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个月来中国时尚圈发生了两件大事,而且争议都不小,LV 在上海举办 2021 春夏男装秀是其一,而争议最大,讨论最广的第二件,就是巴黎世家的七夕广告。
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已经了解个大概。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都表示“裂开了”,土味的视觉设计,媚俗刺激的特效标语,以及简单明了的中文涂鸦设计,仿佛一下子把我们拉回到了那个QQ秀时代。
虽然品牌表示,这次的七夕系列也是强调了“Love Is For Everyone”,提倡爱与包容,但很多时候,审美感知是直接且主观的。
简陋的特效与设计,让很多人认为 这是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是对中国审美的嘲讽,奢侈品牌对中国时尚文化的认识还是停留在 80、90 年代,甚至因为有了“前科”,网上不少声音还上升到了辱华高度。
包括胡兵、金大川等不少时尚偶像对此都表示了反感。
有争议就必然会伴随着不同的声音。
另一派较少数观点则觉得,这样的设计还可以,有点幽默,有点可爱,没必要那么苛刻。
得承认,大多数骂巴黎世家的人都不是品牌的主要消费者。
当然,叶子的意思并不是说,不买我就不能批评了。
因为任何品牌都必须重视社会价值,一旦遭遇到大众的抵制,对品牌来说必定是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多数持这类观点的都是亚文化爱好者,尤其是对 Ugly-Chic 风格钟爱有加。
什么是 Ugly-Chic 呢?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颠覆常规、反主流的“丑时髦”,第一个敢这样用的奢侈品牌其实是 Prada,将尼龙、塑料等材质加入单品设计中,让 Prada 从 90 年代开始就成为 Ugly-Chic 风潮的领导者
而如今的巴黎世家、Gucci 等奢侈品牌都可以算是 Ugly-Chic 的一员。
只不过现在我们换了个更加实在,熟悉的称呼来形容这样的风格,“土酷”。
对巴黎世家比较熟悉,尤其是创意总监 Demna Gvasalia 上任之后,可能反应就没那么强烈了。
因为他们知道 Demna Gvasalia,包括在其主导下的巴黎世家,一直以来就很 Drama,搞怪无厘头。
如在其 2018 春夏系列的广告中,就以狗仔的视觉,玩了一把偷拍美学,最近的 2020 春夏也是通过诡异的新闻播放方式构建起了一个末日世界。
戏剧和冲突早已经成为 Demna Gvasalia 主导下巴黎世家的一部分,了解品牌的人或许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所以在这件事上,坦白讲,叶子个人觉得很难上升到辱华程度,或者是说对中国审美,和时尚文化的一种嘲讽。
首先,与巴黎世家合作的摄影师徐立峰的在采访表示,这次的广告筹备期间,品牌询问过不少中国朋友的意见。
如果只是刻板的认识,这一举动就相当没必要了。
资料也显示,这一次广告的视觉设计实际上是由一位名叫 Antoinette Love 的法国艺术家执掌的。
而这位艺术家本身擅长的就是以 80、90 年代的贺卡风格来表现复古幽默的欧洲甜美粉嫩的爱情故事,这样看也就没有了亵渎嘲讽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出身格鲁吉亚,受到后苏联时代文化影响的 Demna Gvasalia 就是一位鲜明的历史怀旧主义者。
从 Vetements 到巴黎世家,从 DHL Logo T恤,到夸张的西装轮廓,再到 Triple S 老爹鞋,都是这一特征的体现,在他的设计语言中,常常柔和了刻意,怀旧,别扭、颠覆与刺激,有着反主流,反传统的理想形象。
回想一下看看,是不是从 Vetements、Gosha Rubchinskiy 开始之后,审丑与土酷就成为了大热的潮流?
很有可能,这一次巴黎世家的七夕广告,又是一次其主导下的特立独行的“反宣言”。
无论喜不喜欢这样的风格都好,不能否认的是,Demna Gvasalia 确实在巴黎世家创建了一个新时代,正是他在这一领域的深入探索,才促进了一种全新的价值审美趋向。
至于,为什么巴黎世家的广告在中国招致那么多反对的声音?
第一,叶子觉得是因为大家受够了外国品牌的“中国风”浸淫。
长久以来每当有外国品牌推出中国节假日系列往往都是设计重灾区。
不是用大红色做背景,就是生肖汉字往上套,这样仍然停留在传统元素上“生硬”、“献媚”式的设计,并不能让大部分中国人感受到对自己所属的文化美学的尊重。
这背后反映了外国品牌,尤其是奢侈品牌,对中国文化,市场没有足够了解,缺乏很好的沟通机制的问题。
而这一次巴黎世家因为没有把握好“度”,成为了大众集中的爆发点,尽管它并没有谄媚。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大部分中国人都接受不来“土酷”时尚。
土酷其实跟土并不完全一样,甚至可以说是相反的两种事物。
土,简单来说就是市井的东西。
而土酷呢,则是用以过去的元素来直接作用在当下的一种“逆反”风格,它反而是先锋亚文化的现象。
如老爹鞋(厚底鞋)就是土酷的重要产物,还有包括凉鞋、腰包、大链子、复古运动服、大面积的对比色风格等等都可算是其中之一,突兀和花哨是土酷风鲜明的设计语言。
这对于大部分偏保守的我们来说,可能一时间难以接受得了。
即便如今老爹鞋成为了主要的潮流,但实际在国内真正践行土酷风格,土酷文化的爱好者依然只是少数一部分人。
因此,也有评论在这次事件上说:国人到底还是对自己的文化没信心,缺乏骄傲······
叶子个人是不太认同这样的说法的。
也很简单,土酷虽然是本土的,但中国的土酷时尚却是由外部来启发的,受到西方潮流的影响很重。
实际上,土酷在中国还远没有形成具体的主张和理念,属于后知后觉的一种文化风格模式。
大部分人对它很难有文化认同感,认为这并不是我们文化的一种,即使中国年轻人手机里有不少 Giao 哥、药水哥的土味表情包,爱看土味视频,可等到实际上身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是两个不同层级的问题。
特别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对时装,奢侈品的认识理解还相当传统。
认为它们应该是美好且高于生活的,而一旦它们失去了这一预设的身份象征后,与土酷、先锋联系在一起,就不可避免变得俗气和有争议起来。
因此事实上,这一次的争议讨论,也可以看作是主流的保守与少数的先锋的一次理念的碰撞。
然而,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叶子是非常乐于见到土酷文化的存在,也希望本土的 Ugly Fashion 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尽管先锋的本质注定了它们不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土酷文化得以存在的基础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区别,这样的时尚审美,也是对当下过度修饰的主流时尚的一种反对。
从这一点来说,它还是挺酷的。
正是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才能够感受得到文化的包容与时尚的多元的魅力。
当然,对于大众来说,土酷时尚到底酷不酷,最后还是要看个人的喜好问题。
只不过在如今这个不同文化价值和审美理念强烈碰撞交织的社会环境下,我们需要以一种更加轻松,开发的态度去迎接差异,但同样的,我们也得容纳下说“不好看”的声音存在,这才是真正的多元。
任何一种时尚潮流,在最初都会带有盲目、冲动和争议,唯一能够给出的建议就是,立足自己的风格根本,做出理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