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继深圳、苏州、雄安、成都等地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后,“数字人民币”首次在深圳公测。
10月8日,深圳市官方平台“深圳发布”公告称,“2020礼享罗湖”系列促消费活动开启。此次活动面向在深个人发放1000万元“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数量共计5万个。
10月11日,“深圳发布”再次发出公告公布进展,此次“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预约活动成功完成登记人数191万,5万人中签,中签率2.6%,中签个人可点击中签短信中的下载链接,按照页面指引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并开立预约时所选银行的“个人数字钱包”,钱包开立后即可领取红包。
5万人开启“数字人民币”公测
10月12日晚6时,中签短信和下载链接短信陆续下发,未中签的参与者也获得了“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活动参与勋章,而幸运儿们则纷纷晒出体验经历。
“我领到了!”胡小小在领到这200元红包后第一时间在各社交平台晒出了截图,据胡小小及其他几名中签者提供的内容,本次下发的数字人民币分别印有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标示,其余部分则类似现金人民币,印有“中国人民银行”标识,由于测试涉及的银行不止一家,不同银行绑定的数字人民币色调并不相同,分别有红色(中行、工行)、绿色(农行)、蓝色(建行)等不同底色。
若中签者退出界面再次打开APP,则会显示类似于一百元纸币的部分封面,左上方显示钱包余额,上滑即为付款,下滑为收款。收付款界面均有扫一扫和二维码。但区别在于,收款界面下方有“设置收款金额”功能,付款界面则有“碰一碰”和“转钱”两种功能。
根据深圳发布的公告,数字人民币红包的使用方法具体分为 “用户扫描商户收款码消费”以及“商户扫描用户付款码消费”两类。
其中,“用户扫描商户收款码消费”中,用户登录App点击个人数字钱包右上角“扫码付”,即可付款;“商户扫描用户数字人民币App付款码消费”则分为三步:用户登录“数字人民币App”, 点击个人数字钱包,点击“上滑付款”;显示向商家付款,用户第一次使用付款码向商家付款时,可选择开启或不开启小额免密;若选择开启小额免密,则输入钱包支付密码后,显示付款码;若选择不开启,则直接支付。
按照红包的规则说明及登记流程,用户可以勾选“个人数字钱包”开立银行,即使目前在开立银行无账户,也可参与预约。也就是说,红包并不要求绑定银行卡,此外,红包不能转给他人或兑回至本人银行账户,红包有效期为:10月12日18时至10月18日24时。超过有效期未使用的红包将由数字人民币系统统一收回。
“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可在罗湖区辖内已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的3389家商户无门槛消费,商户涵盖商场超市、日用零售、餐饮消费、生活服务等各类别,中国石化、沃尔玛、华润万家、西西弗书店、百姓大药房等各类商户均在列。为了完成此次红包使用,深圳罗湖区辖内3389家商户完成了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
央行数字货币进展提速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曾撰文阐述央行推广数字人民币的几个重要意义:首先,维护法定货币地位和货币发行权。比特币、Libra 等数字货币的出现,可能对国家金融体系形成冲击。第二,提高支付体系效率,支付即结算的特性可提高企业和个人的资金周转效率。此外,数字货币也能弥补传统纸币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比如降低纸钞从发行到储蓄过程中的高额成本。数字人民币采用可控匿名机制,可以加强对洗钱、恐怖犯罪等非法活动的监控和追踪,保证使用者的隐私。另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也曾指出,数字人民币也有助于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降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成本。
根据 BIS 的统计,80% 的中央银行都在研发数字货币,其中超过一半已进入研究实验与实行阶段。在 BIS 发布的《央行数字货币崛起:驱动因素、方法和技术》报告中,指出「目前最先进的 CBDC 项目可能是中国的数字人民币。
2014年,我国央行便成立了专门团队开始对数字人民币进行专项研究,多年后又组织部分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和机构探索前沿领域先行先试。
2018年3月9日,DC/EP被时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2018年3月9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金融改革与发展”主题记者会上首次提出。他阐述到,央行研发的法定数字货币的名字是“DC/EP”(DC,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EP,electronic payment,电子支付)。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央行数字人民币的主要用途在于货币三大基础职能中的“支付手段”,而非“价值储藏”与“价值尺度”。
数字人民币本质上还是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和平时用的纸币、硬币等价,目的是代替部分流通现金,也就是我们说的,M0替代。在这样的定义下,它只能用于支付,不能用于借贷,也不计付利息。
今年4月,网传的农行数字货币钱包内测图测试页面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根据网传的截图,DCEP钱包已支持数字资产兑换、数字钱包管理、数字货币交易记录查询、钱包挂靠等功能,同时也支持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手机芯片等基本功能。彼时,科创版日报也报道称,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
4月17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也表示,测试内容,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数字人民币目前的封闭测试不会影响上市机构商业运行,也不会对测试环境之外的人民币发行流通体系、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带来影响。
8 月 14 日,商务部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正式明确在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试点数字人民币。
9月中旬,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金融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关于数字人民币M0定位的政策含义分析》。范一飞称,央行正在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点工作,“数字人民币”是由央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与纸币、硬币等价,支持可控匿名。“数字人民币”定位于流通中的现金。
范一飞指出,央行建立免费的数字人民币价值转移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不向发行层收取兑换流通服务费用,商业银行也不向个人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的兑出、兑回服务费。
10月5日,范一飞在SIBOS银行和金融会议上表示,截至当时,“数字人民币”试点交易金额超过11亿元,涉及约313万笔交易。
范一飞透露,此前,央行与深圳市政府曾向5000名参与治疗新冠病毒的医护人员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该红包可在深圳罗湖区的指定商户使用。
促消费打破支付行业壁垒
“此次发放的数字货币红包,虽然无法实现流通手段,但已逼近现实货币的核心职能价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指出。
“从民众的体验角度看,其实数字人民币和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在使用方式上并没什么太大的不同。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支付行业的壁垒。”欧科云链集团研究员李炼炫告诉财经网。
盘和林也指出,“此前的数字支付手段,比如支付宝等,都是必须要绑定银行卡,一切资金流动依然与银行卡账户密不可分,因而他们充其量只能成为一种基于银行账户的电子支付方式。而此次的数字人民币红包不同,它与现实货币一样可以独立于银行体系之外,即使没有任何银行账户,依然可以完成货币之间的交换。此次发放的红包,更为接近真正意义上的现金。”
“对于支付宝和微信而言,更多的是增加了一位市场竞争对手:以前的无现金支付方式主要采用支付宝和微信等第三方支付,现在也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支付。”李炼炫对财经网分析。
虽然消费者与商家均反映使用过程与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类似,但本质上,数字人民币与移动支付工具有着本质区别。
原工信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指出,“数字人民币与现金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方式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账户中的存款货币,其地位是法币的支付通道。”
至于数字人民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李炼炫认为,央行数字人民币在设计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对商业银行和非银机构的影响,所以使用了双层运营体系,并且是不计息的;这样就防止了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存款产生的挤出效应。但“不计息”可能会成为数字人民币在未来推行过程中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