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粉丝聊天,说他最近迷上了手工钻,让我有空聊聊,今天就满足他的愿望。
按照正常的思路,想聊透某个事物,必然要从历史沿革开始,再讲到发展脉络,最后是现实状况,基本上都是这个路数。但我顺着这个路子在脑海里捋了一下,感觉非常没意思,我们又不是写论文。所以呢,今天我们讲点有趣的,就从我收集到的几种钻讲起。
①——搓钻
钻应该算是活文物了。早在青铜时代,木工将铜质的钻头安装在木杆上,用双手搓捻使用。有一个说法,说钻应该是与弓箭同时期出现的。从这两件搓钻的钻头上看,我觉得很有可能。毕竟拿起一只箭来当钻头,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我这两件搓钻,一长一短。尖端被磨成了三棱椎。
这两件来自于一位老木匠的工具箱。当时我把三箱工具全部打了包,开箱的时候还拍了视频,点击我主页可以观看。据圈内大咖推断,这位老木匠应该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生人,工具置办时间应该是在六十年代左右,到现在应该有五十多年了。
老匠人对工具很爱惜,连这么低档的搓钻都做了保护套,令人仰慕不已。
搓钻效率很低,只能对付软木。曾在视频中看到日本京匠人用它来给桐木抽屉板钻孔,以便往里打竹钉。
②——扯钻
为了提高效率,搓钻随后就发展成了三种钻:拉钻、砣钻和扯钻。拉钻和砣钻我手里没有实物,不过我找到了一些照片,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这是最早的拉钻。钻杆的上端设有可以转动的托,用下巴顶住托,两只手拉动皮条,从而带动钻头转动。但是这样既不方便又不安全,于是弓钻就出现了。
这种钻很眼熟吧?以前历史书上展示钻木取火的图片里就有它。据说弓形钻最早出现在6000年前的埃及,它极大的提高了钻孔的效率。但是,弓钻还不够稳定,还是有点费力,于是改变又开始了。
这是砣钻。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上图这样采用弓形拉杆的,应该是从弓钻发展而来的。而另一种是下图样式的压转式,拉杆变成了压杆。我认为两种钻应该属于地域差异,同时存在并延续至今。
国外有资料介绍,弓钻曾经在中国特别流行,一直沿用到20世纪初。在中国还出现过需要几个人才能操作的,非常大的弓钻用于钻较大的孔。
我手里的两只扯钻,应该就是早期弓形钻的近代演化版本。在杆上,依稀还能看到弓子的影子,用法与弓形钻别无二致。
上面的那只钻,来自另一位已然作古的老木匠。这位老匠人如果还活着,现在应该过百岁了。这只钻的钻头为扁菱形,为铁钉子砸扁制成,头部宽度大于钻杆直径,可以防止卡钻。
他留下来的工具都很朴实,金属使用量较少,由此可以推断这位匠人应该是民间的土木匠,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手艺水平,和那些给大户人家做活儿的匠人应该有相当的差距。
下面的钻是近代制品。顶头是实心的铁料,下端安装着标准钻卡头。杆做成剑形,牛皮的拉条,档次相当高。
我推断应该出自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某位工厂技工之手。当时东北的企业刚开始走下坡路,订单减少但底子还在。许多工人闲着没事,就偷偷用厂里的材料自制一些小玩意。材料和工费都不花钱,东西做的就十分精致漂亮。类似的物件不少,在旧货市场上时有所现。
③——倒把钻
倒把钻是评论区某位网友告诉我的叫法,老外称之为螺旋钻。这种钻呈现“T”字形,钻杆上方有横向的木把,使用时需要两只手倒着用。这是最早出现的现代工业钻具。
螺旋槽钻头最早在19世纪末出现,在这之前,用的都是三棱椎钻头。但这种钻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开孔大小与钻头大小成正比。开孔越大,钻的体积也越大。
比如上图这两只钻,大的长度接近70cm,但开孔直径只有23mm。再想想现在的开孔器,巴掌大小,开三五公分的孔跟玩似的,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④——摇把钻
摇把钻有很多种,比如带齿轮箱、双伞齿等。我这只钻最简单,应该是当代工业产品。这件钻虽然比现在网上卖的质量要好一些,但实在没什么亮点,只是个玩具。
⑤——拐子钻
拐子钻也是中国式称呼,西方称之为括号钻(Hand braces)。这是一种典型的西方钻种。
包括中国在内,工业革命之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金属都是稀缺商品。早期的拐子钻也是全木质的。其最早的考古证据来自于1545年沉没的一艘英国船。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金属越来越廉价,于是西方工具所用的材料,其金属比例越来越大。这其中就包括了拐子钻。同时,配件也越来越丰富。
直到19世纪末,优质廉价钢的强度可以承受拐子钻的弓形结构。这导致了全金属拐钻的出现,同时发展出棘轮机构。
我的这只拐钻上面安装的是四棱的锥形钻头。这应该是工匠订制的。因为传统中式拉手(俗称铜活儿)都是双插式结构,插片插入后向上下掰开,正好适应这样的钻头。
这种钻在国内能找到的配套钻头都是螺旋钻,钻柄是四棱椎。前段时间我打包买了十几只,但忘放哪了,拍照的时候没找到。就把以前的零收的拿来出展示。这些前后收集的钻头,我觉得差不多能凑够一套了。
最后,我用一张图来进行结尾,从这张图上,大家可以看到手工钻的前世今生。
好了,关于手工钻的话题就聊到这里。我是爱木头的老严,每天陪你享受不一样的业余生活。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