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唐代大诗人韩愈的《劝学解》,意思是事业的成功在于勤奋努力,贪玩就会导致荒废;行动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随意就会导致失败。
对于历史上的诸多皇帝来说,其中不乏勤勉有加、精竭虑的,也有不少无能、奢靡享乐的,还有一些先智后昏、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总之,“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这句话绝不是空穴来风,它是实实在在的经验提炼和教训总结。
历史上先智后昏的皇帝指即位之初表现出一番很有作为的治国理政的才能,到最后却昏聩猜疑、反复无常,搞得朝政腐败、民乱不堪,甚至是国破家亡,不能不令人前后判若两人、大跌眼镜啊。下面我们按朝代顺序来列数一下历史上先智后昏的皇帝都有哪些?
一、秦始皇嬴政
嬴政(前259年—前210年),13岁即位,22岁亲政,亲政之初,平定长信侯叛乱,肃清朝纲;免除权相吕不韦,稳固了皇权;重用李斯、尉缭、王翦等人才,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十年的时间里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北拒匈奴、南征百越、开拓西南,实现了国家和各民族的大一统,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三公九卿,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格局,被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在位期间,苛政虐民,筑长城、修皇陵、开驰道、建灵渠,征用大量的民力,搞得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动摇了国家的根基;为箝制儒生的思想进行了焚书坑儒,除医药卜种树之书,其余《诗》、《书》、百家《论》者皆烧毁,活埋儒生四百六十余人;秦始皇晚年信奉方术,巡游求仙,梦想长生,扼杀民智;没有明确太子和皇位继承人,导致死后秦朝政局动荡,秦二世而亡。
二、汉武帝刘彻
刘彻(前156年—前87年),字,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文帝刘恒之孙。16岁即位,初期政权掌握在祖母窦太后手中,22岁掌握政权,政治上推行“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抗击匈奴,收河套,夺河西,封狼居胥,稳定了北部边郡;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形成“丝绸之路”,繁荣了汉朝同西域及西亚和欧洲的经济。
汉武帝晚年,猜忌多疑,多病且信奉方士。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发生“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被诬陷,逼得造反身亡,皇后卫子夫也自缢而死,本案涉及获罪者共计四十余万人,大量政治人物被牵连诛杀,汉朝国本为之动摇。
三、南朝梁武帝萧衍
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南兰陵郡东城里(今江苏丹阳东城村)人。南朝萧齐皇族同宗,官至大司马,502年逼箫宝融禅让,改国号为梁,登立皇位为梁武帝。即位期间,勤于政务,还很节俭,史载“一冠三年,一被二年”,每天只吃一顿饭,而且还是蔬菜和豆类,在他的治理下,梁朝逐渐兴盛起来。
萧衍晚年时,沉迷上了佛教,前后四次到同泰寺舍身出家,群臣为了让他还朝,前后共捐钱四亿将其赎回。从萧衍开始,佛教形成了僧人吃素的规矩,而且民间乱建佛寺,据史载,公元534年,洛阳有寺庙1367所,全国有三万余所,僧徒超过二百万。548年侯景以清君侧为名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乱,第二年攻占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掌控梁朝军政大权。549年,被软禁的梁武帝萧衍在饥饿中死去,享年86岁。
四、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685年-762年),唐睿宗李旦之子,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710年与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712年,28岁的李隆基受禅登基,在位期间,发动“先天政变”,除去太平公主;励精图治,选才用贤,赏罚分明,整治朝纲,办事干练,创下了“开元盛世”。
晚年听信谗言,杀害太子和其他几个儿子,将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据为己有,逐渐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任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朝政混乱,终于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叛军攻陷长安,李隆基仓惶出逃,到马嵬坡(陕西兴平西),随行士兵发生哗变,杀死杨国忠,缢死杨贵妃。李隆基也忧郁寡欢,78岁病逝。
五、后唐庄宗李存勖
李存勖(xù)(885年-926年),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晋王李克用之子。豁达大义、勇敢善战,通音律、歌舞。24岁承袭父志,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923年称帝,定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在位期间,灭后梁,并岐国,灭前蜀,中兴唐朝霸业,“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
后期重用伶人、宦官,沉湎声色,杀戮功臣,横征暴敛,百姓困苦,士卒哗变,926年平叛时被流矢射中,死于绛霄殿,时年43岁。史称“三年河东变河西,先智后昏李存勖”
六、宋徽宗赵佶
赵佶(1082年-1135年),宋神宗之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19岁即位,启用新法,严惩权臣有章(宰相)、安(御史中臣)、蔡卞、蔡京等,贬黜吕嘉问、吴居厚等一干奸臣,任用了一批忠直之士,解决了一系列积重难返的案件,朝廷初步呈现出一派清明的气象。
后期宋徽宗在蔡京引导下增税加赋,搜刮民财;又大兴土木,筑艮岳,修豪宅;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南方爆发了以方腊为首的农民起义;联金击辽中接连失利,导致强盛的金兵南侵,发生了“靖康之耻”,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及皇室成员数千人被金兵北虏,受尽虐待,客死他乡,北宋直接灭亡。
七、宋理宗赵昀
赵昀(1205年-1264年),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宋宁宗远房堂侄、宋太祖十世孙,南宋第五位皇帝。权臣史弥远死后,宋理宗开始亲政,政治上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军事上联蒙灭金,史称“端平更化”
执政后期,赵昀又沉缅于醉生梦死的荒淫生活中,政权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之手,贾似道还以宋理宗名义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给蒙古,国势由此转衰。
八、明世宗朱厚熜
朱厚(1507年-1567年),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四十五年,年号嘉靖。即位之初推行改革,打击旧勋戚势力,革除外戚世封,减轻赋役,整顿朝纲,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后通过“大礼议事件”“争国本事件”总揽内外大政,高度集中了皇权。
后期日渐腐朽,不问朝政,信道教、宠严嵩、方士等,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倭寇频扰;“壬寅宫变”差点死于宫女手中;1549年(嘉靖二十九年)蒙古军兵临北京城下,大肆掠夺,史称“庚戌之变”。晚年为求长生不老,长期服用含有水银、砒霜等重金属的丹药,60岁驾崩。
九、明神宗朱翊钧
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明穆宗朱载垕之子,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在位时间明朝为最久四十八年,年号万历。10岁即位,初期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辅政下整顿朝政,改革体制,澄清吏治,改进税制,增辟财源,兴修水利,整顿军事,全国推广“一条鞭法”,取得重大成果,史称“万历中兴”
张居正死后,朱翊钧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连续30年没上朝,朝政腐败,发生了“东林党争”、“国本之争”等重大事件,经朝鲜之役与萨尔浒之战后,由盛转衰。
十、明思宗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1644年),明光宗朱常洛之子,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崇祯。17岁即位,在位期间清除阉党魏忠贤,勤于政务,厉行节俭,平反冤狱,起用袁崇焕等一批忠臣,全力收复辽东。展现出一位英明果敢、雷厉风行的少主之气。
怎奈明朝江山已是风雨飘摇,内有旱灾、蝗灾、瘟疫盛行,陕西等地还爆发了高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屡侵边疆。加上朱由检独断多疑、刚愎自用的性格,17年里,竟撤换内阁大学士50人、六部尚书67人、都察院御史132人等等,为历史之最,最主要的中了后金的反间计凌迟处死蓟辽总督袁崇焕,加速了后金的南下步伐。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于煤山寿皇亭一棵歪脖子树上上吊自杀,时年34岁。
举报/反馈

历史甄有趣

6.5万获赞 6456粉丝
寻找历史,发掘历史,知史明志,以史为鉴!
历史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