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古代电视剧里那些饰演算卦、国师、法师、军师等角色作为能掐会算的地位很高的人们,总会在特定时期里说出这样一句话,我夜观星象……,然后他们的这些推断就会被掌权者视为很重要的信息,便会以此做出一些重要事宜的决断。那么古人是如何夜观星象来推演事态的发展呢?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夜观星象呢?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来了解下古人通过观象台来夜观星象的相关内容。
说起夜观星象,那就不得不说说这观象台或者说是观星台。观象台是观测天文、气象、地磁、地震等现象的机构,按其任务不同,现已分别采用天文台、气象台、地磁台、地震台等名称。观象台(Ziggurat)又称山岳台,是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
在北京也有一座这样的观象台,它始建于1442年,是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叫做“北京古观象台”。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它以建筑完整、仪器精美、历史悠久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而闻名于世。观象台在明朝时被称为“观星台”,台上陈设有简仪、浑仪和浑象等大型天文仪器,台下陈设有圭表和漏壶。清代时观星台改称“观象台”,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央观星台。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天文台上先后增设了八件铜制的大型天文仪器,均采用欧洲天文学度量制和仪器结构。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珍品。
古观象台台体高约14米,台顶南北长20.4米,东西长23.9米。上设8架清制天文仪器。从明正统初年到1929年止,古观象台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是仍存的古观象台中保持连续观测最悠久的,它还以建筑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在国际上久负盛名。
清制8架铜仪除了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的传统外,在刻度、游表、结构等方面,还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古象台移交给北京天文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古观象台上的仪器主要有8架清制天文仪器,分别是玑衡抚辰仪、纪限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地平经仪、赤道经纬仪、天体仪、象限仪,下面我们来说说关于这些仪器的介绍吧
玑衡抚辰仪
玑横抚辰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北侧东端。仪重5145千克,仪高3.379米。公元1744年皇帝视察观象台时,看到台上天文仪器均为西洋的构造,随下令按中国传统的浑仪结构建造一架占仪。于公元1754年制成。1900年该仪曾被德国侵略者掠至柏林,于1921年归还中国,重新安装在北京古观象台上。
纪限仪
纪限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南侧,与赤道经纬仪相邻。制于公元1669-1673年,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仪重802千克,仪高3.274米。在中国此类仪器始于清朝。该仪主要用来测定60度内两星之间的角距离。1900年曾被德国侵略者掠至德国,于1921年重新安置在古观象台上。
黄道经纬仪
黄道经纬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的西南角。制于公元1669-1673年,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仪重2752千克,仪高3.492米。是中国第一架独立的黄道坐标系统观测仪器。由于中国历代天文学家对黄道坐标系统并不十分重视,因此,该仪制成后使用较少。
地平经纬仪
地平经纬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南侧正中位置上。制于公元1713-1715年(康熙52年-54年),由来华的耶酥会传教士德国人纪理安负责督造。仪重7368千克,仪高4.125米。1900年,该仪和其他四架仪器被掠至法国驻华大使馆内,后迫于舆论压力,于1902年归还中国。侵略者留在挡风罩上的弹孔仍然清晰可见。
地平经仪
地平经仪陈列于北京古观象台台顶南侧,黄道经纬仪东面,制于公元1669-1673年(康熙八年至十二年),仪重1811千克,仪高3.201米。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此仪曾于1900年被德国侵略者掠至柏林20年之久,于1921年重新安置在古观象台上。
赤道经纬仪
赤道经纬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的南侧东端。制于公元1669-1673年),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仪重2720千克,仪高3.380米。该仪曾于1900年被法国侵略者掠至法国驻华大使馆内,后迫于世界舆论,于1902年归还中国,重新安装在原来位置上。
天体仪
天体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的西侧正中制于公元1669-1673年(康熙八年至十二年),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仪重3850千克,仪高2.735米。该仪曾于1900年被德国侵略者掠至柏林,1921年才重新安放在北京古观象台上,侵略者留在挡风罩上的弹孔仍然清晰可见。
象限仪
