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200多名新华社记者行程数万公里在全国寻访了70位志愿军老战士。这70位在世的志愿军老战士来自中国人民志愿军百万将士。
70张照片,凝结了70个瞬间,讲述了70个故事,让人铭记那段气吞山河的壮烈历史,永远记住英雄的模样,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从11月9日起,我们陆续编发参与采访这些志愿军老战士的记者撰写的采访手记,让我们和记者一起,回到那些采访现场,走进英雄们的内心世界。
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新华社记者胥冰洁(右一黄色衣服)与同事们在采访拍摄志愿军老战士涂伯毅。
致敬最可爱的人——与三位年近九旬的“年轻战士”相遇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生于和平年代的我,对战争没有概念,70年前的那段历史大多停留在课本上,停留在电影、电视剧的故事中,很多时候并不能切身体会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这句话真正的含义,直到与战争亲历者面对面时,我终于明白了。
9月下旬接到通知,我和同事将采访拍摄部分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依照策划方案,这将是一次融媒体报道,其中的图片部分将以高质量的影室肖像作品来呈现。
9月28日,拍摄正式开始了。第一位拍摄对象是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126师的涂伯毅。首次见到涂老,是在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的荣军博物馆。当时,他穿着一身军装,站得笔直,正为前来参观的一个社会团体作报告。他言语铿锵有力,偶尔还会有一些肢体动作,丝毫看不出是一位89岁高龄的老人。末了,涂老还为大家表演了一首诗朗诵《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
↑志愿军老战士涂伯毅在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的荣军博物馆里为参观者讲解。
↑志愿军老战士涂伯毅(左一)在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的荣军博物馆里为参观者介绍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物品。
↑志愿军老战士涂伯毅在家中调试电器。
通过拍摄,让我对老人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老人刚到朝鲜时,曾被派去打扫战场,他甚至都不知道亲手掩埋过的战友姓甚名谁。
“心里很难过,战争是很残酷的,可能有一天自己也会这样。”
1951年2月,年仅20岁的他被美军投掷的凝固汽油弹烧伤,先后经历多次修复整形手术,才恢复到现在的模样,面部和手部都留下了深深的伤痕。我始终不敢想象,一个人得有多大的勇气才能克服身体的疼痛,浴火重生。
考虑到涂老的经历和外貌特征,我们计划以较为集中和戏剧化的光线,来表现战争给生命个体留下的痕迹,以此来展现志愿军战士不平凡的经历和不屈的精神。
↑在成都的影棚中拍摄涂伯毅老人。
↑志愿军老战士涂伯毅抚摸军功章。
拍摄现场,老人给我们展示了他的两件宝贝——一个搪瓷杯和一个小布口袋,两样宝贝上都印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几个字。据他介绍,小布口袋原是战争中用来装糖的慰问袋,那时,糖是很珍贵的东西,大家打倒一个敌人才舍得吃一颗,所以这件宝贝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根据他的描述,我们请他在聚光灯下展示了这两样宝贝。
↑志愿军老战士涂伯毅手捧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送给他的搪瓷水杯。
↑志愿军老战士涂伯毅展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送给他的搪瓷水杯(拼版照片)。
↑志愿军老战士涂伯毅展示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来装糖的小布口袋(拼版照片)。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正值青春年华的涂老因为战争,面部烧伤、手指伤残,也曾有过悲观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度过接下来的人生,“但是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已经幸运多了。”涂老说。
↑志愿军老战士涂伯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致残的双手(拼版照片)。
在战友们的开导下,他的人生态度慢慢开始变得积极起来。回到四川后,他加入了伤残军人业余演出队,自学舞蹈表演、合唱指挥和乐器演奏,还多次随演出队赴北京演出。
我们请涂老在拍摄现场展示一下他是如何指挥合唱团的。只见他抬起双手,尽管手指因为伤残而无法舒展开,但他的动作依然坚定有力,臂膀在空中缓缓划出优美的曲线。我们抓紧调整好光线,记录下他坚强面对生活的身姿。
↑志愿军老战士涂伯毅展示其指挥合唱团时的动作。
那天的拍摄从下午2点左右持续到晚上近10点才结束,涂老一直乐呵呵地配合着我们,没有说过一个累字。在最后拍摄敬军礼时,全场静默,“我是中国志愿军老战士涂伯毅,敬礼!”涂老挺直腰板,努力把在战争中致残的右手靠近太阳穴,那一刻,我似乎在他眼里看到了当年那个目光如炬、雄赳赳气昂昂向着战场出发的青年。
↑志愿军老战士涂伯毅。
请点击:志愿军老战士涂伯毅的肖像照
第二位拍摄对象是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机炮连的周继成,因老人家居在乐山,9月29日一早我们便带着大量的拍摄设备从成都出发,并借用了乐山市电业局的会议室当作临时拍摄地。
↑在乐山市电业局会议室搭建的临时影棚。
