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卡锡主义是上世纪50年代初产生于美国的极端反共、反人权的右翼保守主义意识形态浪潮和政治镇压运动。麦卡锡主义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也成为政治迫害的代名词。
麦卡锡主义的政治基础
十月革命以后,美国国内于1919年发动“恐红运动”。这场诡异的运动实际上是一次针对社会主义者和亲苏势力的清洗运动。清洗的结果不止是抓捕社会主义者,更将信仰共产主义与颠覆政府的罪名绑定在一起。这种非理性的绑定成为后来麦卡锡主义肆虐一时的政治基础。
冷战开始后,美苏走向敌对,沉寂已久的反共主义逐渐在美国国内抬头。面对战后国内尖锐的社会矛盾,右翼主义势力掀起了反共、排外的运动,用所谓的“忠诚调查”令清洗内部“敌人”,达到稳固美国社会的目的。
事实上,尼克松调查共产党人的成功给了麦卡锡灵感,他意识到反共可以作为一种政治资源来助推自己上位。因此,“实践性”的麦卡锡主义也势在必行。
杜鲁门的“红色恐慌”情绪
1947年3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忠诚调查令”,决定审查美国公务员队伍里的“异己分子”。
当时,一些政客认为苏联的崛起正在给美国带来危险,他们肆意煽动民众的焦虑情绪,期望获得政治上升的资本。随着1946年美国大选的临近,共和党掀起所谓的“红色恐慌”。他们声称杜鲁门充当共产主义的提线木偶,必须将其赶下台。
当年年底,共和党政府自1932年来首次控制了美国国会。为避免大选失败,杜鲁门签署反共法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麦卡锡迅速蹿红
1950年2月,美国国会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发表演讲,声称自己已经掌握了隐藏在美国政府的共产党员名单。尽管语言含糊其辞,但这并不影响麦卡锡的迅速蹿红。
1953年,美国国会任命麦卡锡成为参议院政府事务委员会主席,这让麦卡锡欣喜若狂,决心利用这一岗位继续发光发热。在他的主导下,许多人被指对国家不忠诚,继而名誉受损。
因为麦卡锡主义的疯狂肆虐,许多名人被迫离开美国,其中包括进步记者斯诺、电影明星卓别林。甚至连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都被认定为苏联代理人,而科学家罗森堡夫妇则被秘密处死。
学界的迫害并不能让麦卡锡获得满足,麦卡锡将目标指向了政界。他攻击二战名将马歇尔帮助苏联,在政治上左倾,最终迫使马歇尔辞去国防部长之职。此外,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也加入了麦卡锡阵营。他们通过司法特权对“忠诚调查令”进行了新的诠释,即不从者即为叛国者。
在调查令横行的十年间里,美国联邦调查局对450万人进行了甄别。如果发现有疑点,他们就会进行全面搜查,所谓人权在此时沦为一张废纸。这种调查总共进行了2.7万次,约有5000名政府雇员遭到解职。
麦卡锡倒了,沉渣仍在
1953年,二战名将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此时麦卡锡的处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没有一位领袖会允许自己大权旁落,艾森豪威尔也不例外。一方面,麦卡锡排除异己的行为,为其树立了不少敌人,而另一方面,随着共和党统治的稳固,国会已经不需要麦卡锡的大棒政策。因此,艾森豪威尔正在等待时机,决定给予麦卡锡致命一击。
可麦卡锡此时却仍然飞扬跋扈,他肆意插手美国政务,夺取国务卿的权力,甚至他连艾森豪威尔提出的驻苏大使人选都大加阻止。1953年底,陆军牙医佩雷斯按照正规章程晋升少校,但由于佩雷斯曾是美国劳工党的成员,因此遭到解职。
如果只是解职,这也无伤大雅,但野心勃勃的麦卡锡决定将这一事件作为进入军队的突破口。他坚持要将佩雷斯送上军事法庭,扬言陆军部“被共产党渗透了”。这最终激怒了曾为五星上将的艾森豪威尔,他决不允许任何人搞乱军队,哪怕是臭名昭著的麦卡锡。
1954年1月,艾森豪威尔得到消息:麦卡锡的助手舒恩应召入伍,这让麦卡锡的首席顾问极为不满。在麦卡锡的帮助下,科恩要求将助手舒恩提拔为军官,但应不符合流程遭到拒绝。恼羞成怒的科恩扬言要报复陆军部长。
在艾森豪威尔的支持下,他的助手们将这一消息透露给报刊,引起美国国内外的轰动。当年4月,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持续了30多天。最终,麦卡锡败北,尽管他保住了参议院头衔,但影响力骤降,再也无法左右政坛。1957年,麦卡锡因病去世,终年48岁。
如果说偏执的政治风格主导了一个社会的政治运作,那么整个政治就会是一种病态政治。麦卡锡主义无疑是一种病态政治,它的幽灵还在美国游荡,至今仍未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