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带回当地“特产”
家中设宴招待朋友
没想到竟然放倒4人!
特产蘑菇到底能不能买?
1
长沙一女子旅游归来带回“特产”蘑菇,放倒4人
11月8日,长沙的陆女士突然出现头晕、呕吐、腹泻、行走不稳等症状,由丈夫及儿子送到我院急诊科就诊。就在陪检过程中,陆女士的丈夫及儿子竟也相继出现了呕吐腹泻的症状,随后他们的朋友也出现了呕吐、腹泻的症状。医生仔细询问下得知,陆女士家人及朋友当日中午均食用了牛肝菌。
据了解,国庆长假期间,陆女士一家前往云南丽江游玩,不仅欣赏了云南的风土人情,也顺便买回来了当地的土特产--牛肝菌。
近日,陆女士一家约了朋友一起来到家中聚餐,将牛肝菌拿出来炖汤给大家尝鲜。哪知饭菜刚刚吃完还没来得及收拾碗筷,陆女士在饭桌上突然出现头晕、呕吐、腹泻、行走不稳等症状,陆女士的丈夫和儿子赶忙将她送往了我院急诊科救治。在陪检过程中,陆女士的丈夫和儿子也相继出现了呕吐腹泻的症状,随后,另外一同就餐一位朋友也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由120送到急诊科治疗。
医生考虑陆女士家人及朋友为牛肝菌中毒,现经过补液、护胃、护肝等对症治疗后,四人病情趋于稳定,但仍需留院观察。
2
这种可致幻的毒蘑菇,湖南也有!
牛肝菌科的菌类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背面菌管粗大,有些是管状,有些是网纹状,加上大多数是黄褐色的体表,很像一大块牛肝,故而得名。虽然大部分牛肝菌都可食用,美味可口,但有一些还是有毒的。
据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苏英杰介绍,实际上牛肝菌并不是单独的一种菌类,而是一个有近400个品种的庞大家族,中国可食用的牛肝菌多达199种,不少品种的牛肝菌是属于有毒蘑菇。由于许多野生菌类与可食菌具有相似的外观,在野生环境下容易让采食者混淆,误采误食毒蘑菇,导致食物中毒。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研究室主任陈作红教授,就曾在湖南采到有毒的黄粉牛肝菌、黑粉孢牛肝菌。
3
没有乱采,买的“特产”也不行?到底什么蘑菇能吃?
作为消费者
应选择正规商家生产或包装的牛肝菌
不要自行采摘野生食用菌
也不要选择流动摊档摆卖的牛肝菌
更不要在网上购买不明来源的牛肝菌
“野生菌虽然味美,但很有可能‘藏毒’,建议大家购买不认识的野生菌,一定要仔细查看生产厂家、购买渠道是否正规。一般毒蕈中毒后,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单纯的这种表现为胃肠型。但因毒素不同,也可能出现溶血型、肝损害型、神经精神型和呼吸循环衰竭型等,而这几种病情都很凶险,死亡率高。”
苏英杰医生提醒,一旦出现上述中毒症状,应尽快排出毒物,如催吐、导泻等,并在第一时间内赶到正规大型医院诊治,同时尽可能保留或重新采集毒菌的样本,送有关部门鉴定。同时向医生详细说明具体情况,比如自己采用的烹饪方法,所食的量有多少等,之后医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另外,急性毒蕈患者可能会出现假愈期,即治疗后胃肠道症状缓解甚至消失,但毒素进入循环可能损伤心、肝、肾、呼吸循环或神经等多器官、系统,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仍需住院观察数日,不可轻视。
举报/反馈

芒果都市

601万获赞 27.3万粉丝
湖南都市 专注民生 美好生活
湖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官方账号,优质社会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