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溃疡病是由柑橘黄单胞柑橘亚种种引起的严重危害柑橘的重大检疫性细菌病害。目前使用的防治药剂主要包括铜制剂、农用抗生素、噻唑类和微生物制剂等,其中铜制剂杀菌效果显著,作用时间长,是柑橘溃疡病防治的首选药剂。但由于对铜制剂的过度使用造成溃疡病菌抗性增加,防治难度加大。
今日我们就来谈谈铜制剂的种类、施用方法、作用机理、抗性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途径等,希望能够对大家防治溃疡有所帮助。
1 铜制剂的种类、施用方法及效果
铜制剂根据与铜离子结合基团的不同,分为无机铜和有机铜两大类。
有机铜制剂:包括噻菌铜、噻森铜、松脂酸铜、喹喹啉铜、琥珀酸铜等,更安全,不易产生药害,与其他杀菌剂混配性好,也可和其他杀虫杀菌剂一起打,不用专门只打一次溃疡,且具有内吸性,侵入细胞内的病菌也能防控,不会引起螨类增殖,但价格偏高。
无机铜制剂:包括氢氧化铜、氧化亚铜、氧氯化铜及波尔多液等,其见效快,价格低,但由于多为碱性,因此不适于与其他杀菌剂混用,只能单打,比较费人工。
各国防治效果:
印度:在印度柑橘产区,每年喷酒4次50%波尔多液或氢氧化铜,柑橘溃疡病的为害可降低65.2%—68.3%。
日本:在日本,5月份新叶刚萌发时喷1次铜制剂,秋季台风前再喷1次铜制剂的防治效果最好。
美国、巴西:将铜制剂的喷洒与防风林结合,在多风地区的效果最佳。
中国:中国铜制剂使用较多,有的年份可达6次及以上,同时辅以农业措施,防治效果可达90%,但在台风多发地区防效较差。
2 铜制剂的作用机理
铜制剂喷洒于柑橘树,能较好地固定在体表,对柑橘植株不产生毒性,铜制剂一旦开始溶解,产生的铜颗粒即可以粘附在叶片表面,将柑橘溃疡病菌与其侵入的途径气孔、水孔等隔开,形成物理性保护屏障,阻止柑橘溃疡病的进一步发展。在有水和低pH值条件下铜颗粒还可缓慢释放出铜离子,并与病菌体内蛋白质中的-SH、-NH2、-COOH、-OH等基团结合,导致蛋白质的错误折叠,改变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以及与其他物质竞争酶活性中心的结构,从而干扰酶的正常功能。产生的活性氧(ROS)还还刺激脂质过氧化作用,损伤蛋白和核酸,最终导致溃疡病菌死亡。
不同种类的铜制剂,因铜的化合物状态不同,有不同的铜离子配位状态和不同的溶解度,从而具有不同的杀菌、抑菌和植物毒性特质及持效期。此外,柑橘和微生物的渗出物是弱酸性,可增加铜离子的溶解性和移动性,从而降低累积在新叶上和果实上的柑橘溃疡病菌的为害。
3 铜制剂的缺陷
铜制剂的大量使用不仅会造成病菌产生抗性的问题,而且由于铜制剂在杀菌同时释放的铜离子可被作物吸收,使果面光洁发亮,易诱集螨类害虫,且对其天敌有杀伤作用,因此会刺激螨类害虫大量产卵,爆发成灾。
刚开始发病的柑橘叶
铜制剂为广谱性杀菌剂,其大量使用减少了土壤和根际细菌的多样性,增加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引起土壤结构和功能改变,影响生物体转录、翻译等功能,改变生物群落结构,威肋胁生态系统稳定,可通过“土壤一植物一人体”或或“土壤一水一人体”被人体吸收,可能引起人的肝脏损害,脑部神经组织病变等。
4 克服对策
(1)新型药剂的研发
目前的应对抗药性的措施是通过研究柑橘溃疡病的抗药机理进而研发出新的药物或衍生物来处理抗性种群。但由于抗药机理的研究及合成新药的速度愈来愈赶不上病原菌产生抗性的速度,造成这一策略显得越来越被动。有机铜比无机铜制剂具有更多的优势,更加安全可靠,与其他药剂混配性好,可克服无机铜制剂诸多缺点,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将春雷霉素和有机铜制剂喹啉铜复配,加上乐透有机硅助剂,除了更高效,更省药外,具有内吸性可传导到植株叶片内部起作用,让无孔不入的溃疡病菌无处可藏,强力防治溃疡病。
