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说起香格里拉,大家对他的印象是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翠绿的草地,悠闲的牛羊,诗情画意,一个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在藏语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
你可曾知道,香格里拉原本不是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香格里拉原名中甸县,一个充满土味且不易让人记住的名字。
“香格里拉”这个名字来源于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畅销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一个英国版的“桃花源记”。这里是一处世外桃源,一片人间净土,一个精神乌托邦。
消失的地平线-詹姆斯·希尔顿
直到2001年,云南省西北的中甸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经过半个多世纪小说中的世外桃源才与现实重合。
地域
再看看香格里拉的地理位置,云南西北部与西藏和四川交界,这里是藏区的范围,因此香格里拉的本地文化以藏族文化为主。
在西藏,或看有关西藏的书籍,会经常听到“三大藏区”的说法,即卫藏、康巴、安多。
藏区的范围其实不仅仅包含目前的西藏自治区,还包含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的一部分地区。三大藏区的划分主要是以方言区的不同,划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域,且有“法域卫藏、马域安多、人域康巴”之说,通俗地讲,就是“卫藏的宗教、康巴的人、安多的马”。
三大藏区
法域卫藏
卫藏主要是指现在的西藏全域,卫藏地区宗教盛行,有拉萨的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等诸多主要寺庙,一向都是藏区宗教的中心,因此被称为法域卫藏。
马域安多
安多藏区位于藏区的东北部,主要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肃部分区域,位于藏族分布的边缘地带。由于地缘关系,自古以来这里就与东边的汉文化和北方的阿尔泰文化联系密切。所以受蒙古族和汉族影响很大,在习俗和体型特征方面也有这两个民族的明显特点。安多一带是辽阔的草原,牛羊成群,是藏地的最主要牧区,多出良马,因而被称为“马域安多”。
人域康巴
康,“边地”之意,“巴”是人的意思,在康区的藏族人被称为康巴人。康巴藏区,大体包括西藏的昌都地区,四川的甘孜州、阿坝州,以及云南的迪庆州,还包括凉山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康巴最有名的是康巴人:康定的汉子、丹巴的女子。
盛装的玉树康巴汉子和美女。(央广网记
藏族特殊支系(服装特色)
除了三大藏区,还有几个比较特殊的藏族支系,也是藏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分别是:工布藏族、嘉绒藏族、白马藏族、木雅藏族、华锐藏族、卓仓藏族、夏尔巴人等。
工布藏族:主要在今天西藏的林芝地区,以工布江达、林芝为中心。在地处藏腹心的工布藏族自古就发展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赛马、射响箭、搬石头算是工布文化里最有意思的民俗了。
工布藏族服饰被称为“果秀”,为套头式长坎肩,以当地手工织染的氆氇或毛皮为原料。颜色一般为黑色和紫色,领口、袖口、下摆镶缎边。
嘉绒藏族: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处,位于大渡河流域,并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农耕文化悠久而神秘。
嘉绒藏族服饰是整个藏族服饰中颇具代表性的,服饰多是用氆氇、呢子、毛料等上品料制作,上衣外套分大领和小领,也有长装和短装。外套的衣领、袖口等处镶有水獭皮、豹皮。领口、袖口均用金丝缎镶边。着装一般分为盛装和便装,用于不同的季节的场合。
白马藏族:主要生活在在四川平武、九寨沟、甘肃文县一带。他们的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都与其他地区藏族有所不同。他们被贴上“藏族”标签是1950年的事,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白马藏族是氐族,系古代白马氏的后裔。
白马藏族的服饰十分独特。不论男女,头上都戴一顶盘形、圆顶、荷叶边由羊毛压模后制成的白色毡帽,并在帽顶侧面插上一只或几只白色雄鸡的尾羽作饰物。白马藏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声调、舞姿均有突出的民族特色。
木雅藏族: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藏族支流,聚居于甘孜州高原地区,木雅与历史上的党项族有很深的渊源。
华锐藏族:主要聚居在天祝,“华锐”意为英雄的部落,是白牦牛的故乡,华锐藏人属于牧民文化,有典型的牧业文化的特征。
卓仓藏族:生活在青海省海东地区乐都、平安、湟中等县的藏族自称“卓仓娃”,其生活范围大约方圆一百多公里。
夏尔巴人(Sherpa):藏语意为“来自东方的人”,以登山名传于世的民族,夏尔巴人也被称为“喜马拉雅山上的挑夫”,主要散居在喜马拉雅山脉两侧。
藏式服饰时尚
不同藏族支系的传统藏式服装都各有特色,但他们在色彩的运用上都比较浓重,现代的时尚设计师们也汲取传统的藏式服装的色彩、图案的特色,创造出颇具时尚感的现代藏式服装,让人们眼前一亮。
2018Milan fashion week 2018米兰春夏时装周
Antonio Marras 的春夏新款时装秀-藏元素
藏式建筑
香格里拉位于三大藏区中的康巴地区,与我们熟知的拉萨藏族建筑又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呢?
