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之前,几乎每个人的功能机都设置有独特的低保真音乐铃声。
不管是玫瑰花葬礼上的悲伤,还是几千年求而不得的求佛,亦或爷爷快接电话的急迫,无不彰显铃声主人的个性与叛逆态度。
《故事会》、《读者》这样的畅销杂志会专门使用两页的篇幅盘点热门歌曲,每首歌曲都有专门的版号,发送编号到指定号码即可下载该音乐作为手机铃声(2-5元/首)。
这可能是中国人的第一次「数字支付」。
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这些年自定义手机铃声的人越来越少。****年最流行的非主流音乐、300首经典老歌,这样的网站仿佛也在一夜之间全都消失。
手机铃声到底发生了什么?
养活一代歌手
虽然 1987 年第一台手机 摩托罗拉3200 就进入中国市场,但 2W+ 的售价注定它的实用价值远低于阶级象征。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中国的通信业务都被电话亭和 BB 机统治着。
直到 90 年代末期,因为钻了政策空子的小灵通让移动通讯费用大大降低,手机开始快速普及。但那时候手机铃声真的是为了听个响,手机只预设几款像「叮叮叮」「哔哔哔」这样的单音铃声。
1998 年,芬兰一名工程师厌倦了单调的「哔哔」声,他利用诺基亚的信息传送协议,找到了一种通过短信将音频文件传输到手机的方法,由此引起了铃声革命。
到 2002 年,SMS 流量(原本用于短消息传输)消耗有 30% 是对铃声下载的请求。
唯一的问题是版权。
但接下来发生了两件事:1、网络让盗版音乐兴起;2、小额话费支付。前者让实体CD销量大大降低,后者为铃声下载提供渠道。
那时候移动运营商的营收非常单一,基本只靠电话和短消息,迫切需要让收入多元化,所以他们很乐意用户利用短信获取铃声。
即便几块钱的费用在当时并不算便宜,但消费者却很乐意掏钱自定义铃声,毕竟那已经是成本最低、最新潮的展示自己个性的方式。
2003 年中国移动音乐音乐市场 7.5 亿元,一年后增长110%达到 15.8 亿元,手机铃声功不可没。
图源:艾瑞咨询
可以肯定,如果没有铃声业务带来的版权收入,很多歌手的职业生生涯会草草收场。
互联网继续发展,电脑逐渐普及,然而人们的版权意识和相关法律却没有进步。
为了满足人们对移动娱乐的需求,支持扩展 SD 卡的塞班、Java、功能机出现,用户可以将音乐、视频下载到 SD 卡中通过手机播放,也能将 SD 卡中的音乐设置为手机的来电铃声。
一般到线下营运厅充话费就能免费拷贝一整个 SD 卡的音乐。
这是短信下载铃声业务的没落的开始。
移动互联网杀死铃声
从 2008 年开始手机铃声市场开始逐渐萎缩,即便大家可以免费下载铃声,但越来越多的人乐意使用默认铃声。
很多原因导致这种情况:
1、短信和 QQ 的兴起。因为铃声的主要用户是 18-35 岁的年轻人,但随着短语和 QQ 的兴起,大家不再喜欢打电话聊天,并且短信和 QQ 的收费更低。
2、自定义铃声的新鲜感逐渐消失。随着手机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网速也越来越快,自定义铃声的新鲜感逐渐消失,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普及。
3、智能手机的兴起。智能手机的默认铃声往往更好听且更具标志性。带头的就是早期 iPhone 用户,一方面换铃声很麻烦,另一方面是当铃声响起,也是在间接向大家强调,我用的是 iPhone。
这其实在诺基亚时代就初有体现,诺基亚标志性的「输得精光输得精光输得精光光」,也有一种身份加成。
现在恐怕不行了,现在是一人来电,众人掏兜。
4、现代人不喜欢铃声。现在手机的地位前所未有的高,已经成了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大量的信息意味着不断地手机响铃,将手机设置为静音或震动是很多的人做法。
铃声留下的宝藏
手机铃声好像一夜之间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但它留下的东西却塑造了现在的数字世界。
铃声商店是手机上第一个数字商店,也就是现在应用商店的前生。
这个概念是 20 多年前日本电信公司 NPP 提出的,他们意识到使用数字平台存储数字产品的成本非常低;数字平台展示的内容远多于纸质媒体。
有了第一个平台后,整个数字产品生态系在铃声商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先是音乐铃声,后来是个人上传的自定义搞怪铃声,再后来是壁纸、主题、应用程序。
铃声是人们对手机的第一次自定义
后来应用市场的概念传遍全球,之后所有的手机出厂都自带一个应用市场,为手机开发商、应用开发商和用户提供一个公开交易的平台。
当然,即便没有铃声应用市场也早晚会出现,但可能要晚一些。
记得小时候全家人的手机铃声都是我来设置,每次展示这种「高端操作」就能换来一次玩手机的机会。
但现在我已经很少听到铃声响起,手机扬声器逐渐被耳机代替,铃声几乎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这种来自口袋、包包里的声音是一种证明,意味着有一个人的耳朵正贴在电话上等待你的回应,这与文字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