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昱婵和她的妈妈
来源:《品读》2020年第8期
女儿李昱婵的“望”
每当我走出家门时,总会感受到有一束目光紧紧追随着我的背影,直到我走远,再看不到家的模样。
一次到美国去游学,机场送别。母亲站在安检口,“我只能送你到这里,跟紧老师,注意安全。”母亲的语调十分平静,就好像我每一次地走出家门,只不过去上学一样。
我接过行李,也平静地跟母亲告别:“该走了,你快回家去吧,妈妈!”然后背起书包,走进了队伍中。过了闸机,我不经意间回头望了一下,却见母亲依然站在原地,目光温柔,充满着肯定和鼓励。
那时还太年少,我并未发现母亲眼底的不舍,也无法体会离别对于母亲来说有着怎样的痛苦和牵挂。我毅然回头跟上队伍,心里装着的都是即将到达的异域的新奇和幻想,没有丝毫留恋。
还记得期中考试的那一周,住校的我提前在周日返校了。
走进宿舍门厅,我回头向父亲摆手:“风大,快回去吧!”父亲点点头并未作答。但就是这回头一望的刹那,我突然发现父亲的双鬓已经微白,双眼也因操劳布满了血丝……心头立刻涌上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熟悉又陌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许就是大人们常说的“青春期叛逆”吧,不住校的日子里我恨不能每天和父母吵上10次架。
我一点都不恋家,巴不得住在学校里,看不见父母就不会烦躁,也没有想念过他们。不知什么念头促使刚转过头的我又回眸望向身后的父亲——父亲也正望着我,他目光里的慈爱、不舍和坚定,似一道光,倏地照进了我心的最深处。
我看到了他眼里的担心与牵念。对他们,我的爸爸妈妈来说,每一次与孩子的离别,是不是都装着满满的不舍呢?我忽然明白了一些事情,心里也装进了离别时从未有过的不舍。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回老家,离开的时候,我问母亲:“外婆为什么哭了?你为什么老是回头看呢?”母亲说:“外婆不舍得我们呀!”
而现在的我,终于慢慢地体会到,所谓不舍,就是少时离家父母在子女身后那久久的凝望,是有一天日渐长大的子女终于懂得其中的意味,再回眸望去。
李昱婵妈妈的“望”
6年前,你上小学的第一天,我牵着你的手,穿过熙来攘往的槐柏树街口。
你小小的手,紧紧地攥着我的手,眼神怯怯地打量着四周,脆嫩的声音又是紧张又是高兴:“妈妈,我是小学生了!”你那么小,却是那样坚强——在校门口你朝我挥着手说“妈妈再见”,就独自一人走进大大的全新的校园。
你不住地回头看我,就像是要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我一直在看着你,我们的目光在你一次次地回望中交汇。
6年之后,你小学毕业,我却遗憾地错过了你的毕业典礼。那天,你紧紧地咬着嘴唇,倔强地不让自己的委屈流露出来。而你那双时不时绞着裙角的手,以及有些飘渺的眼神,早已把你的情绪穿过手机屏幕传导给了我。
我温柔而坚定地与你隔屏相望,希望把爱传递给你。我知道你想像个大人一样笑看风云,可你毕竟只是个孩子,那种时刻不该缺失的陪伴,即使你能够理解,心里也会存着不甘。
而今你已经与我比肩,只是依然瘦弱。我揽着你走在树影婆娑的中关村北大街——你已经不需要我的牵手。
此时你眼神坚定,微微上扬的嘴角依然暴露了一贯的小小的倔强,“妈妈,我是中学生了!”你随着熙攘的人流涌向教学楼,留下我站在原地望着你挺直的亭亭的背影。我早已经练就了一个本领——不管有多少人遮挡视线,我总是能在人群中一眼找准你的位置。
我一直在等候,等你的背影在我视野中消失前会转过头来给我一个回望。但是,你没有,你大踏步着走进属于你的新的世界。
我慢慢地回身离去,心里五味杂陈。终于体会到从前读到过的龙应台《目送》里的那段话: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李昱婵,北京市清华附中初一·4班学生)
点评与寄语:
在清华附中初一年级就读的李昱婵同学时常和妈妈一起同题写文——生活在同一个家庭的两代人用不同的视角和笔触记录着她们有滋有味的生活。小昱婵曾在她的一篇作文《何必见未来——十年后的我》中这样写过:“我心里有座唯属于我的港口,静寂之时我会走进去看一看,那里的碧波荡漾着我未来的样子……那个地方,别人到不了。”
她的小小的心灵里,有着一种宁静而开阔的力量,这来自于她长期广泛阅读的浸润,同时也一定来自于妈妈“温柔而坚定的眼神”。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言:“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当我们一味地把孩子仅仅当作孩子,也许换来的会是青春期的叛逆和不被理解。而试着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主见、有属于自己的“港口”的人,他们终会回眸凝望,在某一个时间和你的眼神交汇。(指导老师:胡月明)
原标题:《母女俩的同题作文——望》
编辑:星子 郭艳慧
举报/反馈

新华社客户端

1477万获赞 221.1万粉丝
新华社权威发布,在此看国社新媒体资讯。
新华社客户端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