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洮儿河的名称由来与历史演变
洮儿河,俗称洮河,清代《钦定盛京通志》对洮儿河得名原因有此记载:“滔尔河,蒙古语。滔尔,网也。”可见,洮儿河因“河面宽阔,支流多如织网”而得名。
洮儿河历史上名称很多。古称太泺河、太鲁水、漆尔河。南北朝、隋称太尔河。唐代,上游称狃越河,下游称他(它)漏河。五代十国时称挞鲁河,辽契丹称达鲁河。辽太平四年(1024年),圣宗耶律隆绪来此狩猎时诏令改称长春河。金女真称达鲁古河(挞鲁古河)。元称托吾儿河。明称塔儿河。《清会典》中作陀喇、《清通志》中作陶儿清、《清一统志》中作托罗、《盛京通志》中作滔儿河。后改称洮儿河。
洮儿河,属于黑龙江水系松花江西源嫩江右岸最大支流。洮儿河前段,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境内,发源于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麓兴安盟阿尔山市白狼镇九道沟的高岳山,由10条大小不一的小河汇集而成。由西北向东南斜贯科右前旗,中途流经乌兰浩特市后,在科右前旗东南部出境。洮儿河在兴安盟境内长322公里,境内流域面积27875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归流河、蛟流河、额木特河等。
清代以前,整个洮儿河流域除了偶有游牧部族光顾以外,主要是一片兼有大面积湿地的草原,处于原始的未开发状态。有清一代,整个洮儿河流域皆属于蒙古王公的游牧草场,通过清政府设立的盟旗制度进行综合管理。洮儿河流域主要属于科尔沁右翼哲里木盟札萨克图旗地。
洮儿河是民国洮昌道的重要河流之一,它起着调节区域内气候变化、水气循环、植被消长等重要作用。在历史上,洮儿河流域多属蒙荒,水量充沛,植被繁茂,沃野千里。清早期的蒙旗是重点封禁之地,除少数的游牧地外,皆是一片水草丰美的荒原。到了近代,随着关内移民的渐次增加和轨道交通线的建成,洮儿河流域得到了迅速的开发,一大批新兴中小市镇和村屯出现在洮昌道辖境内,改变了原始的生态结构。洮儿河河谷宽坦,比降较大,中上游流经内蒙古自治区的山区,从河源至察尔森经葛根庙流经白城市的龙华图段属高山和森林带,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极易在雨季形成山洪。
从清末民初放蒙荒开始至新中国建国初期,洮儿河流域的水资源环境未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铁路沿线带以外大面积的草原仍处于原始状态,植被覆盖度达90%以上,草地单位面积生物量是现在的5倍以上。洮儿河的来水量在当时十分丰富,充足的河水和丰沛的湿地有效地保持了洮儿河流域整体良好的水资源环境,为地方的农业、工业和商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人工修建的防洪工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致使洮儿河时常发洪水。这一时期的洮儿河流域不仅年降雨量充沛,地表水土保持良好,而且常常会在雨季到来时出现大规模的汛情,洮儿河周边的居民经年饱受水患侵扰。
塞北洮儿河与红城的发展休戚相关
在乌兰浩特市境内的洮儿河,南北流向,流经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苏木和乌兰哈达苏木及城郊乡部分村屯。由义勒力特苏木东白音嘎查附近入境,从鸟兰哈达苏木南白音特布斯格嘎查附近出境,境内流程37.5公里。境内河床宽60—100米,平均水深1米左右,流域面积653.15平方公里。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朝鲜族主要聚居区的兴安盟,大批朝鲜族人迁入始于1919年朝鲜半岛爆发的“三·一反日运动”。迁入后,朝鲜族人在洮儿河流域开荒引水,种植水稻,繁衍生息,并与蒙古族、汉族、满族等兄弟民族一道开发建设这片土地。
当时,朝鲜族第一任村长金泰德和朝鲜族头人申泰凤以及“水把头”赵怀江大胆引出洮儿河水,率领朝鲜族人和义勒力特包达力干村民迭坝、放水、撒稻种。经过反复的试种,1934年水稻种植终于获得成功,每亩水田产175公斤稻谷。之后,随着种植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提高,水稻产量逐年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洮儿河流域内行政区域经济多次变更,到21世纪初,大部地区属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和吉林省白城市地界。兴安盟是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的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最早实践地,乌兰浩特市是兴安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乌兰浩特市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城市”, 拥有“五一会址”、“乌兰夫办公旧址”、“民族解放纪念馆”等一批革命旧址。乌兰浩特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大兴安岭群山环绕,罕山为其依靠,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冲积平原,东、西、南三面环水。发源于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洮儿河和归流河分别从城东、城西流过,在为乌兰浩特市的工农商业发展提供充足水源的同时,洮儿河水量的多寡也与乌兰浩特市的发展休戚相关。
