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土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代表了一国拥有的生存空间以及潜力的大小,我们之所以是世界大国,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拥有1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国土。
而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关于这120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的来历,历来都是众说纷纭的话题。
很多人认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曾断代的文明,今日国土毫无疑问是上下5000年的先人们筚路蓝缕辛勤开拓的结果,比如西汉时经略新疆,唐朝时开拓东北,元朝时囊括西藏,明朝时巩固云贵,从历朝历代的地图来看,我们的国土确实在不断伸缩时不断扩大。
但也有人认为,今日我们的国土,和千百年来的开拓没有关系,毕竟汉朝虽然有新疆,但却没有西藏,元朝虽然有西藏却没有新疆,而这些区域在明朝中期后全部丢失。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领土的多寡当然取决于拳头的软硬,而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开疆拓土毫无疑问就是解放军叔叔的秋风扫落叶,要知道无论新疆西藏都是在解放军的风卷残云下最终成为我们领土的,所以今日领土全部都是解放军的功劳。
应该说“自古奠定论”和“解放军奠定论”这两种南辕北辙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依然有很多BUG难以解释,比如在“自古奠定论”中,无论唐朝还是元朝,蒙古都在我们的版图之内,但现在却自立门户,我们为何不去声索?而根据“解放军奠定论”的观点,枪杆子里出疆土,那么解放军从未涉足过的宝岛就不应该算作我们的领土,但现实情况却截然不同。
而且无论是“自古奠定论”还是“解放军奠定论”,似乎都在刻意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清朝对今日版图的巨大贡献。按理说,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古典王朝,理应和明朝之前的所有王朝一样,在疆土开拓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因为距今时间最近,清朝的疆域贡献应该超过此前所有王朝。
但提到清朝,从来都是“丧权辱国”四个字。除了1840年鸦片战争后各种不平等条约带来的领土损失,就连1689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和1727年签订的《恰克图条约》都成了丧城失地的代表作。而且1911年清朝灭亡前夕,实际控制的领土不过小小的紫禁城而已,谈清朝的领土贡献,那简直就是缘木求鱼、贻笑大方。
真的是这样吗?当然真的不是,除了人为割裂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还在于清朝不仅不是我国历史上最泛善可陈的王朝,反而是最居功至伟的存在。
1964年2月,共和国和苏联举行了第一次边界谈判,双方最大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清朝与沙俄签订的条约尤其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19个边界条约为不平等条约。而领袖也在谈判期间表示要跟苏联算领土账,列举了沙俄清朝末年野蛮蚕食我国领土的罪恶行径,让苏方代表恼羞成怒。
这听起来不可思议,毕竟共和国不是清政府,苏联也不是沙俄。但它之所以让共和国和苏联吵得不可开交,根本原因就在于“领土”是可以继承的,而我们继承的领土只能来自于民国,而民国却来自于清政府。
而之所以是清政府而不是明朝,根源在于清朝独一无二的二元属性。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古典王朝,古典王朝的版图叫“疆域”,疆域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变化巨大:王朝末期相比于前期缩水严重;
边界模糊:尤其是北部游牧民族区域,历朝历代几乎都是一条直线,最明确的边界就是长城;
单向确定:王朝疆域的大小和扩张方向,取决于励精图治的统治者的个人意志,比如汉朝经营西域,明朝放弃东北。
无继承性:王朝更替后,新王朝获得统治权,要么是温和的“宣旨”,要么是暴力的“征讨”,前后王朝的疆域不具备继承性。
概括来说,古典王朝的统治,是自上古时期以来“宗法制”一脉相承的结果,从核心统治区到周边的羁縻统治区再到边缘的藩属国,古典王朝的疆域总体表现是一种从内而外的张力,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古典王朝当然也具备这样的特征。
但是自15世纪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殖民者的纷至沓来,将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统治秩序冲击得七零八落,明朝中后期与葡萄牙、荷兰等帝国的交锋,就是两大文明直接碰撞的典型体现。
不过无论葡萄牙还是荷兰,由于自身体量狭小的因素,其重心更多的偏向于商业经营,比如抢占交通要道,真正在土地问题上和我们出现直接冲突的,是16世纪开始向东方扩张的沙俄帝国。
早在明朝中后期的万历年间,也就是1600年,沙俄的扩张前锋就已经抵达贝加尔湖西北一带,1643年明清交替时期更是侵入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而此时的黑龙江,对中原王朝而言是真正的化外之地,直到康熙皇帝平定三藩、收复宝岛以后,才在1685年开始领略东北。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的交锋,最终迫使沙俄在1689年与清朝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之所以意义重大,根源在于它颠覆了古典王朝的疆域确定规则,从此清朝统治的既是“疆域”,又是“领土”,这也使得清朝既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古典王朝,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近现代“政府”,从此有了“清政府”的称谓。
相比于“疆域”,“领土”除了变化小、边界明确之外,最明显的不同在于双向确定和一脉相承。比如清朝若不拿下蒙古,蒙古就会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形势根本不等人,清朝的扩张本质上是和沙俄在抢时间,两国的边界也是双方最终妥协的结果。
而这样的边界,是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典型表现为就算清朝晚期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使清朝的统治力仅限于紫禁城,但清朝在国际社会上公认的领土面积依然是1100多万平方公里。沙俄煽动蒙古自立门户,直到1945年南京国民政府承认才最终尘埃落定;而后解放军更是在剩下的区域内完成了领土的占领。
因为领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公认,所以即便解放军没有解放台岛,拿下全部岛礁,这些区域也是我们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领土之所以能实现从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再到共和国政府的继承,源头在1648年神圣罗马帝国、法国、瑞典等国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它为各国领土赋予了“主权”的概念,这是近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是国际法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从此领土成为各国统治区域的直观表现,领土的伸缩除了要获得当事双方的承认,更要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清朝之前的王朝都在争夺君权神授的所谓“正统”,获得了正统就有了开疆拓土的理由;而清朝之后的历届政府都在争夺国际社会的承认,而一旦国际社会同意,这些领土就成为新政府的资产。
清朝作为一只脚踏入近代的王朝,遭遇了所谓“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不是清朝想要的,更不是很多恨清党想看到的,但这是清朝的宿命,更是历史的必然,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不管是不是喜欢清朝。
而且我们应该承认的是,虽然清承明制,但清朝作为少数民族王朝,对蒙古等游牧民族等边疆少数民族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经营,这是清朝巅峰时期疆域面积能高达1316万平方公里的根本原因。而后当清朝被迫卷入近代浪潮,清朝前期的猛烈扩张成为最大的“挥霍”资本,使得清朝即便在列强的啃噬下丧权失地,但最终仍然交给了民国1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是民国的幸运,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幸运。
概括起来,历史需要了解,更需要正视,如果不能正确看待过往,何谈把握现在、继往开来?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