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六盘水市通过持续开展道路扬尘污染专项治理,提升道路洁净指数;持续推进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提升建筑垃圾处置环保指数;持续加大建筑施工扬尘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提升建筑工地施工文明指数;持续推进流动摊贩规范管理,整治压减燃煤污染,确保打赢“蓝天保卫战”。
秋季的蓝天白云(黄蜀锦 摄)
持续开展道路扬尘污染专项治理,提升道路洁净指数。加大环卫保洁力度,推行环卫精细作业。采取机械清扫、人工保洁、雾化降尘等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道路粉尘污染。全市机械化清扫面积达1386.83万平方米,机扫率达98.9%。加大垃圾收运处置力度,推行垃圾日产日清、中转站零库存作业标准,收运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24万余吨。所有生活垃圾全部进入终端处理设施实现无害化处置。加大道路污染问题查处力度。组织道路扬尘治理督促检查190次,查处车辆带泥上路、“抛洒滴漏”等行为110余起。 持续推进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提升建筑垃圾处置环保指数。引进建安青云等7家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建成天源路等6个建筑垃圾处置消纳场,建成蓝城运输等4个建筑垃圾管理平台,实现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运输处置有运具、有处置场所,能实时在线监控。2020年以来,累计处置建筑垃圾196万余立方,资源化利用44.16万余立方。加强对城区沿街装饰装修行为的管控,发动环卫工人参与沿街装修不文明施工问题投诉举报。发现并处置相关违法违规案件120余起,不断规范沿街装饰装修行为。加大对不按规定运输处置建筑垃圾行为的查处。查办相关案件55件。
建筑垃圾清运(黄瑶 摄)
持续加大建筑施工扬尘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提升建筑工地施工文明指数。坚持处罚只是手段、规范才是目的,积极会同住建部门做好建筑工地规范管理工作。召开市中心城区32个在建项目、5家渣土运输公司,14家商混企业以及市相关部门参加的固体废弃物防治工作会议,对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置等工作进行提示提醒。常态化开展建筑工地巡查140余次,对六枝特区碧桂园等未落实文明施工“7个100%”要求的项目责令限期整改并作出文明施工承诺,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立案查处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污染等案件28件。
企业签字整改(黄瑶 摄)
持续推进流动摊贩规范管理,整治压减燃煤污染。按照“疏堵”结合原则,投入流动摊贩疏导点138个,安置解决流动摊贩就业4700余户。建立疏导点管理“八不、两有”标准,落实疏导点管理人员,严禁使用燃煤,减少燃煤烟尘污染。清理整治露天烧烤摊点1800余起次、暂扣燃煤器具260余件次、下发整改通知书120余份,开展散煤销售点专项检查40余次,清理整治散煤销售(加工)户40余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瑶
编辑 魏容
编审 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