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乙酉月,莽子发现家里的狗瘸了腿。
莽子已经两天没遛自家的狗,公司加不完的班就像范德彪怀中那棵小树,领导永远提示他:公司不倒你不倒。
莽子想到了狗子不高兴,想不到狗子腿会瘸。瘸了腿的狗子爬起来令人格外心疼,莽子懊悔自责,连忙送往医院。
全套检查服务外加医生皱眉推理,迟迟下不了判定,医生只能委婉送出一句:“看起来没毛病,但还要回家观察。”
莽子花了两天才看明白,狗子一会左前腿瘸一会右前腿瘸,一说出门全都好了,最后莽子活活把自己遛瘸。
好气好笑又有点讶异,莽子想起小时候不愿上学费尽心思装病。此刻他看着狗子才明白,那会大人不是看不穿,而是可怜他稚嫩的演技连带小小的自尊心,不忍戳破罢了。
趋利避害是镌刻在每个动物灵体里的天书铭文。动物生存要依赖环境,一旦它们意识到自身行为能影响环境收获正反馈,很少有动物能拒绝作秀。
狗子表演是天性是自保更是在求利,家养过狗的人多多少少都会目睹狗子的拟人秀,恍惚间角色对置弄不清归属位面。到底养了只狗,还是养了一个像狗的人?
狗子表达情绪确实像小孩,莽子出差把它寄养到亲戚家,亲戚态度差了些,说话声大了些。于是狗子讨厌亲戚,没两天它又开始腿瘸,只要回家一切都好。
家养的狗子在乎关爱,而野行的狗子只想着生存。无法正常行走的狗,总能收获更多怜爱的眼神。沿街乞讨不容易,三分卖相七分戏。只要给口饭吃,拖地行走都是小问题。
一旦狗子明白装瘸与关爱有硬性关联,这将会成为狗子对人类的反向训练。在巴甫洛夫世界里,缺一条为生存求关爱的伪装狗。
后现代城市掘金者体悟生存的每一寸肌肤,却始终说不清到底在忍受哪位主人的调戏。
于是掘金者也开始贩卖苦情戏码,编写展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性瘸腿的形象,演给云端的主人们欣赏。手段丰富表现多样,但戏剧母题却与狗子所表达的高度统一。
变着法上演的苦情终是一场悲悯消费,消费了关怀与情绪也勾动起欲望,而欲望要靠悲悯赚钱。
狗子不会,不要钱也不要名,就算得来也都归了主人。狗子要的只是在生活领地里,吃好玩好每一天,抽空繁衍下一代。
所以再性情的人儿也不好意思直接跟狗比较,不是自认多高级,而是知道输不起,繁杂套路难懂计谋,衬得狗子格外天真。
当然不是所有狗子都懂得装病召唤人性之光,模仿是最好的原动力。无论受伤的人还是爬行的婴儿,狗子斜眼旁观,总忍不住要拷贝动作。
模仿是重新编码身体运动元素序列的过程,在镜像神经元系统帮助下,通过观察激活相应的运动程序,从而达到新的运动模式。
而狗子就没这些瞎讲究,狗子很特殊,就是无聊想学而已。
模仿技巧收放自如,成了技能用来伪装。问题都交给别人,自己等待关爱降临。这是一场符合预期的以情换情,只要不戳破滤镜,表演会继续下去。
伪装消费了观众热情,观众消费伪装的自我撕裂,到底谁消费了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享受这个过程。
狗子收获了莽子的爱,莽子感动于付出的关怀,他们都很满意。
下次狗子再瘸腿,莽子可能着急可能不理。
然而,他要是真的生病呢?
作者:beebee公园
举报/反馈

大叔谈旅游

29.7万获赞 2.5万粉丝
我哪里都不去,不过还是可以聊旅游滴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