我们印象中的传统藏式建筑有几个共性特点:
◆ 墙体收分
◆ 小窗洞口
◆ 平顶为主
◆ 浓重的装饰符号和色彩
宗教建筑——松赞林寺
位于香格里拉城北,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建于17世纪,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被誉为“小布达拉宫”。
藏式民居
民居建筑因地域的不同,其风格和特色更加多样。
建筑历史课本中的藏式传统民居——碉楼
藏族传统建筑,称为纯藏式土墙碉楼。四面夯土实墙,楼层三至四层,底层喂养牲畜, 二楼住人,三楼堆放杂物,顶部为平台,便于晒粮、打粮,局部为经堂。
碉楼三面多窗,采光面广,门窗上端彩绘斗拱作檐,风格别致。
香格里拉的民居建筑——“闪片房”
香格里拉的传统民居建筑多为藏式“闪片房”,这是一种土木混合结构的房屋,其中“闪片”一词来源于屋面的特殊构造,屋面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时,阳光可以穿过木质瓦片之间的缝隙,从室内可以观察到瓦片仿佛在闪烁。
闪片房是“形式因循气候”的典范:平面布局一般为方形,左右和背面三面采用夯土墙,主立面敞开用木材围护;建筑一般为两层,下部厚达一米的夯土外墙,二楼屋面加铺约20公分厚的土层,建筑墙身开设较少且很小的窗洞,平面尺寸进深较大,保温抗寒效果好。
屋顶形式为双坡屋面,由于当地降雨量少,同时又要便于排除雨雪,坡屋面的坡度也较缓,闪片作为屋面瓦片,主要材料来源于香格里拉本地的云杉、冷杉。
香格里拉仁安悦榕庄 / 官网截图
香格里拉的藏房前面都有走廊。廊柱粗大,这些廊柱采自原始森林里的千年冷杉。找到的冷杉锯倒后,通常要原地存放一至两年,水分蒸发、重量减轻后,才能运至盖房子的地点。廊柱越粗,代表这户人家越富有。
繁复的屋檐、窗围夺人眼目,门窗和室内客厅的雕饰对称、华丽。客厅很大,通常能容纳整个家族的人来活动。房子明显下部逐渐放大,这样抗震效果好。为防止雨水直接淋到墙上,屋檐一般出挑很多。
建筑以直线条为主,檐角直伸。以泥土、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门窗外,墙壁用泥土砌筑,楼板都是厚实的木板。由于冷杉的寻找、运输问题,以及华丽繁多的雕饰,建筑一幢普通的藏民居,一般需要四到五年的工期。
传统上,藏房大小的计算方式很有趣,它不是以平方面积来计算的,而是以柱子的多少来区分房屋的大小,至今民间仍然沿用此法。在众多的柱子当中,位于房屋中央的那根柱子尤其特别,它是受力最多的柱子,是整栋房子的支撑,人们称它为“中柱”。香格里拉藏民非常重视这棵柱子,往往挑选最粗最大的木头来做中柱,以显家庭殷实;不仅如此,藏民还习惯把一家之主也比喻为“中柱”,意思就是家里的依靠。久而久之,人们赋予了中柱许多含义,如认为中柱有镇宅、招财、迎祥等种种作用。平日里,人们都对中柱悉心管护、爱惜有加。
藏族民居中的火塘也是很重要的,火塘的位置一般在堂屋的中央,因为家庭成员的起居饮食都以火塘为中心,火塘也就成了维系亲友间亲情的重要场所。
独克宗古城
独克宗古城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曾是茶马古道的枢纽,也是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也是藏式闪片房最密集的聚集区,风貌特色非常丰富,城内最老的建筑是约有380多年历史的阿布老屋。
2014年1月11日凌晨的一场火灾,却让香格里拉美丽的独克宗古城三分之二建筑从地平面上消失。这场火灾之前很多人都没听过这座古城,可是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几乎将这个有着1300年历史的古城付之一炬,也让它以这种悲壮的方式名声大噪。
