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20年10月19日南极上空臭氧总量的假彩色图像
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近年来已扩大到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规模。
2019年,科学家们透露,南极臭氧洞达到了自1982年开始追踪以来的最小年峰值。但是2020年,关于这一大气异常的最新情况——和今年的其他情况一样——带来了一个令人清醒的视角。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的项目经理解释说:“我们的观察表明,2020年的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以来迅速增长;覆盖了南极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其规模远远超过平均水平。”
欧洲航天局“哥白尼哨兵-5P”卫星的最新测量结果显示,臭氧空洞在今年10月2日达到了2500万平方公里的最大规模。这使得它与2018年和2015年的臭氧空洞大致相同,这两个洞,分别记录了2290万平方公里和2560万平方公里的峰值。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大气科学家说:“臭氧洞事件每年发展的程度都有很大的变化。2020年的臭氧层空洞与2018年的类似——在过去15年左右的时间里,它绝对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除了年复一年地波动外,每年都在缩小和增长。当平流层的温度变冷时,空洞内的臭氧浓度就会消耗殆尽。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特别是当极地平流层云层在-78°C以下形成时,化学反应会在太阳辐射下破坏臭氧分子。
“随着阳光在过去几周回到南极,我们看到该地区臭氧层持续消耗。”科学家解释说,“在2019年,由于特殊气象条件造成的异常小而短暂的臭氧空洞之后,我们今年又发现了一个相当大的空洞——这证实了我们需要继续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禁止排放消耗臭氧层的化学品。”
紫色和蓝色是臭氧最少的地方,黄色和红色是臭氧含量较高的地方
《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人类在环境方面取得的成就中的一个里程碑。它逐步淘汰了有害的氟氯化碳(CFC)的生产,这些氟氯化碳(CFC)是以前用于冰箱、包装和喷雾器的化学品,在阳光下会破坏臭氧分子。
虽然我们现在知道,人类在这方面的行动正在帮助我们修复南极臭氧空洞,但每年持续的波动表明,愈合过程将是漫长的。
世界气象组织2018年的一项评估发现,南极洲上空的臭氧浓度,将在2060年左右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相对正常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遵守协议,克服困难,就像我们今年看到的那样。
虽然2020年的最大峰值并不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峰值——那是在2000年,有2990万平方公里的洞——但它仍然意义重大,也是近年来最深的一次。研究人员说,2020年的事件是由一个强大的极涡驱动的:一种使平流层温度,保持在南极洲寒冷之上的风现象。
相比之下,正如科学家们当时解释的那样,去年气温的升高,导致了2019年臭氧空洞的规模创下历史新低。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我们(2019年)所看到的情况,是由于平流层温度升高所致。”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地球科学首席科学家保罗·纽曼说,“这并不是大气臭氧突然走上复苏快车道的迹象。”
虽然可能没有快速通道,而且我们很可能会在未来几年看到更多可怕的高峰,但《蒙特利尔议定书》在支持着我们——如果我们坚持到底,总有一天,我们看到真正的改变。
举报/反馈

奇思乐园KIDSPARADISE

368获赞 33粉丝
执着探索奇妙世界,永远像个孩子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