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爱讲“情怀”二字,什么是情怀,却没有人能准确给出。
在呼和浩特,吃烧麦,就是一种情怀。
烧麦这种面食,不论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一定都吃过。但是,当南北方见面说起它时,一定都觉得对方吃的是一个“假烧麦”。
究其原因,不过是南方烧麦以酱油糯米为主,北方烧麦以牛羊肉等馅料为主。
而我,最爱的是那一口流油的北方烧麦。
有关烧麦最早的描述,是“素酸馅稍麦”,云“皮薄肉实切碎肉,当顶撮细似线梢系,故曰稍麦”。
到了明清年间,“稍麦”一词虽然还在沿用,但“烧麦”也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并且使用得更为频繁些。
呼和浩特的烧麦说起来也有些历史了,1937年的《绥远通志稿》当中记载“且归化烧麦,驰名远近。外县或外埠亦有仿制以为业者,而风味稍逊矣。”
但凡来呼和浩特游玩的旅客,吃的第一顿早饭,一定是烧麦。
假如你的内蒙朋友带你吃烧麦时只给你点了一两半,你一定不要觉得他小气。
呼市的烧麦都是论“两”卖的,一般情况下,一两八个。很多不熟悉这里的人会觉得,一两烧麦怎么能够吃。
但其实,在呼和浩特有句俗话:
“二两烧麦憋死汉”。
这里烧麦的计重单位是面皮的重量,二两面皮再加上羊肉馅儿,撑人程度可见一斑。
正宗的呼市烧麦,是用羊肉大葱做馅儿,羊肉可选择的范围很多,锡盟羊就足够美味,葱最好是用毕克齐大葱的葱白。
羊肉和葱的配比,每一个烧麦馆都有各自的秘方,但不管比例怎么变,都一定要手工切碎搅拌。
烧麦皮要擀得极薄,逐个粘上玉米淀粉,再将皮摞在一起,压出荷叶形花边。
包馅儿时,一手托住烧麦皮,放上羊肉大葱馅儿,不要封口,手心一拢把馅儿聚在皮里,再一提留儿,轻轻捏一下面皮边缘,呈现出石榴花的形态,就可以上屉了。
刚出锅的烧麦晶莹剔透,皮薄如蝉翼,韧而不破。
用筷子轻轻一夹,就可以把整个烧麦从盘中举起,让烧麦在醋和辣椒混合的蘸碟里打个滚,山西陈醋和托县油辣椒是羊肉烧麦的点睛之笔。
当烧麦皮上醋和辣椒纵横流淌时,不需要再顾及什么,大大地咬一口。
入口是微微的醋酸,一瞬间羊肉的汁水在嘴里爆出,裹挟着大葱的豪迈。
仔细咀嚼,能品出羊肉颗粒游走在唇齿间。
这时候,再配上一口砖茶,红褐色的茶汤入喉,羊肉的油腻一扫而空,口腔里充满了茶香,感觉自己满血复活,再吃一两也不成问题。
几个烧麦下肚,喝一口热气腾腾的砖茶,你会不由自主地长出一口气。
一顿羊肉烧麦下肚,迎接新征程和挑战,又是带着羊肉味儿元气满满的一天。
-End-
举报/反馈

烟食记

236获赞 31粉丝
探寻食物的一切可能性,给予生活全新定义。
上海颐趣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