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采茶戏,旧称唱花灯、唱花鼓、采茶戏、大茶或“三脚班”,是广东粤北客家地区的小戏剧种,也是广东六大剧种之一。粤北采茶戏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是全国唯一以茶文化发展而成的独立剧种,辐射范围远及粤东、赣南、湘南与桂东客家地区,是客家人精神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为客家民系的民风民情、观念信仰、风俗习尚的形象反映,为研究客家文化、历史与民俗提供了宝贵资料。
采茶戏小史
关于粤北采茶戏的起源,戏曲专家认为采茶戏是在粤北山歌、山调和民间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吸取赣南和湖南益州民间艺术精华,创造而成的地方戏种。据史料记载,采茶戏最早形成于明末江西赣南的安远县,从元宵、春节时的“九龙茶灯”发展成赣南采茶戏后,分别经大余、粤北南雄梅岭古驿道及“三南”(赣南地区的全南、龙南、定南三县)传入粤北和粤中东江、韩江流域,再与当地山歌结合,最后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粤北、粤东采茶戏。
五华采茶戏亦称粤东采茶戏。作为流传在民间的传统戏剧,它最初主要分布在五华县的安流镇、龙村镇、横陂镇、水寨镇、华城镇、岐岭镇、长布镇、潭下镇等。其多表现民间题材,具有浓郁的田野泥土气息和劳动象征。表演时载歌载舞,对答酬唱,抒情逗趣,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粤东采茶戏,人称南国百花园中的奇葩。
据《五华县志》记载,五华采茶戏大约在清代乾、嘉年间由江西赣南移民传过来,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据《岭山笔记》载:“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彩女,为队12人,手持花篮,篮中燃一宝灯,絮如绛纱,以组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月采茶,俗称‘茶篮灯’‘灯子戏’。”可见采茶戏很早就在粤东地区流行。
采茶戏艺术特色
粤北采茶戏多以旦、生、丑三角色表演,音乐风格活泼明快,以锣鼓管弦伴奏;唱腔音乐则主要融汇本地的山歌调、民间说唱和风俗音乐。唱腔分为采茶戏、灯调、小调;唱腔结构基本是曲牌联缀,后产生散板、中板、快板等。
粤北采茶戏表演载歌载舞,形态健美,刚健敏捷,活泼优美、轻松奔放,富有乡土气息。高矮步、云手、摸步、扇子花、独舞、对舞是其特有的表演形式。粤北采茶戏以当地方言演唱,无论在人物安排、情节设计或语言运用上,都很注意突出活泼欢快风趣的喜剧特色,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轻松活泼、淳朴幽默的喜剧风格。
粤北采茶戏演唱形式常采用“一唱众和”式。语言明快生动,唱词清新隽永,演唱、帮腔、锣鼓伴奏,使曲调更婉转,节奏更鲜明,风格独具,也更带泥土的芳香。
名家名剧
粤北采茶戏最兴旺时有专业戏班30多个,职业艺人200多人,其中刘吉增、沈松、潘金凤、刘荣华、钟南石、唐任喜、谢启池等享有声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罗发斌、何瑶珠、何胜祥、谢福生等成为深受观众欢迎的演员。到上世纪70、80年代后,舞台上涌现出吴燕城、陈联凤、匡志刚、郝丽丽等一批中青年优秀演员。
粤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文革前收集到150个,基本上都是小戏。经过30年的恢复、挖掘、创新、创作,粤北采茶戏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补皮鞋》《装面眉》《阿三戏公爷》《磨豆腐》《双双配》等久演不衰;《牛郎织女》《晒茶》《女儿上大学》《青山水东流》等获奖名剧均深受观众喜爱。其中曲江采茶剧团的《借婚记》《月亮湖畔》,韶关市采茶剧团的《霜雪山梅红》《阿添牯》等现代戏精品,更是好评如潮,受到广泛赞誉。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