象限仪,又称地平纬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西北角。制于公元1669-1673年,也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仪重2483千克,仪高3.611米。1900年曾被法国侵略者掠至法国驻华大使馆内,1902年归还中国,重新安置在古观象台上
北京古观象台属于自然科学类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00平方米。除了上述介绍的台上陈列着八架清代大型铜制天文仪器以外,还附属建筑一套明代四合院。四合院里陈列了很多和天文研究相关的物件和相关人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进月亮门,右手边立着一块石碑。该石碑立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石碑的正面记载了因庚子构变而制折半天体仪和小地平经纬仪,以使古观象台的天文观测得以延续的重要史实;石碑的背面则列出了修造仪器所用的各灯款项和银两。
继续向前,可以看到四合院内陈列着简仪(原大三分之一)、正方案、月晷、星晷和浑仪(原大三分之一)、等仪器的复制品。
简仪,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铸造,原为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于1276年创制的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因将结构繁复的唐宋浑仪加以革新简化而成,故称简仪。原存于北京,于1933年运往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正方案,是元朝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主要是用天文等高方法定方位,也可当测角器使用。
月晷,又名太阴晷,是通过观测月球方位的变化来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两个同心圆盘和中心游表三部分组成。其中一盘标有农历初一至三十日的日期,称为日盘;另一盘标有十二时辰,称为时盘;游表用来对准月亮指示时刻。
星晷,又称勾陈晷,是在夜间利用观测恒星以定时刻的一种定时工具,最早在唐代开始使用。星晷由两个同心圆盘及基座组成,外刻有时刻;内盘刻有周天度数,列十二宫以分节气,中间有一条缝,用以窥星。将内盘节气对准外盘子正初刻(即午夜),转移内盘北望帝星(即小熊座β)与勾陈大星(即小熊座α或北极星),使二星同现缝中,盘面锐表所指即为时刻。
浑仪,明代正统四年(1439年)铸造,用来测定天体的位置。该仪器原存放北京,于1933年运往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在东厢房的门前摆放着一行和祖冲之的铜像。
一行(公元683—727年),唐代天文学家,佛学家。创制黄道游仪,并编撰了《大衍历》,根据太阳的实际运行将黄道等分二十四份,即采用“定气”的方法划分二十四节气。于公元724年主持天文大地测量,实测出子午线一度的长度。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最著名的成就是推算出圆周率介于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在他编制的《大明历》中,首次将岁差改正引入历法,他推算的回归年和交月点等数据都相当精确。
在西厢房门前摆放着张衡和徐光启的铜像。
张衡(公元78—139年),汉代天文学家,创制了用于演示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和用于测量地震的候风地动仪。
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明末天文学家,科学家。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主持历局聘请西方传教士翻译、编撰了《崇祯历书》,将欧洲古典天文学融入中国传统的历书形式中,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积极推动者。明末的改历,对中国天文学乃至中国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目前紫微殿及东西厢房作为展览厅,布置着《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览,分“中国星空”、“西学东渐”、“仪象神韵”三个主题,全面介绍了中国传统天文学的成就和中西天文学的交流的成就,以及古观象台的悠久历史。展览以图片为主,配有一定的实物、复制品和模型。
紫微殿正中,悬挂着乾隆皇帝题写的巨匾,上书“观象授时”,这四个字点出了古代观象台的作用:观测天象,即日、月、星辰运动的规律,据以制定和颁布历书。两侧有一副对联“敬协天行所无逸;顺敷星好敕时几”。
指南车是三国时期创制,由一辆双轮独辕车组成,上置一木刻仙人,无论车朝哪个方向,仙人伸臂均指南方。本装置中在原基础上加装动力,使车能够行走,仙人指南。
计里鼓车,相传为东汉张衡所造,其外形为独辕双轮,车行一里路,车上木人击鼓。本装置是在原设计的基础上加装动力,使车轮大约转动两周,车上小人各击鼓一次。
从四合院转出来,转到晷影堂前,这里还陈列着明代的圭表和日晷。
圭表的底座为明仿元代郭守敬所制,其上铜圭表为1983年复制,原件现存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应用针孔成像的原理,测定正午时刻投到圭表面上的日影长度,推算出冬至、夏至时刻,进而推算出回归年的长度。
日晷为1955年复制,1991年维修时,仿故宫太和殿前左侧日晷进行复原,制作安装了丢失的四根立柱。该仪主要是利用表影的方位变化来测定地方真太阳时。
带大家领略了观象台和四合院中的天文仪器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是不是勾起了我们孩童时学习天文地理时的美好回忆呢,看到的那些读书时在书本上见过的日晷、指南车等发明,不得不说古人对于天文地理的研究是如此的深入和用心,这些仪器的发明以及留下来的史料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古人的聪明智慧,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福音!
举报/反馈

美味生活说说

13万获赞 6342粉丝
美味生活杂谈,看人生百态,谈生活百味!
乘风计划作者,美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