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观教育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大约是在90年代初的时候,也不知道从哪个学霸的反例上,延伸出了一个词,叫做“高分低能”。
对于这个论调,当时还在上小学的我,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毕竟,咱那时候的学习成绩,是真的不咋地。
我最初拿这个词去搪塞父母的时候,还真的屡试不爽。
因为他们也怕我真的变成了什么“低能儿”。
不过我心里很清楚,班里的学霸们,哪一个都是德智体美劳无所不能,工农商学兵样样精通。
反正,都是碾压我的存在。
但是有些模棱两可的谎话说多了,可能就成了“信仰”。
高分低能的论调,在数年的发酵之后,似乎只要是“高分”,就成了“低能”的充分必要条件。
随之而来的,便是“素质教育”的反思和呼吁。

01高分低能的“市场”

我们通常说的规律或者道理,本质上是在遵循一个相对更大的概率。
如果那种偏激的“高分低能论”站得住脚的话,那么高等院校的招生,就应该是谁考的分低就录取谁。
让清华北大把高考垫底的挑走,然后再把成绩最好的都留给职业技术学院。
这可能吗?
道理不难理解,但是追捧者依然甚众。
之所以总有人拿高分低能说事,就是因为这本身就是个无法被证伪的悖论。
高分低能的学生虽然极少,但客观上还是存在的。
只要存在这样的个例,就可以被舆论加持,被情绪放大。
说到底,个例的存在,让“高分低能”论区别于谣言,并不站在“真”的对立面。
由放大后的个例推导出的原因,往通俗了说叫“以偏概全”,往专业了说,叫“后真相”。
“后真相”这个概念,虽然是在2016年才被收录进牛津字典,但是从它的拼写上(post-truth),就能看出些端倪。
字面上翻译的话,就是“超越-真相”
也就是通过情感的寄托和信念的意志,扭曲客观的事实。
在后真相的世界里,事情是否属实,逻辑是否正确已经降低到了次要地位。
而主导认知的,是那些符合自己偏好和意愿的信息。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高分低能论”一直被一些人奉为真理了。
学霸之所以是“霸”,终归是因为比例小,人数少。
在分数排名之下,大部分学生都是“普通学生”,大部分家长都是“普通家长”。
高分低能,学霸陨落,这显然是更符合他们意愿的信息。
即便是认清了自己家的孩子,终归成为不了“别人家的孩子”,但他们还是希望通过一些方式,来缓解自己的这份教育焦虑。
市场足够大,概念足够强。
虽然“高分低能”的论调在数年后,被人唾弃,但是由此而“包装”出的更具迷惑性的概念,却层出不穷。

02高分低能论的“演进”

大约是在2004年前后,“高分低能论”失去了市场。
但是在那个遍地是蓝海,处处有商机的年代,无论有没有学历,只要租个门脸开个商店随便卖点什么,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于是,大学生给初中生打工的消息,层出不穷。
从逻辑上来看的话,这显然不合常理。
但是从时代和机遇的角度来说的话,这就是一个时代的特征。
借着这股“东风”,“读书无用论”出现了。
从结果来看,大学生给初中生打工,这完美佐证了读书确实没什么球用。
但是从概率上来看,这跟“高分低能”的说法,都犯了同一个错误:比例。
低学历者创业成功的例子,确实不少。而且自我进修后位列行业翘楚的,也大有人在。
可是放在每年有一半初中毕业生没有高中可读的基数下,这个比例,能大到哪儿去?
随着暴发户的陨落,小老板的破产,“读书无用论”在现实的面前,销声匿迹了。
但是“传承”着这类理念意志的概念,依然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化”。
能力、创造力、想象力…
这些词是不是看上去很熟悉?
没错,当各行各业的“劣币”被驱逐后,一些谁都说不清道不明的理念,又开始扰乱视听了。
为这些理念佐证的,是“拆分重组”后的西方教育。
之所以说“拆分重组”,是因为西方教育本身就是两套体系共同运行的存在。
私立教育精英化,公立教育快乐化。
取公立教育的“快乐”,和私立教育的“精英”,捏合成了一个“快乐学习造就精英”的伪概念。
殊不知,在西方的私立教育下,学生的学习负担比国内准备高考的学子还重。
而公立教育的松弛和懈怠,则让那些学生永远固化在了社会相对较低的阶层。
但是这种拼凑的概念,在国内依然大有市场。
因为逻辑上的错误更加隐蔽。
有人相信高压教育下,学生会失去想象力;有人信奉应试教育下,学生会丧失质疑的能力。
有人认为只有快乐的童年,才有美好的人生;有人坚信素质的提高,大于知识的积累。
听起来其实都有道理,但是如果仔细想一想的话,就会发现你都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说的是什么。
想象力的落地点在哪,质疑的边际线又何在?
我早就想过设计制造一艘N倍于光速的飞船,在宇宙中可劲溜达。
你说我这想的好不好,意义大不大?
但是别说动力的问题了,以如今的科技水平,能支撑这样机体的材料都造不出来。
那我想这有什么用。
全球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到如今的阶段,已经脱离了常规条件下的“发现”阶段,进入到了由知识理论支撑下的“演进”阶段。
说白了,如今的科技进步,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而不是拿苹果榴莲往脑门上砸,然后再去发现个什么万有引力。
可是关于想象力、创造力的理论,实在是有点过于完美了。
以至于哪怕就连他们都举不出一个佐证自己的例子,你也没有彻底反驳这种观念的理由。

03万物皆“素质”

“高分低能”的观点虽然荒谬,但是只要抓住了家长的教育痛点,找到了教育焦虑的安放之处,就能演进出各种各样的版本。
但是无论说法怎么变,目的都差不多。
那就是与应试教育对立,让素质教育接管。
所谓素质教育,其实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很高的呼声。
全国的各级各类学校,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响应了素质教育的号召。
理念可以吸取,号召可以响应,但是怎么落实,却是个问题。
因为压根就没人能说清楚,所谓的“素质”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又该如何去量化。
不能量化,就无法考评。
作为学校一方,你显然不能不看成绩,光听学生在那扛着个嘴说自己的素质有多高。
所以,说了将近30年,也没见有哪所学校能真正地落实。
这两年,也有学校开始推行素质教育了。
只不过是把素质和应试完全地对立开,重特长爱好,轻基础知识。
结果大伙也都看到了,今年南京某知名高中,一时间因为高考成绩的下滑而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但是追随素质教育,激发想象力的那些噱头,又何止这一所学校?
小学的数学题里,1+1不能等于2了,得等于22;6盏灯灭了1盏,还得剩6盏灯…
被理念裹挟的教学创新,整得跟脑筋急转弯似的不伦不类。
甚至有不少人,还开始呼吁取消正确答案了。
取消正确答案会有什么结果?
别的咱不敢说,但是质疑有“黑幕”之类的阴谋论,一准儿是少不了的。
比较来比较去,还是那被人不屑的应试教育最靠谱,最能令人信服。

04结语

考试,虽然是一种相对模式化的约束,分数,虽然是一个纸面上的数字。
但是它们量化的,是分数背后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统筹能力…
说到底,考试的本身,就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测试,而不单单是成绩单上的那个冷冰冰的数字。
当得了“刷题机器”,就解得了工作中的难题;掌握了学习思维,就理得顺工作的思路;保持了学习的习惯,就能让自己持续精进,建立竞争的壁垒。
至于那些所谓的新理念、新概念,我想在没有充分的佐证比例之前,更多的意义,可能也只是片“浮云”吧。
举报/反馈

知予书苑

244获赞 491粉丝
以我所知,予你所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天津荟灵印象文化传媒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