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寺,位于福州“三山”之一的屏山南麓,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座中国有数的古代宫庙建筑,一度将被拆除。
如果真是那样,我们今天就无法看到这辉煌多彩的大殿,而江南最古老的木建筑名号,势必易主,甚至都不会有人想到,福州城里会有这么美妙的一栋宫殿。
上个世纪50年代,福建进行了第一次文物普查,发现了华林寺,并将其列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还进行过一个规模不大的维修。
1958年新中国进行了第一次文物普查,古朴雄辉的华林寺大殿被文物专家鉴定为“长江以南最古老木构建筑物”。
可惜,中国当时的发展态势,并不十分关注古代文物的保护,甚至这些古建筑还被一些人视为封建时代的糟粕。
华林寺的境遇并不好受,这座屹立千年而不倒的古建筑,仿佛随着国内情景而落泪,1963年时,中国刚刚走出荒谬的狂热政治运动之后,寺庙的附属建筑在一场暴风中,倒塌不少。
华林寺在落泪,为中国的苦难落泪,但这只是暴风雨前的一次前奏而已,更大更广的狂风骤雨即将席卷全中国。
“文革”开始了!
随着“文革”期间,“福建革委会”搬进了华林寺,寺庙本在“破四旧”的范围之内,原有的山门、围墙、天王殿被全部拆除。
而华林寺正中的大雄宝殿,由于其规模宏大,占地宽广,竟然在误打误撞之下,成为一处存储物资的大厂房,而它的背面,则盖起了高达七层的省委大楼。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让这座跨越时光的千年大殿逃过了一劫。
1982年初,华林寺大殿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当时的华林寺在省领导大院的范围之内,并不对外开放,并且殿内堆满了建筑材料——
有人看不到古建筑的价值,正准备将大殿全部拆除,另盖大楼。
最终经过无数政协人员的奔走号呼,提出了议案《关于抢救国宝华林寺大殿的紧急提议》,并在之后的保护华林寺座谈会上,振聋发聩指出:
“不能重衙门轻文物!”
这些人的敢言直谏,促使有关部门加快了修建华林寺的步伐,最终在1990年春节期间,华林寺经过整修后,恢复对外开放。
此时,离华林寺上一次面对广大平民百姓,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
这一期间,文物工作者厘清了华林寺的来龙去脉,其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当时的福州还处于五代十国之一的割据政权吴越国治下,最初寺庙名为“越山吉祥禅院”。
历代吴越国王笃信佛教,境内顶峰时期曾有佛塔八万多座,吴越国都杭州市内的雷峰塔、保、六和塔皆建于吴越时期。
吴越国王曾联合南唐进攻闽国,占据福州后,郡守鲍修让为了加强吴越统治,稳定民心,拆除了闽国宫殿,用拆下来的建筑材料,修建了“越山吉祥禅院”。
自此以后,历朝历代都多加修缮,南宋之时,这座寺庙已经是福州远近驰名的风景名胜,宋高宗曾御书“越山”、“环峰”等石刻赐庙。
明代英宗皇帝御赐寺名匾额“华林寺”,从此之后,华林之名沿用至今。
明清两代,曾进行过大规模扩建,围绕华林寺大雄宝殿的宏伟宫庙建筑,最终都毁于一旦,今天的山门、围墙等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重修的。
华林寺大殿是中国江南地区最为古老的木建筑宫殿,即使放在全中国,也能排在全国第七名,前六名分别是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芮城县广仁王庙、平顺县天台庵、大云院、平遥县镇国寺大殿。
这六座建筑全都位于山西省境内,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地气候干燥,一年四季雨天不多,建筑又多处于偏僻的山林之中,因此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
而长江以南,不仅气候潮湿,每年都有大量的降雨和台风天气,以及洪水灾害、虫蚁腐蚀,非常不利于木制建筑的保存,华林寺大殿能够留存千年之久,实属大不易。
南宋之时,日本僧人曾经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境内,参观了福建地区的寺庙建筑风格及技艺,图画之后带回日本。
据有关人员研究称,镰仓时代的大佛样,正是肇自中国,日本最大的木建筑东大寺大佛殿便是模仿华林寺而建。
举报/反馈

偶斋大人

6792获赞 574粉丝
明日不知身何处,子夜风起正萧萧。
旅游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