由西南向东北流经乌兰浩特市的洮儿河,每年7—9月是降水集中期,容易导致山洪暴发,引发的水患会使沿岸地区遭受威胁。
而1953年夏季大旱,洮儿河水也几近干涸。没有了水源就种不成水稻了,义勒力特镇西包达力干嘎查的朝鲜族人只好向下游的洮儿河和归流河交汇的卫东乡国光村寻找水源继续栽种水稻。
近年来,乌兰浩特市一直致力于洮儿河治理工程。总投资2.69亿元,涉及治理河流总长度75千米,起自义勒力特镇东白音胡硕嘎查,终至葛根庙镇浩特营子嘎查。工程区共新建堤防26.85千米,加高培厚堤防23.69千米,河道疏浚两处,长7.5千米,涉及义勒力特镇、乌兰哈达镇、葛根庙镇和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形成较为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防洪标准能够达到20年一遇,其中省际通道至钢铁大桥一段可以达到50年一遇,沿河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因此得到有效保护。
洮儿河上修建的4座引水枢纽,担负着义勒力特、乌兰哈达、斯力很、哈达那拉和国光5个灌域的30万亩灌溉面积的农业灌溉任务。
其中,位于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境内的乌兰哈达灌区,于1956年利用1937年朝鲜族农民在三合村附近引洮儿河水种植水稻时始修的三合灌渠建成。
而位于洮儿河右岸斯力很乡的斯力很灌区,始建于1958年10月,至1977年底基本完成干、支渠土方设计,引洮儿河水灌溉面积为5.1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35万亩。
乌兰哈达灌区于1966年在原有小型灌区基础上兴建,设计灌溉面积4.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11万亩。经多年建设,灌区至1990年累计投资219.8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12.11万元),总工程量113.28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3.46万亩。
位于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苏木境内的义勒力特灌区,于1967年6月,利用1935年朝鲜族农民种植水稻修建的2条共12.5公里的水渠,正式建设义勒力特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5力一亩,有效灌溉面积4500亩, 1990年,水田灌溉面积达8600亩。
以丰富的水资源为依托,乌兰浩特耕地丰富,农产品众多:全市有耕地 27 万亩,其中水田10万亩,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面积3.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年产粮食稳定在5.5万吨左右,其中优质玉米2.3万吨、水稻2万吨、大豆800 吨。绿色无公害水稻可年产1.5万吨,产品热销北京、上海、天津等许多大中城市。牧业年度牲畜头数15万头(只),以奶牛、肉羊为主。全市目前有奶牛9.9万余头;肉羊存栏5.5万只,年产优质羊绒 3000公斤,羊毛24万公斤,羊肉80万公斤,皮张6.2万张。
塞北洮儿河给红城带来了稻浪翻滚
洮儿河是乌兰浩特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洮儿河奔流不息,沃百万亩良田,泽被两岸世代民众。 近年来,乌兰浩特市委、政府充分发挥农牧业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农牧业发展潜力,倾力打造集水稻田园风光、特色旱田种植、农耕文化、设施农业休闲采摘、特色民族村寨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农牧业,实现了“一村一品” “一村一韵” “一步一景”的“旅游+农业”新局面。
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年周年之际,义勒力特村民们利用彩色水稻种植开展田园创意,在义勒力特满都拉敖包山下用洮河水与无公害彩色水稻种出了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红城1947”字样的水稻景观。站在敖包山上远远望去,风吹稻浪,“红城1947”水稻景观犹如一面红色的旗帜,迎风飘扬。水稻景观展示了内蒙古自治区诞生地乌兰浩特的红色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此外,乌兰浩特市农牧业局还规划建设了乌兰浩特市稻田文化体验区,助推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体验区占地85亩,主要展示水稻新品种,稻田养鱼、养蟹、水稻覆膜技术(黑膜、白膜、纸膜)、水稻肥料试验等新技术和植物绿色防控新装备。同时,建设800米长的稻田文化长廊。在长廊内,设立20块展板、20个稻作艺术品,以此展示稻作文化发展历程,增加水稻艺术品的观赏效果。 乌兰浩特市的万亩水稻田田间供水工程十分完备,形成“田成方,渠成系,林成带,路成网",每当春季,水稻田如一面地球上的镜子,折射着蓝天白云,悠哉中时而听到鸟啼蛙鸣,蜻蜓和蝴蝶翩翩起舞,感觉来到了“别有天地非人间”的仙境。夏、秋季,一幅幅美丽画卷冲刺着你的目光,仿佛进入到了"水荡前行灌万田,风吹稻花香两岸”如痴如醉的境地。 2019年,乌兰浩特市计划拿出2.2亿元,用2到3年的时间,将分布于各镇的16万亩水稻打造为观光带,连接义勒力特农旅融合示范区、乌兰哈达水稻科技示范区、乌兰哈达民俗体验示范区和葛根庙庙园一体示范区,形成“一带四区”产业链式集群发展格局,让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民房变民宿。万亩大地,一幅壮观的稻田画卷徐徐展开。
