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们住在高楼大厦中,如果是本地人,可能会知道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以前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如果不是本地人,或许只知道这里现在是一栋楼房,对它的曾经、它的周边一无所知。现在想来,除非是一些被保护的古迹,否则在我们的身边很难再看到有关历史的痕迹。
《写在房契上的历史》是一本通过介绍北京前门长巷上二条四十六号的26份老房契,来告诉我们,清朝中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这近二百年间北京城的历史变迁,虽然我们无法真正切切地读到发生在这个住宅中的点滴故事,但是却能通过房契中的字眼来感受到时代的变迁。正如这本书上所说:“没有了胡同,特别是没有了‘成片’的胡同,北京就没有了‘魂’,就不是完整的北京城。长巷上二条胡同46号老房契,似乎告诉人们的就是这些。”
《写在房契上的历史》的作者宗绪盛热衷于民国文献书刊的收藏与民国历史文化的研究,这26份老房契也是他偶然买到,作为历史文物的热爱者,当他拿到这份保留的还算完整的老房契时,他耐下性子一张一张阅读,一张一张研究,把他从房契上理解到的内容一一分享给读者,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曾经发生在北京城的一些事情。
房契的变更。
房契,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房产证,如今有了网络,什么资料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询,办理证件也没有那么麻烦,然而,以前的买卖可并没有那么的简单。
从乾隆年间的长巷上二条四十六号的房契中,我们可以看到,原来以前的买卖分为白契和红契。白契可以理解为现在的意向书,是由交易双方协商拟订,有中人作保并签名盖章的契约,其内容包括交易的性质、产业的数量或面积、坐落地点、价格、交易条件等。但是,如果要让这个住宅买卖合法,则需要去官方办理红契, 向官府交税叫“税契 ”,经过官府的盖章,则这次交易才属于合法合规。
这种交易的模式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民国后,对于清朝时候的房屋,要求到官府盖章,领取新的房契,此后的房契的样式简便很多,不过办理的单位却多了很多,更增加了各类契税。
房价的变更。
同样的房子,在不同的年代,房价的差别其实还挺大。长巷上二条四十六号的住宅可以说是比较大的住宅,并不是普通人家可以买得起的。像这样的住宅,往往需要至少3000-4000两的白银。不过,随着清朝的没落,这个住宅一方面频繁的更换了主人,另一方面由4000两白银直接跌到了1000两白银。当然,房价也会有起落,再到民国期间,这个住宅卖到了7800块大洋。
7800块大洋是什么样的概念呢?当时普通一户人家的月收入为16块大洋,四合院瓦房每间平均130块大洋,小洋楼每间均价400块大洋,7800块大洋买这块住宅可以说是大手笔,同时,也可以民国时期,在一定的时间内,经济发展还是不错的,也有人愿意花大价钱来购房。
而如今,长巷上二条四十六号的住宅已不复存在,不过,这条巷子上的福建汀州会馆北馆依存,已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通过这里的变迁,我们也看到了时代的变迁,如果有机会去长巷上二条走走,或许能有更深的感触。
举报/反馈

Hikari读书育儿

205获赞 125粉丝
专注育儿,介绍好育儿方式。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