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体检或看病的时候发现,医生在给我们开的血脂检查中主要是血脂4项,我们体内血脂种类很多,为何只检查这4项呢?这是因为,在所有血脂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结果主要有: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项。
在这四项结果中,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对人体有益处的之外,剩余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升高,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不止危害巨大,还难以控制,所以在血脂检查中尤为重要。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危害是什么?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我们又称之为坏胆固醇,升高之后,会破坏血管的内皮细胞,引起血管内膜损伤,引发动脉硬化、血栓形成,造成人体心、脑、眼、肾等多个重要脏器的缺血,引发心梗、脑梗、失明,肾功损害等一系列并发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后,由于造成动脉硬化,引发代谢异常,使得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同时也会导致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病情加重,危害身体健康。现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疾病。受到了很多医生的重视。
人体胆固醇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升高?
胆固醇是人体的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正常生理状态下,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可以形成胆汁,构成细胞膜,还可以合成激素。那么我们身体中的胆固醇为什么会升高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人体获得胆固醇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在食物中吸收,吸收的胆固醇在肝脏内转化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食物中的胆固醇的摄入仅占身体的20%左右,剩下的80%左右的胆固醇均是由肝脏合成的。
这两种机制还存在着相互协同的作用,就是如果食物中吸收的少了,肝脏就会反应性地增加胆固醇的合成量,反之亦然。所以,很多朋友会发现,自己已经很注意饮食控制,但胆固醇仍居高不下,就是因为,肝脏合成的胆固醇增加,导致胆固醇居高不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我们需要怎么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想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首先要做好生活管控,
限制富含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例如动物的大脑、内脏、海鲜、蛋黄等。改正不良习惯,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合理运动,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内。治疗基础疾病,稳定血压,控制血糖。避免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避免过度劳累,不要熬夜。
如果经过1-2个月的生活管控,胆固醇水平仍然居高不下,就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来控制我们血浆中的胆固醇。他汀类药物在治疗血脂异常上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作用:
降血脂:主要的作用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同时还有一定的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稳定斑块作用:他汀类的药物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动脉硬化斑块是由一个巨大的脂质核心和周边一薄层的纤维组织组成的。脂质核心非常容易破裂进入血液,形成血栓,引发心梗、脑梗等。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稳定这些不稳定的斑块。
抗炎作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抵抗炎症反应。我们所说的是抗炎作用,不是消炎作用。他汀类药物并不能消灭微生物,它只不过是抑制血管内的炎症反应。当血管壁上出现炎症反应时,会导致血小板聚集,各种凝血因子启动,从而促使硬化斑块的形成。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可以有效地降低这种硬化斑块的形成,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逆转斑块:在用药2-4年之后,部分患者经过长期口服他汀类药物之后,会出现血管内的硬化斑块体积变小甚至消失,供血得到恢复,虽然这种作用并不是出现在所有患者身上,但是也能使一部分患者获得受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需要控制在多少比较好呢?
不同身体状况的人需要控制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不同的。依据不同的身体状况,我们把人群分为三种:
正常人,没有任何基础疾病,没有不良嗜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应超过3.37,最好能保持在2.6以下,这样将大大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有基础疾病,或有不良嗜好,但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存在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的人,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饮酒,肥胖等的人,则一定应控制在2.6以下,这样才能将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有效降低。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疾病或肾脏疾病的人:必须控制在1.8以下,这样才能有效地将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控制。
以上是张医生关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的知识的介绍,如果您同意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点赞或留言,创作不易,感谢支持。如果您对健康知识感兴趣,可以关注我。我是神外医生张伟,我们下次再见。
参考文献
[1] 朱烽,刘玮玮,明晓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青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8):15-17.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
举报/反馈

重症医生张伟

364万获赞 41.5万粉丝
作为一名医生,规范和严谨是我最终的坚持
张伟,外科专业 副主任医师 鸡西鸡矿医院,优质健康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