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温情关爱暖民心。8月26日,从云南省富源县中安街道中心小学传来好消息,经过紧张筹备后,该校举行秋季一年级新生入学报到活动,原计划招生6个班330人,但生源爆棚,实际招生8个班440人,有330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了优质教育待遇。

王梅是营上镇营上村委会大城头村人,她和丈夫张全利已经来富源城里务工18年,这些年在一家装修公司打工。她女儿张茜嫬已经到了读一年级的年龄,近段时间以来,她为孩子读书一事感到苦恼,孩子究竟到哪个学校才有就读的机会?听说中安街道中心小学8月26日举行新生报名活动,她天不亮就来到学校门口排队等候。

王梅满是感激地说:“我们家是营上的,为了挣钱养家糊口,也为了子女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从老家来富源县城已经18年了,我家大的两个儿子都在这个学校读书,老师比较负责,对孩子非常有爱心,孩子学习成绩也比较好。我们家就住在学校附近,今年我就想把我家小这个孩子也送来这里读,接送方便一点。我们早上6点钟就来排队,生怕错过机会,连中午都不敢回去吃饭。像我们一样来城里打工的人特别多,大家都想尽快解决好孩子的读书问题,我们在学校都等怕了,后来遇到了学校校长,他们开会后决定增加班级,一下子就帮我们解决了难题。”

每年秋季新生入学季,网上不时出现进城务工人员为了让孩子能够在城里的学校就读,哭着请求学校收留子女就读的辛酸场景。然而,在务工经济持续升温的今天,记者在中安街道中心小学却看到了令人感动的画面:学校领导现场办公批字,一个个衣着朴素的进城务工人员有序排队为孩子办理入学报到手续。这些孩子虽然来自农村,但仍然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到了城里孩子均等教育的“红利”。

据中安街道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张冬介绍:“我们中心小学结合我们学校实际情况,原计划只招收6个班,在招生报名宣传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外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没有学校就读。报名当天夜里就有家长来排队,他们为了孩子有学可上的拼劲让我们看着真是心酸和感动。我们最后增加到8个班,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读问题,让这些家长省心。”

当记者问及为何只能招收8个班时,张冬说出了该校当前面临的难题:“我们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招多了教室不够、教师也不够。我们也想招更多的孩子,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但由于种种困难,我们只能招收8个班。”

孩子读书的难题得到了圆满解决,王梅欣喜地说:“小娃顺利报了名,我们一家就可以安安心心打工了!”

为进一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确保一年级招生工作顺利进行,该校秉持“办有温度的学校、做有爱心的老师、育有情怀的学生”的办学宗旨,把关爱弱势群体,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家”可归、有学可上作为首要任务,兼并各种功能室,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力所能及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就读好学校难上加难的“难题”。(曹振宇 马超 史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