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有词句“沙场秋点兵”,5个字就把战争场面展现出来。
辛弃疾自言此词为“壮词”,“沙场秋点兵”一句把将士们出征时的整肃的军威、雄壮的声势描摹地十分有画面感。
“沙场”,本义是指广阔的沙地,因覆盖着沙砾,草木难长,没有人烟;后因汉唐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战多在沙漠地区,所以沙场在之后多指代战场。
正如边塞诗人王翰有名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沙场”,不是操练之场,不是校阅之场,而是惨烈的战场。
“点兵”,既指统率军队的将领,发布作战方案,检点作战部队,发出战斗号令;也指将士们排列整肃,倾听出征之号角,振军威,表决心,壮士气。
值得注意的是,“沙场”“点兵”却被辛弃疾用一个“秋”字连接了起来。
实际上,古诗词中描写战争,不少都是在秋季。如: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高适《蓟门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王昌龄《从军行》)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古时的战争,为何多发生在秋天?
首先,农耕社会需要储存经济力量。
古代军队的构成,很多情况下就是由少数职业军人和多数农民组成的。农民在太平年月劳作,战时就被拉去打仗。杜甫《石壕吏》中就写:一位老妇人的三个儿子都被官吏征走,最终这个老妇人也被带走为士兵做饭。
统治者重视农耕和战争,并主张两者相结合,所谓“兵农合一”。这样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稳妥的策略,既保障了经济力量,又发展了军事力量。
而根据实际情况,军事行动往往是需要经济力量的支撑的。所以农忙时节一般会休战,抓紧时间搞生产。
古人根据四季轮回的规律,总结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生活经验。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的栽植决定了一年的粮食产量。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春耕。
夏季雨水和光照充足,是庄稼生长的季节,农人要照顾农活。
白居易《观刈麦》中指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农历五月,正是农事最繁忙的时候。
而冬天,是潜藏休眠的季节,需要休养生息。
只有在秋天,反而是最适合出征。
其次,其他季节的气候条件形成对战争的不利因素。
根据前文,春季需要用心种植庄稼,以此保证国民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转。
而夏季炎热多雨,经常道路泥泞,也是不宜打仗。
而子冬天打仗,是十分艰难的。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就说:“剑河风急雪片阔, 沙口石冻马蹄脱。”
且在冬季,遇上大暴雪之类的天气,部队的开进及后勤的供应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而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庄稼收成就是四五月份做的事,在七八月份结果。此外,经过春季与夏季的蛰伏,牛肥羊壮,虾蟹鲜美,水果丰盈。人们可用的食物有很多,为战争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孙子兵法中讲究“因敌就食”。军队在外打仗,从后方运粮食太麻烦、太危险,不如就地取材,在敌占区收集粮草。一方面降低了自己军队消耗成本,另一方面还能从对方手中抢夺资源,削弱其力量。
毋庸置疑,一年四季中,秋天是最适合开展“因敌就食”战略的。
此外,战马的输出能力同样受季节影响。
古代战争固然以人力为主,但是畜力也不可忽视,尤其是马。战马不能投入作战也就意味着部队是没有多少进攻能力的,主要是以防御为主。
但是马的战斗力在时间和方式上是有局限性的。
战马一般到了冬天吃提前割好的干草,会一斤一斤地掉膘。到了春天,要抓紧吃好把膘补回来。夏季太热,剧烈运动会有生疫病的危险。只有到了秋天,战马才到了状态最好的时期。
所以辛弃疾才会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追忆。
当然,从艺术效果上看,古诗词中的秋天,往往容易形成一种肃杀悲凉的气氛。秋天,寒意浸地,万物凋零,天地间流动着肃杀之气,这时点兵,也流淌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适合出征的季节。可以说,秋天是打击侵略者、收复失地、扭转乾坤的季节。
举报/反馈

青于墨

4.8万获赞 9860粉丝
理性剖析经典作品之美,偶尔也感性
文化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