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国南方多地普降暴雨,城市内涝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但庆幸的是,在气象部门的准确预报下,各地纷纷采取有力对策,加固堤防、疏散人口、排泄洪涝,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大家普遍感受到,如今气象部门对于降雨的预报准确度越来越高,甚至能精确到小时。这其中离不开以天基气象观测为代表的“幕后英雄”的贡献……
卫星+雷达的预报
众所周知,降雨是积雨云带来的。因此,对降雨的预报,主要就是发现和跟踪含水量比较大的云团。
积雨云
气象卫星上装载的最基本的仪器是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仪,它就是用来获取云图的。太阳光照射到云团上就会被反射回来,在可见光频段当然就会体现出白色,在红外频段也会呈现出强烈的反射。但是仅仅看到云团还不够,人们需要另一种卫星载荷来感知云团中的含水量,这就是微波成像仪。当然,卫星上还有其他多种载荷,也能为降水预报起到重要作用。
可见光云图
水汽云图
除了卫星,地面雷达也是预报降水的主力军之一。国内普遍使用的地面气象雷达,工作范围在3.2厘米、5.6 厘米和10厘米。比较常见的是10厘米左右波长的脉冲雷达,它非常适合于探测台风、暴雨和冰雹。
雷达测雨系统
也就是说,卫星负责大尺度、宏观性的观测预报,地面雷达负责小范围、地方性的观测预报。两者完美配合,构成了对天气过程的严密监视和准确预报。再加上地方政府、公共预警系统的相结合,保证了多数人在雨季的安全。
中国的“风云”
我国是世界性的气象卫星领先国家,同时拥有静止轨道和极轨道气象卫星,这是欧洲、日本、俄罗斯甚至美国都不具备的资源基础。
我国最早研制的是极轨道气象卫星名为“风云一号”,随后又研制了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按照顺序定名为“风云二号”。这也形成了风云卫星单数为极轨道、双数为静止轨道的格局。
眼下“风云一号”系列已经全部退役,接替它们的是2009年开始发射的“风云三号”系列,目前已经有4颗在轨运行。
风云三号卫星
2018年发射的“风云二号H”正在为二号系列站最后一班岗。在此之前的2016年,第二代静止轨道卫星“风云四号”已经发射升空。
第一颗“风云四号”定点在东经99.5度赤道上空,它正下方的经度线在我国境内,从南向北顺序穿过云南西部、四川西部、青海东部、甘肃偏西部和内蒙古西部,基本上处在我国领土的正中偏西位置。
这颗卫星的发射,标志着我国赶上了世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升级换代的浪潮,继续保持东亚和西太平洋卫星气象数据主要供应者的地位。
风云四号卫星拍摄的日环食云
“风云二号H”尤其需要重点介绍一下。该卫星发射后,原本打算部署在东经86.5度赤道上空,但是世界气象组织和亚太空间合作组织主动要求这颗卫星向西移动一些,定点在东经79度位置。这项要求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印度和俄罗斯都无法保证该地区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预报。
世界气象组织的各成员国是有分工的,印度洋和大多数非洲国家要依靠部署在印度洋上空的卫星来提供气象信息。但就在2018年前后,欧洲气象卫星组织的新一代卫星面临“难产”,俄罗斯和印度的卫星因为遥感器性能指标不足,无法提供优质服务,唯一能救场的就是“风云二号H”。
移动到东经86.5度上空之后,“风云二号H”不但能保持对中国全境的覆盖,还能覆盖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欧洲大部地区以及非洲3/4 的区域。这也是对我国卫星气象部门和我国卫星研制部门技术成就的极大肯定。
风云二号H星监测图
我们无法知道因为“风云二号H”的探测和预报,印度洋、南亚和非洲大陆上有多少生命得以拯救、多少损失得以挽回,但是这个数字肯定超过“风云二号H”的制造和发射成本很多倍。
降雨雷达是什么
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认识是无止境的。上述卫星和遥感器虽然能基本保证日常天气预报,但是要想更精确地认识降雨过程,特别是复杂多变的热带强降雨过程,人们还需要更先进而复杂的设备。
1997年,日本和美国联合发射了热带降雨测量任务卫星。它的主要设备是日本研制的“测雨雷达”,这是一种电扫描主动相控阵微波雷达。
“测雨雷达”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提供3D数据,也就是按照立体方式描述降雨分布和陆地、海面上的定量降雨数据。这台雷达的观测精度非常高,对降水量的探测灵敏度达到0.77 毫米/小时。但是在2015 年,这颗卫星完成使命,坠入大气层。那么人类今后靠什么来研究热带降雨呢?
不用担心!早在2005年,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国气象局、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就支持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开展了星载降水测量雷达研究,到2011年基本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达到了日本“测雨雷达”的同等水平。
按照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 年),到2025 年前我国将发射的气象卫星中,将包括两颗降水雷达测量卫星,全世界气象工作者将获得更多、更好的数据来研究热带降雨。
导航卫星也能预报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导航领域的研究者们发现,雨云和降水会影响GPS信号的传播,进而影响精度。
为了缓解这种不利因素,科研人员通过反复研究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创造出了不少用于改正的数学模型。既然有了数学模型,那么可不可以反过来用呢?通过测量卫星导航信号受到的影响,是不是就可以测算出雨云和降水的情况呢?
实践证明,这是可以做到的。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卫星导航信号用于气象观测就发展成了一个新的学科。在北斗系统部署过程中,气象工作者也积极利用北斗信号来探测降雨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不但如此,国外甚至有创业者打算发射一个完整的星座来从事这项业务。这家名叫斯派尔的公司打算用125 颗小卫星组成“狐猴”星座。“狐猴”的有效载荷是“横着看”的,主要用来接收地平线另一端的导航卫星信号。这些信号“横穿”过大气层之后,所发生的变化就可以解释这一段大气的气象情况,可以用来实施预报。
说了这么多,我们应该已经对降水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其实,除了降雨,卫星+雷达的组合还能对台风、降雪、沙尘暴、高温、寒潮、雾霾等相当多气象进行观测和预警,无论地理位置还是时间点都非常准确。不但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可以据此安排自己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响应,居民个人在收到气象预警之后,也应该认真阅读,按照预警避免风险和损失。
来源:中国航天报
举报/反馈

航天长城

1.9万获赞 5675粉丝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百家号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