周老是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现场的,笑盈盈地和我们每个人打招呼,特别和蔼可亲。一坐下来,他便拿出自己手写的一份材料跟我们分享,“我怕自己对有些细节讲不清楚,就打了个草稿。”满满5页纸,写着他在上甘岭战役中如何掩护黄继光等战友进行战斗的故事。开篇就是“我是参加抗美援朝战役上,最关键、最激烈、最残酷的上甘岭战役幸存下来的人……”
↑志愿军老战士周继成的手写报告材料。
↑志愿军老战士周继成在翻阅关于抗美援朝志愿军的书籍。
讲起战场上的经历时,周老很是威风。在一次战斗中,周老带着两名战友扛着炮和炮弹,埋伏在敌人眼皮底下,炸毁3辆坦克,顺利完成任务。我们请周老演示了当时是如何架设炮进行发射的,只见他熟练地抬起双臂,以右肩为炮架,双手握拳,左眼紧闭,右眼注视着远方;恰巧此时灯光将他的身影投影到了背景墙上,我们赶紧按下快门,留下了这张代表志愿军战士们平凡而伟大的身影的图片。
↑志愿军老战士周继成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经历。
周老也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当讲到敌人如何欺负我们时,他义愤填膺,“敌人蔑视我们,我们就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讲起战友们在战场上牺牲时,他泣不成声,“我亲眼看着黄继光被抬下来,那个场景我永远也忘不了。继光,继成,我们是老乡,也是‘亲’兄弟。”
↑志愿军老战士周继成讲述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经历时不禁落泪。
↑志愿军老战士周继成抚摸纪念勋章。
上甘岭战役,周老共打出190发炮弹,摧毁敌人3个火力点和4个地堡,被授予“神炮手”称号。
↑志愿军老战士周继成讲述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经历。
周老的儿媳妇给我们看了一张他年轻时的照片,一个年轻气盛,刚从战场归来的帅小伙。我们决定以此张年轻时的照片为模板,为周老再拍摄一张肖像,将二者制作成拼版照片。周老看着照片不好意思地笑了,“那时候还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现在人都老了。”岁月在周老的身上留下了痕迹,胸前的勋章多了,脸上也有了皱纹,但坚定的目光和微微上扬的嘴角一如当初。
↑拼版照片,左图:20来岁时的周继成(受访者提供);右图:近88岁的周继成在乐山拍摄的肖像。
请点击:志愿军老战士周继成的肖像照
第三位拍摄对象是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八二迫击炮连战士唐章洪,因为此前老人不在成都,而且年岁较高,身体状态时好时不好,我们一直等待到十月中旬才开始拍摄。相比前两位老人,唐老的性格似乎更大大咧咧,我们从家里接走唐老时,老伴一直叮嘱,“三点多要记得提醒他吃点东西,多喝水,五点要把他送到大剧院去,晚上那边还有战友聚会……”可唐老在一旁听着直说“哪有那么多过场(四川话,指“麻烦、多事”),无所谓。”在场所有人都忍不住笑了。
↑拼版照片,左图:参加1954年炮兵首届英模代表会时的唐章洪(受访者提供);右图:85岁的唐章洪在成都拍摄的肖像。
85岁的唐老身体依旧硬朗,走起路来健步如飞,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一路上不停地跟我们分享他近期的行程安排。在与唐老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他的经历比较特别。16岁入伍前,他还是一名初二的学生,当过学生会主席,由于受过教育,学习能力较强,唐老比同时期入伍的新兵接受技术培训的速度更快,别人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记住的术语,他基本一听就明白;不到半年,就成了全能射手。
唐老对战场上的所有细节都记得十分清楚,想要给我们重现所有情节,为了不打断他,我们一边听他讲述,一边抓拍。
↑志愿军老战士唐章洪演示战争中放置炮弹的动作。
在连队指导员的指导下,唐老还探索出一系列冷炮杀敌战术:深入前沿,流动多变,假明真暗,四打四不打,三快两准,一张一弛。也正是这套战术,让他在65天内,用73发炮弹,击毙百人,成为实现“三百方针”(一百天内,使用百发炮弹,击毙百人)第一人。
↑志愿军老战士唐章洪演示战争中放置炮弹的动作。
在上甘岭战役中,唐老所在迫击炮连被调到最前线阵地,配合步兵作战。凭借经验,他在心中盘算着要对敌人进攻路线进行拦阻射击,这样一打一个准。前线战况激烈,炮筒被打得发红发烫,唐老的手也被烫伤流血,但是前线能支援步兵作战的就只有他手里的82迫击炮了。他顾不得伤口疼痛,继续指挥战友传递炮弹到他手里,取炮——放炮——发射,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每一发炮弹上都沾有我的鲜血”。
↑志愿军老战士唐章洪演示如何瞄准目标。
因为经历过生死,他们更懂得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三位老人至今依旧坚守在爱国主义教育前线,以实际行动关心、守护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志愿军老战士唐章洪。
请点击:志愿军老战士唐章洪的肖像照
采访早已结束,我的心里却一直无法平静。生于和平年代是我们的幸事,我们唯一能做的而且必须做好的就是好好继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
感谢这次珍贵的采访机会,让我能够与三位从战争中走过来的老人面对面相处,也让我进入到他们那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青春;在采访中,我甚至觉得我面对的不是三位老人,而是三个依旧青春勃发,依旧斗志昂扬的青年战士。
↑新华社记者胥冰洁(左)与同事在影棚布光。
致敬!最可爱的志愿军老战士
统筹:鱼澜 费茂华
文字:胥冰洁
图片:胥冰洁 沈伯韩 唐文豪
编辑: 吴蓉 韩旭
举报/反馈

新华社客户端

1491万获赞 223.8万粉丝
新华社权威发布,在此看国社新媒体资讯。
新华社客户端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