现在的独克宗古城大部分是大火后重建的,修复古城,按照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按藏式土木结构来搭建房屋,人工做旧,力求恢复原貌。
建筑装饰
建筑色彩
藏民拥有自己独特的色彩观念,对不同颜色均赋予了某种不同的寓意、次重和等级,其中最常用和尊崇的主要有白、蓝、红、黄、绿等。这五色是藏族原始宗教——苯教中代表五种本源的象征色,后来被佛教所借用:白色代表云,蓝色代表天,红色代表火,黄色代表土地,绿色代表水。这几种颜色也经常在建筑中运用。
藏式宗教建筑外墙色彩非常丰富而且十分艳丽,常用白色、红色和黄色,也有的因宗教需要使用蓝色;而民居建筑常使用土、石、木等材质原色和白色等色彩。
建筑细部
檐口:坡屋顶檐下一般有很隆重的木构装饰,形态类似汉式古建中的椽子,藏式建筑中称为“巴苏”,一般有两到三层,并涂有丰富的色彩和图案装饰,在门窗细部也多有运用。
窗饰:民居正面为全木质围护,设有通长的木格窗扇;另外三面土墙的外窗一般为方形小窗,窗顶有挑檐(巴苏)。
门头拱:一般用于院门或主体建筑大门,起装饰作用,通常内门和偏门不做。
门扇:大多为木制拼板,为便于门扇的开启和关闭,在门上安装门扣环和门锁镣,置于门扇中央。
围墙:民居的围墙一般采用价廉实用的毛石和夯土材料砌筑,土墙顶再用木板、泥土进行覆盖,形成长草的墙檐。
其他各具特色的藏式民居
丹巴石碉:石碉建筑是嘉绒藏族的标志性建筑,古碉文化也是嘉绒文化的重要内容。丹巴素有“千碉之府”的美称。这种石碉是战、居两用的垒石建筑。
甲居藏寨:甲居为嘉绒藏族聚居地,藏寨的主体是石材刷白的墙面,木质构架部分和屋檐均为红色。最具特点的是在楼顶的四个墙角均建造为小塔尖模样,据说这塔尖象征着牦牛的利角。
木雅藏居:以石木建筑为主,个性鲜明,外墙一般采用毛石砌筑,窗口较小,有坡屋顶和平屋顶两种形式,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
道孚民居:俗称崩科,井干式建筑,外表由棕白两色构成,白色屋顶和土墙面,木结构用棕色颜料涂染,外观朴素,但内部装饰豪华,设有各种精美雕刻和装饰,被称为散落在民间的仙境皇宫。
总结
纵观全局,可以看到香格里拉的藏式民居与印象中的传统藏式碉楼区别还是较大的,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且在广大的藏区范围内分布的并非同一种风格的藏式建筑。藏式建筑依据“不和而合,不同而统,和谐相容”的文化理念,逐渐形成了利用自然,依靠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与自然和容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正是这些共性和特性,才使得整个藏区的人文和建筑风貌更加丰满起来。
建筑是表现人类智慧的物体文化,凝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及文化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建筑历史文化价值内涵更为广泛和丰富,其既是历史的延续,又对未来充满希望。在香格里拉民族风情园项目中,思纳设计股份就是在做一些这样的尝试,以期为在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思纳设计股份-香格里拉民族风情园效果图
举报/反馈

思纳文创投资

103获赞 19粉丝
华侨城云南文投集团的下属企业
思纳史密斯文化创意产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