溃疡不是很严重,有其他病害要一起打的,可以选春雷霉素+克菌丹:适用于沃柑、橙类、贡柑等品种对溃疡、褐斑病的预防,两种搭配,真菌细菌均可覆盖,多种病害一起打,全方位保护果树,预防效果好,且价格实惠。
(2)毫不松懈的预防
枝梢展叶到老熟前、幼果谢花后20天到有抗病力前,每次下雨前或下雨后都必须喷药保护,提前预防,不要等到爆发了才打药,那样只会耗费更多的药水和人力。
在风雨来临前喷布杀灭能力较强的无机铜制剂,压低果园环境中的溃疡病菌基数,能大大减少溃疡病发生、蔓延的几率。雨停后,病菌可能侵入了树体内部,潜育期3~10天,应立刻喷布内吸性的溃疡病药物,可以杀灭进入了树体的致病原防患于未然。
(3)药剂交替使用
自2006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柑橋溃疡病铲除计划停止以来,生防菌的研发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将链霉素、春雷霉素等生防制剂与铜制剂相结合来防控溃疡病,可降低药剂的用量,也可能降低选择压力从而减少溃疡病菌产生铜抗性的可能。将春雷霉素和有机铜制剂喹啉铜复配,高效安全,强力防控溃疡。同时,使用表面活性剂有助于农药在植物叶面或防治对象表面上分布、附着、渗透等,能直接或间接提高铜制剂的有效利用率。加上乐透有机硅助剂,帮助药剂延展,只喷一下就能让药液均匀喷布在叶片枝梢上,没有空隙,让溃疡病菌无处可逃。
(4)抗病育种培育
对柑橘溃疡病的抗性品种,可减少铜制剂的使用,降低柑桔溃疡病菌铜抗性的产生。通过在植株中表达抗菌肽基因的方式,从对柑橘溃疡病高感的锦橙、新会橙、沙田柚、脐橙等品种中筛选到11株抗性显著提高的转基因系此外,利用信号肽将抗菌肽分泌到细胞间隙,能进一步增强转基因植株对溃疡病的抗病性。近年来,将含有信号肽 Cecropin B抗菌肽基因PR1aCB和 AAT CB转入塔罗科血橙中,使抗菌肽基因在细胞间隙中优势积累,经接种分析表明,其抗性水平达到与高抗品种“南丰蜜橘’和“四季橘’相当.可见还是有前景的。
总结
1.添加助剂
根据铜制剂的作用原理可知,它先是将病菌与植物的气孔以及水孔隔离开,先达到一个物理性的屏障作用,所以我们尽量使其喷布均匀,以及使其粘附性好,因此推荐大家在喷药物时可加入乐透 高效农用聚三硅氧烷助剂,提高展着力,粘附性能,以及增加气孔渗透率,提高效果的同时,也减少了用量,还耐雨水冲刷。并且这个助剂一瓶15元,可喷1000斤水,成本非常低。
加入助剂后,药液在叶片上均匀展开
2.选择好的铜制
粘附的铜离子可溶解和移动,从而杀死病菌,因此选择移动性好的铜制剂,有内吸性的更好,持效期长的可减少喷药次数,可以使用喹啉铜,具有预防治疗铲除作用,有内吸性,持效期长,且杀菌快而特效,与春雷霉素复配,更高效,减少抗药性,并且是有机铜,避免红蜘蛛爆发。
3.混配降低浓度以及抗药性,增强效果
将链霉素、春雷霉素等生防制剂与噻森铜相结合来防控溃疡病,可降低药剂的用量,也可能降低选择压力从而减少溃疡病菌产生铜抗性的可能。
备注:本文根据姚廷山,周彦,周常勇的应用铜制剂防治溃疡病的研究进展一文改编。
本期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同时,希望大家多多转发分享收藏,小编将感激不尽~
举报/反馈

农财购

819获赞 462粉丝
精选优质农药肥料,提供农作物优产方案。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