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万古丹经王魏伯阳在其所著的《周易参同契》中所说,《周易》是一部讲炼丹的书。
它和黄老之术、炉火之事一样,主旨是相通的。
所以,魏伯阳将大易、黄老和炉火三种大道之理,合写在一本书中,并命名为“参同契”,取其“三(参)者主旨相契合”之意。
因为《周易》是这三种大道中最为著名的经典,所以这部书又被称为《周易参同契》。
历来人们多以为,魏伯阳把《周易》这本书和炼丹联系起来,只是他个人的附会发明而已,却不知道《周易》一书,确确实实就是一部丹经!
细读《周易》一书,作者巧妙地将一门高超的丹法了隐藏在卦序数字和卦爻辞中。
不信?
我们不妨翻开《周易》,细细读来。
一、三生万物
翻开《周易》,赫然映入眼帘的是纯阳和纯阴的两个卦象,乾和坤。
乾坤,被称为《周易》之门。
《庄子》说:“易以道阴阳”,乾和坤这纯阳和纯阴的两个卦象,已经预示着整部书的主旨将是与阴阳有关。
穿过乾坤二卦这扇《周易》之门,我们就来到了第三卦:《屯》。
有关这一卦,我们已经用了太多篇幅来写它,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可以翻一下本号的系列文章。在此只是简单阐述一下:
《屯》卦所列的卦序数“三”中蕴含着作者“三生万物”的思想,而爻辞中的“乘马班如”则指的是房宿天驷的天象,天驷四星既是《周易》的甲寅元历法中立春的标志性天象,又是黄道所经和七曜所从的天之华表,同时又是那驮出了“河图”的龙马,还被视为记载着洛书的“明堂”。
可以说,《周易》与河图洛书的数术之妙,都集中地体现在《屯》卦之中。
《参同契》中的“六十卦周,张布为舆,龙马就驾,明君御时”,将《周易》中除乾坤坎离之外的六十个卦比作一辆马车,而《屯》卦则是那拉动卦象之车的龙马。
在卦气图上,《屯》卦和《复》、《中孚》卦一样,都是对应着冬至的卦象。
《屯》卦冬至一阳来复
在丹家炉火的隐喻之中,冬至,象征的是一阳来复的“活子时”。
活子时发动,才是炼丹开始的时刻。
所以,《参同契》在以卦象喻火候的时候,第一个提出的卦象就是《屯》卦。
“《屯》以子申,《蒙》用寅戌”——《参同契》
在卦气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屯》卦是一个“侯”卦。
因此,《屯》的爻辞中两次提到了“利建侯”。
我们还说过,这个“侯”,还有着火候、时候的寓意。
它与爻辞中的“几”字一样,都代表着炼丹中非常微妙而难以把握的时机。
巧的是,我们还在天文密码系列中说过,《屯》卦中的“乘马班如”,就是天上的房宿,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天时”。
我们还说过,《屯》卦之象与天象存在着高度一致的对应关系,其第五爻对应的是穿过房宿四星间的黄道。
黄道,又叫做“中道”,是日月所经的道路。著名丹家张伯端曾有诗云:
“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
巧的是,《屯》卦中这象征着黄道的第五爻,用“之卦”的叫法就是“《屯》之《复》”。《屯》和《复》两个卦,在卦气图上都是冬至之卦。《参同契》中,将《复》卦视为和《屯》卦同样象征着朔旦阳气始生之卦。
朔旦为《复》,阳气始通”
更巧的是,《屯》的第五爻辞,说的是“屯其膏”,里面的“膏”字,在《周易》中还出现在另外一个卦中,这个卦,就是《鼎》卦。
巧的是,《屯》卦的六爻阴阳全变,就变成了《鼎》卦。
二、大衍之鼎
《屯》卦所变的《鼎》卦,在《周易》中排在第五十卦。
五十,大衍之数。
我们在“《周易》中的乾坤鼎”一文中已经说过,《鼎》卦实际上就是炼丹的方士们所说的鼎炉。
这个鼎不在身外,恰恰就在人身之上。
这个鼎中所炼出来的丹,是一“五”一“十”这两个数字。
五和十,是洛书和河图的“中”数。
五和十在河图洛书之中
“中”,就是一颗丹心。
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中有一篇古文叫做《心是谓中》,完美地解释了《鼎》卦为什么排在第五十卦。
同时也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邵雍要把他的“伏羲先天图”称为“环中”和“心法”。
伏羲先天图
邵雍先天图
、“七七四十九”之鼎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周易》第四十九卦,《革》。
四十九是七七之数,“七日来复”,这是《周易》明确指出的原文。
天干十日,第七日为“庚”日。
庚者,更也,改也。“革”字,恰恰正是更改之意。
五行之中,第七日“庚”属金。巧的是,《尚书.洪范》里说的就是“金曰从革”,直接将“革”的卦名点出。
金属在火中变化,故称“金曰从革”。细观《革》的卦象,上卦兑为金,下卦离为火,正是以火炼金之象!
古代的方士们,在鼎中所炼的金丹,正是经过《革》卦的火炼才变化而成的!
巧的是,《革》和《鼎》卦,正是一对卦象上下相反的覆卦!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革故鼎新”,正是取这两卦所包含的去旧迎新之意。
《西游记》中那只太上老君炼丹炉中的“心猿”,也是在经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烧炼之后,心明眼亮,炼就了一双能洞察世间万物真相的火眼金睛!(有关《西游记》是修真之书的解释,相关论述已多,此不赘引。)
太上老君炼丹用的八卦炉
七七四十九天炼就火眼金睛
本文为“也说《参同契》系列”不知道第N集,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回下回分解。
举报/反馈

抱雪斋读易笔记

25.4万获赞 2.8万粉丝
伏羲心易弘扬者,上古文明掘藏人
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