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一期,我们分享了虚脉类,今天要分享的是实脉类。
实脉类包括实脉、滑脉、紧脉、弦脉和长脉五种脉象,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是号脉时感觉脉来应指有力。
实脉
【脉象特点】
寸、关、尺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实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搏搏动有力。寸、关、尺三部,浮取、中取、沉取三候均充实有力,应指幅幅,且脉形宽大而长。
【临床常见疾患】
多见于实证。亦可见于正常人。
【脉象特点分析】
邪气盛于内,正气不虚,正邪相搏,气血壅盛,脉道坚满,故脉来长大而应指有力,浮沉皆然。
正常人气血充沛,脉道充实,所以也可以出现实脉,
滑脉
【脉象特点】
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
滑脉的脉象特点是应指圆滑,流利有力,如同小玻璃球流畅地从尺部向寸部滚动,中取尤为明显。
【临床常见疾患】
多见于痰饮、实热、食积等病证。也可见于正常人和妇女妊娠。
【常见疾患特点分析】
痰饮、食积,俱有阴邪,其质滑腻。阴邪内盛,气实血涌,鼓动脉气,所以脉来应指圆滑有力。火热内盛,迫血运行加快,则脉数而滑。
平人脉滑而冲和,从容不迫,是营血充实,胃气充足之象;妇女妊娠,脉滑数冲和,是气血充沛调和的表现。
紧脉
【脉象特点】
脉数而绷急。
紧脉的脉象特点是脉率快,脉的紧张度大,脉来绷急,坚搏抗指有力。
【临床常见疾患】
多见于实寒证、疼痛和食积等。
【常见疾患脉象特点分析】
寒邪内侵,正气迅速奋起抗邪,欲祛邪外出,正邪剧烈交争,所以脉数有力,寒性收引,束敛脉道,致脉道拘急,脉气繁张,脉来绷急,坚搏抗指而脉紧。
寒邪内侵,阳气被困,气血凝滞,不通则痛而致疼痛。
寒困中阳,胃腐熟功能障碍,所以致食积。所以说食积、疼痛出现紧脉也多与寒邪有关。
【古籍论述】
关于紧脉脉率的改变,古代医家不乏论述。
如《脉经》说到:“紧脉,数如切绳状。”宋代朱肱《活人书》云:“紧,按之实数,似切绳状。“张介宾《景岳全书·脉神章·通一子脉义》曰:“紧脉,急疾有力,坚搏抗指,有转索之状,”并且指出:“凡寒邪外感,脉必暴见紧数。”张前辈明言道“紧脉急疾有力”,疾就是快的意思。又特地指出外感寒邪“脉必暴见紧数”,意在强调紧脉就是脉率快而脉形绷急。
弦脉
【脉象特点】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弦脉的脉象特点是首尾端直,直起直落,“挺然于指下”,“从中直过”,似长而非长。
其脉的紧张度大,如按在绷紧的琴弦上。其弦硬程度随病情轻重而异,轻则如按琴弦,重则如按
弓弦,胃气败绝则如循刀刃。
【临床常见疾患】
多见于肝胆病、痰饮、疼痛、疟疾、胃气败绝。老年人动脉硬化。
【脉理】
肝胆病,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条达,导致脉气紧张,故脉多弦而有力。
痰饮、疼痛,因邪阻脉道,气机郁滞,致脉气紧张而脉弦。
疟疾则寒热交作,气机失调,致脉气紧张而脉弦。
肝病胃气败绝,真脏脉见,则脉弦细强劲有力,毫无柔和之象,如循刀刃。
老年人精血虚衰,脉道失于漏养而弹性减低,所以脉象多弦硬。
五行学说中,弦脉应春,初春阳气升发而天气犹寒,脉道仍有束敛之象,故春脉偏弦,是为平脉。
长脉
【脉象特点】
首尾端直,超过本位,如循长竿。
长脉的脉象特点是脉动范围大,超过寸、关、尺三部。
【临床常见疾患】
常见于阳证、热证、实证,也可见于正常人。
老年人脉长而从容,和缓有力多长寿。
【临床常见疾患脉象特点分析】
阳、热、实证,火炽邪盛而正气未衰,正邪交争,气血壅盛,脉道坚满而致脉搏搏动超过三部,如循长竿。
健康人精气旺盛,气血充沛,气机调畅,所以脉搏搏动也可以长而柔和从容。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长则气治”,就是这个意思。
大脉
【脉象特点】
脉体宽大,但脉来无汹涌之势。
【临床常见疾患】
疾病进展,也见于健康人。
【脉象常见疾患及特点分析】疾病中出现大脉,多提示病情加重,所以《内经》有“大则病进”之说。
脉大有力者多为邪气旺盛;脉大无力者,多为正虚。
健康人脉大而和缓从容,提示气血充沛,精足体健。
欢迎评论留言,大家一起涨知识!
本文为徐启锋团队原创,侵权必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注明作者信息、网站信息,告知作者本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我们会及时及时删除。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
更多医学科普知识,每日持续更新中,喜欢记得关注@医然为您。
本文参与#健康乐享官#、#健康科普排位赛#、#头条健康#、#健康瘦一夏#。
举报/反馈

徐医生在线聊健康

7.1万获赞 1万粉丝
领先源于学习-医然为您,关注有问题必回
徐启锋,中医专业 副主任医师 临邑县人民医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