物馆。我觉得单霁翔做到了。
其实啊,每个人都有保护文物的权利,每个人都有保护文物的责任。 要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需要大家一起监督,共同守护。
——感谢阅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是不爱看书的花花晨,80后老女孩,用文字记录感动你我的故事。欢迎留言转发,喜欢请关注我吧!
举报/反馈

不爱看书的花花晨

34.6万获赞 4449粉丝
用文字记录感动你我的故事
情感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