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禅师,名司进,俗姓潘,广东新会人。生于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11月12日),丹田禅师18岁投曹溪南怀禅寺志莲法师座下,终年长守祖庭,日诵《金刚经》不辍。圆寂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享年79岁。谥号“真觉”禅师。丹田禅师圆寂后,其真身供奉在南华寺将近400年。图为南华寺丹田禅师肉身像。
憨山德清(1546年-1623年),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法号德清,谥号弘觉禅师。明朝佛教出家众,为临济宗门下。复兴禅宗,与紫柏至交,被认为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精通释、道、儒三家学说,主张三家思想的融合。倡导禅净双修,教人念自性佛,其思想见解颇与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相契。图为南华寺憨山大师真身像。
曹溪,禅宗南宗别号。以六祖慧能在曹溪宝林寺演法而得名。韶州曹溪宝林寺的建立,是在南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公元504年)。经过南北朝和隋唐之际军事战乱,到了唐初,宝林寺近于毁废。至明末,这座唐朝著名的禅宗道场,已经破落不堪。修行的僧人们不守戒律,饮酒食肉,经营生产。憨山德清有感于曹溪祖庭的败落,着手进行整治,历经一年,使大鉴之道,有勃然中兴之势,被尊为曹溪中兴祖师。图为南华寺憨山大师真身像龛。
憨山德清灵龛于天启四年正月二十一日归匡山。因匡山地多阴,不便安葬,经二十年后又从匡山重返广东曹溪。大众开灵龛瞻视,见大师结双跏趺坐,面色鲜红,爪发犹生,衣服尚新,只是开龛以后立即见风零星飘碎。当时有一僧人建议依天竺的方法,用海南栴檀末涂其体。众人同意他的作法,此僧人涂罢以后即离去不见。然后弟子们恭恭敬敬为大师肉身披上了千佛衣,供奉于憨山寺内。图为南华寺憨山大师真身像龛内的真身像。
六祖惠能大师(公元638—713年),俗姓卢,唐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中国禅宗杰出大师。24岁闻《金刚经》开悟而辞母北上湖北黄梅谒五祖弘忍,以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法偈得五祖认可,夜授《金刚经》,密传禅宗衣钵信物,为第六代祖。图为南华寺六祖传法袈裟纹样。
惠能在曹溪大倡顿悟法门,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他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繁琐的义学,形成了影响久远的南宗禅,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六祖惠能的思想,集中体现于《六祖法宝坛经》图为南华寺六祖像碑拓本。
惠能其父早亡,家境贫困,惠能以卖柴奉养母亲。在卖柴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人诵念《金刚经》而产生学习佛法之心。670年离家学法,672年惠能到黄梅东山寺,后到南海(今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不久,惠能就在法性寺菩提树下开演东山法门。图为曹溪南华寺六祖像碑。
不久,移居曹溪宝林寺,韶州(今广东韶关)刺使韦璩久仰慕惠能的道风,请他讲法,听众超过千人。所说法语,由弟子法海记录,整理为《坛经》传于后世。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惠能圆寂,终年七十六岁。图为南华寺六祖殿。
南华寺最珍贵的文物,就是被僧人称作镇山之宝的六祖真身像。六祖真身像供奉在红墙绿瓦、古色古香的六祖殿内。坐像通高80厘米,六祖结跏趺坐,腿足盘结在袈裟内,双手叠置腹前作入定状。头部端正,面向前方,双目闭合,面形清瘦,嘴唇稍厚,颧骨较高。从塑像中可以看出这位饱经风霜的高僧多思善辨的才智和自悟得道的超然气质。图为南华寺六祖真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