青山如黛、树木葱茏,一条由绿色水稻构成的百里兴安稻海旅游观光带初露真容。北起义勒力特,途经乌兰哈达,南抵葛根庙,蜿蜒迂回的70公里田间小路,串联起百里兴安稻海的美丽风光。
如今的乌兰浩特市依托充沛的水资源,做足水文章,水资源布局合理,生态植被茂盛,人文与生态融为一体,彰显这座塞外草原明珠独特的美丽景色,素有"塞北江南,草原水乡"美誉。
水稻的旺盛生长让这片土地的景致更加壮观。这里不仅有敖包山景观服务、有机水稻示范、3D彩稻、滨水娱乐、自然风光等8处景观,还将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重点,突出沉浸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的特色,辐射周边5个嘎查村,为核心点提供民宿、餐饮、认领等多元素补充项目。踏上田埂,近距离接触稻田里的小鱼、小鸭,观赏稻草编织的稻草人、老黄牛,尽情感受别样的稻田文化艺术,让人真正体会到稻浪翻滚、田园入画的意境。
将农业与旅游相融合的景点是义勒力特农旅融合示范区的一大特色。乌兰浩特市正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水稻景观、稻田养殖、认养农业等新业态,延伸水稻产业链条,建立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产业体系,助推“兴安盟大米”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塞北洮儿河为红城增添了了风光无限
沿着乌兰浩特城市边缘奔腾不息的洮儿河,两岸自然风景优美、生物繁茂。乌兰浩特市以水为“媒”,将河流沿岸较成熟的水利旅游项目及景点串联起来,打造了洮儿河水利风景区。
乌兰浩特洮儿河水利风景区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属于以灌区型为主的综合型水利风景区。洮儿河水利风景区以洮儿河为主体,依托察尔森灌区、4座引水枢纽以及洮儿河两岸15万亩水田形成了塞北草原特有的景观带。通过大力打造,洮儿河水利风景区已经发展为集生态水利景区、特色旅游产业、挖掘文化底蕴、展示地域民族特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水利风景区。 自洮儿河水利风景区成立以来,乌兰浩特市始终以生态水利、民生水利、公益水利、文化水利为指引,坚持以水为媒、依水而美的水文化理念,将洮儿河水利风景区定性为公益型风景区。乌兰浩特市投资6.8亿元,在洮儿河、归流河市区段分别建设了大型生态休闲公园,一东一西,遥相呼应,总面积达560公顷,构成了水生态环抱城市的美丽格局。同时,乌兰浩特市还着重对洮儿河的人文历史和水文化进行挖掘,填充水利风景区的内涵,把民族文化融入景观设计和景区建设之中,重点打造乌兰哈达引水枢纽水文化和景区建设,先后完成义勒力特敖包山水土保持经济林采摘园、梯田花海赏花区和二枢纽水文化景区建设,以及乌兰浩特市洮儿河生态休闲滨河公园工程等,充分展现水文化魅力。以水为“媒”,依水而“美”。景区内既可观赏水利工程风貌,又能欣赏到别具特色的水生态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站在敖包山上,望万亩稻田,渠成系,田成方,路成网,林成带,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彩色稻田图案,让人真正感受到水荡前行灌万田,风吹稻花香两岸的田园风光。2018年12月,洮儿河水利风景区被授予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
点缀在洮儿河水利风景区其间的义勒力特花香小镇、古城民族风俗村、三合民族风俗村和友谊四胡之乡等多民族旅游村镇各具特色;那达慕、杏花节、格桑花摄影节等活动,彰显地方水文化特色;建设中的神骏山生态公园大气磅礴,亚洲最大的神骏廊桥以其特有的骏马形态延伸至山顶,以梯田式景观排列的格桑花海,一道道素朴雅致的石头挡墙,依山就势修筑的叠水景观等,使这里的景色更加秀丽多姿;城区的洮儿河生态休闲公园美丽壮观,飞跨在宽阔水面上的哈达桥展示出蒙古族的文化特色,“圣旨金牌”雕塑再现洮儿河畔的历史风貌。
如今的洮儿河水利风景区,地理文化景观丰富多彩,天象景观资源独特;水环境明显得到改善,水量更充沛,水质更清澈,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自然生态系统更加完整,花草簇拥、水映蓝天,百鸟回归,成为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景区内工程巍然壮观,气势磅礴,水系畅通,被誉为“塞北江南、草原水乡”可立山地而望云,可放马于草甸,又可游憩于河边,自然美景无处不在。
洮儿河水利风景区是兴安盟首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站在新的起点上,乌兰浩特市继续全面推进河长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生态良好、文化厚重”的特色优势,积极探索与创新现代水利行业,并通过整合小景点,宣传打造大景区、大旅游,大幅提升乌兰浩特市乃至兴安盟的旅游知名度,助推乌兰浩特市全域旅游发展。
洮儿河的碧波绿浪,岁岁年年荡漾出两岸的秀美风光;洮儿河的潺潺流水,朝朝暮暮讲述着改天换地的红色传奇;洮儿河的春去秋来,时时刻刻见证着红城人的奔跑与追梦……
举报/反馈

慢游文旅

712获赞 96粉丝
传播慢游文化 倡导旅游新方式 新理念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